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考生丨这一年,她小心翼翼又大大咧咧,故作轻松又格外敏感
··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陈洋洋 孙靓 济南报道
又是一年高考时。
又是一个万物都氤氲着暑气的夏天。
大江南北,一千多万名来自各省、各市,各学校、各家庭的考生走进了考场,无数父母卸下了心头重担。夏天的风吹来,空气也变得滚烫起来。冒着高温,山东高考妈妈林芳在考场外等待,儿子小伟在考场内加油。
如同全国千万考生一样,这一家人正在努力,期待从高考推开另一扇门,一扇改变命运,通往梦想的大门。高考期间,大众网·海报新闻对话考生家长,深入讲述“家有考生”背后的故事。
整个高三的时间仿佛都变长了
熬夜做试卷、刷题……这是山东少年小伟高三生活中的一幕。这个17岁少年在无数个高三夜晚,看过无数人不曾看过的寂静。
在一旁陪着他的,是妈妈林芳。小伟的妈妈很普通,中年女性,短发。一眼看过去,不容易记住她的长相。
2021年的高考生有一千多万,这背后是一千多万个高考妈妈。
林芳是这千万个高考妈妈中普通的一个。和许多焦虑的高考妈妈一样,这一年,她小心翼翼,又大大咧咧,故作轻松,又格外敏感。
“睡吧,你别累着了。”
“知道了。”
这是母子俩高三日常的对话,有时过了深夜12点,林芳常看见他房间里的灯还亮着。听见母亲催,他答应一声,然后继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母子之间便不再说话,仿佛达成了某种默契。
孩子不睡,林芳也不睡。她就在儿子的隔壁房间,隔着那么一堵墙,陪孩子熬着。有时候撑不住,沉沉睡去,一觉醒来,她发现孩子还没睡,竟然还在埋头学习。
“很心疼他,这样学太累了,可是孩子有自己的主见。”林芳心疼地说,妈妈劝了他,他也不听,便不好再一遍遍去催。
“心疼也没有办法,家长这个时候已经做不了孩子的主了。总不能没收吧?”林芳说,面临高考,学校熬夜的考生或许只是极少数,小伟是极少数中的一员。
林芳的儿子在山东一所知名中学上学,学习成绩挺不错。她回忆说,儿子的高三挺勤奋,早上6点起来,洗刷吃饭后7点前到学校,晚上晚自习回家后继续学习。
高三的下半年时间比较紧张,临近考试的那几个月,孩子在家关上门晚上学习的时间更长了。
“孩子免疫力不行,容易感冒,有时候在家边学习边流鼻涕流眼泪,但是孩子不肯听劝。”林芳说。高三一年,她默默陪儿子熬夜熬过不止一次。
“他学习高效的时候,不舍得从那个状态里出来。”林芳感慨说,而且儿子的熬夜学习也看心情,一般心情好的时候会学得时间长一些,熬夜之后,虽然第二天早晨,孩子会起得晚一些。
因为熬夜,小伟的学习时间明显变长了。满满一天的紧张学习,他的脑子里装下了更多的知识,妈妈的心里也装下了更多的焦虑。
在林芳的心中,孩子学习时间越长,一天的时间变得更长了,整个高三的时间仿佛都变长了。
作为一个高考妈妈,每一个陪儿子熬夜的夜晚,她见过万家灯火一点点熄灭,也见证了孩子为梦想拼搏的日子,她觉得值得。
问成绩引发的“冷战”
林芳或许正是代表了小心翼翼、不敢问孩子成绩的那一部分妈妈。
无论压力多大,她尽力扮演着“平常”,孩子也情绪也仿佛一切如往常。
但有一个话题,却绝对不能涉及,那就是“问成绩”。在这个家庭里,“成绩”是随时有可能会引发家庭冷战的最敏感话题。
“我家男孩子比较内向,跟父母交流比较少,高兴的时候跟家长说说,不太高兴的时候什么也不说,家长也不敢问。”林芳感叹道。
人到中年,45岁的林芳学会了察言观色。她一般不敢问,如果实在忍不住,会趁着孩子高兴的时候,拐弯抹角地探听;孩子有时候回答,多数时候沉默或转移话题。
有时候问的哪句话不对了,把孩子问急了,孩子就会焦躁地说:“妈妈!求你上一边歇会去吧,说了你又不懂!”
