“追寻党的足迹·感悟沂蒙变迁”|“红嫂”故事催人泪下,而今讲给更多的人听

··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艳彩 梁红国 临沂报道

  6月10日上午,“追寻党的足迹·感悟沂蒙变迁”全国主流网络媒体采访团走进位于沂南县沂蒙红嫂纪念馆,追寻红嫂的足迹,重温烽火岁月里的红色故事。

  “蒙山高沂水长,我为亲人熬鸡汤,愿亲人早日养好……”这是唱响大江南北的歌曲《沂蒙颂》,歌颂的就是抗战时期沂蒙山区的一个特殊群体——“红嫂”。

  沂蒙红嫂纪念馆位于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是面向全国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和党性教育的省级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也是国内迄今唯一全面、系统介绍“红嫂”的专题纪念馆。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采访团一行走进纪念馆,聆听一个又一个感人肺腑、荡气回肠的故事。参观过程中,大家被“红嫂”明德英乳汁救伤员的真实故事所感动。据讲解员介绍,明德英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两岁时因病致哑,后来嫁到了马牧池乡横河村。抗战爆发后,她在家乡目睹了共产党坚持抗战、一切为了民众的行动,从而对共产党八路军怀有深厚感情。

  纪念馆中一幅幅画面和模型,真实再现了沂蒙人民“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无私无畏英雄壮举,她们的事迹生动感人、触及灵魂、催人泪下,深深感动了采访团的每一位记者。

  两次用乳汁救活小八路的哑女明德英、“谁第一个报名参军就嫁给谁”的梁怀玉、儿女遍天下的沂蒙母亲王换于……当男人在战场上与敌人拼命的时候,她们把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支持抗战。

  如今,在新的历史时期,革命老区各行各业的女性楷模,成为“新红嫂”的新典范。作为沂蒙母亲王换于的孙女、百岁红嫂张淑贞的女儿,于爱梅始终把弘扬“红嫂精神”和“沂蒙精神”作为人生追求。她常年拥军,长期坚持到学校、企业等单位宣传“红嫂”精神,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被誉为新时代“沂蒙红嫂”。

  “沂蒙精神不仅是千万临沂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沂蒙红嫂的后代,把他们的精神宣传、弘扬、传承下去,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沂蒙老区人民的共同心愿。”于爱梅接受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采访说。

责编:李 静
审签:孙贵坤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