这个时候,林芳尴尬地停下来,不再说话。
“问成绩”能瞬间让家里气氛降到冰点,家庭矛盾一触即发,哪怕一个极微小的矛盾,都能引起家庭冷战。
冷战不止一次出现在这个高考家庭。孩子会回到自己屋,关上门,长时间沉默。林芳也回到自己屋,沉默不作声。高三一年,林芳感觉自己成了一个情绪敏感的妈妈,患得患失、焦躁不安,又不敢发泄出来。
“这一年孩子面对高考有没有压力?他从来不说,但是我觉得他肯定有,只是我家这个倔强内向的男孩子不肯表露。”林芳说。
“高考妈妈的小心翼翼,都不是不敢,而是因为爱。”林芳相信,无论家长说错了什么,孩子也一定感受得到,爸妈都是在关心他。
好在,林芳家的冷战最多不会超过一天。很快,一家人就好起来了。林芳据此判断,孩子的调解能力还可以。
大多数时候,家里是欢快的。
和几乎所有高考妈妈一样,林芳最拿手的就是周末给孩子做好吃的。
“鸡鸭鱼肉、火锅、烧烤……没有什么是一顿美食解决不了的。”林芳笑着回忆说,家里最开心的日子,就是周末摆满一桌子好吃的那一刻。在高三的无数个紧张日子里,看着孩子吃得开心吃得饱的那一刻,是她作为高考妈妈最有存在感的幸福时刻。
孩子说为了梦想奋斗是开心的,反而是家长不够淡定
临近高考。
失眠的日子还是来临了。
林芳心里紧张起来,她不能想高考的事情,也不能聊高考的事情。有一次,她和别人聊了一会,感觉情绪紧张又低落,整个晚上都失眠了。
“我不能聊,一聊起孩子高考,晚上就睡不着。”林芳说,感觉作为家长比孩子还紧张。
越临近高考,林芳越焦虑,失眠已不是稀罕事。为了缓解焦虑,原本不爱运动的她,只好晚上出门跑步、遛弯,深呼吸调解自己。当然,这一切都瞒着孩子。
林芳的紧张,只是千万高考家长的一个小小缩影。
“我们从来不在家聊亲戚家谁考了什么大学,但凡涉及考大学的话题,都比较敏感,尽量不聊,生怕哪句话说错刺痛孩子。”林芳说,到了高三后期,她不聊这些不是怕刺痛孩子,是怕自己紧张。
“孩子觉得我们没必要紧张,孩子说他不累,为了梦想奋斗是开心的。”林芳感慨,现在许多孩子都比较独立和成熟了,反而是家长不够淡定。
孩子就读的这所知名高中里,虽然学霸众多,焦虑的妈妈也不少。
为了缓解像林芳这样的家长的焦虑情绪,学校开设了“家长学校”,专门给家长组织高考讲座,帮助家长更了解高考,缓解紧张情绪,并为家长提供心理帮助。
“等孩子考上了大学,我就好好睡一大觉。”林芳笑着说,高考开考后,她没那么紧张了,反而觉得压力减少了一大半。
“勇敢”报清华的少年
这一年,林芳还发现了儿子的勇敢。
“妈妈,我要报考清华。”临近高考,有一天,儿子的一句话令她吃了一惊。
林芳的儿子是学校的奥赛“学霸”,虽然不是省内最拔尖的,但这也让他在报考的时候有了底气。
“妈妈,我想告诉你,咱就是敢报清华,你儿子就是敢报清华!”听了儿子一席话,林芳一下子被儿子眼里闪光的认真样子逗笑了。她知道儿子心里有数,他也知道自己考不上,但是他就是想试试那个过程。
在林芳心里,从理性来说,她依然是不支持儿子这个决定的,因为每一个错误的决定,都有可能让他错过更适合自己的路。
“我劝了,他说不行,就得报报试试。”林芳说,这种情况下,她知道,孩子是有自己主见的,看来决定了,是不会听家长意见的了。
“孩子上了高三,家长变得没有话语权了,说话不权威了,哎。”林芳无奈地说,后来她也想开了,为什么不让孩子试试呢?
“少年们都在追寻自己的梦想,他们可能不一定人人成功,可是不去试,怎么会有成功的可能呢?”她感慨说,孩子报了清华这件事,也让林芳重新思考了高考。
高考是什么?在林芳看来,小到家庭,这是改变命运的一次机会,大到国家,这些少年,正是未来国家储备的人才。
而她的儿子正在努力去争取更多机会。
像全国一千多万的考生一样,每个人的努力,都是为了有机会更接近梦想。
从报清华这件事上,林芳也看到了孩子的自信。一向不太敢多问成绩的她,从这件事上,对孩子的成绩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虽然他实力可能达不到清华,但是从这件事上,我知道孩子成绩可能还不错,不然他没有这个自信去尝试。”林芳给自己打气说,其实孩子很好,学习成绩不错,也许是家长太患得患失了。
又是一年高考时。
又是一个万物都氤氲着暑气的夏天。
千万考生走进了考场,带着全家的努力,相信就在这个夏天,他们将从高考推开另一扇门,一扇改变命运、通往梦想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