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镰记:又是一年麦收季,不见昔日镰刀忙
··
大众日报记者 纪伟
“找不着了,现在哪还有用镰刀收麦子的。”6月7日上午,在临沂市费县梁邱镇张庄村,村会计李秀敬从储物间走出来,对着记者连连摆手。
骄阳、麦浪和镰刀,是记者对麦收季最深刻的印象。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联合收割机等农用机械逐渐替代了镰刀。6月7日,张庄村的麦收已经开始了两天,当记者问起家里是否还有镰刀时,拥有5亩庄稼地的李秀敬在家中四处找寻,却难觅镰刀踪影。
据李秀敬回忆,收割机普及之前,一到麦收季,他家的5亩庄稼地需要夫妻俩忙活近一周。不仅家里常备着五六把镰刀和一块磨刀石,还要赶在麦收季开始前,专门去集市上买几把新镰刀。因为镰刀如果长时间割麦,刀刃很容易变钝,即使用磨刀石仔细打磨旧镰,还是不如新镰效率高。
“至少得有五六年的时间不用镰刀收麦了,现在村民基本都加入了村里的种植合作社,既管种又管收。每年到了收麦子的时候,我们只需要开着三轮车在旁边等着,把麦粒拉走。”李秀敬说。
“要是说都不用也不对,分散在山坡上的一两分地,机械上不去,还得用镰刀,还有些老大爷舍不得雇收割机的几十块钱,家里也还有镰刀。”李秀敬的妻子先是反驳了丈夫几句,又补充道,“但大部分村民家里确实是找不到镰刀了。”
当天上午正有一位农妇来李秀敬家串门,说起镰刀的事也来了兴致:“边角上的几十棵小麦,收割机的刀头一般都碰不着,这时候我都是借旁边大爷大娘的旧镰刀收拾收拾,我家也是找不到镰刀了。”
几人告诉记者,现在张庄村的小麦基本都是由种粮大户赵中强打理,也许他那里还有镰刀。
出村往东南方向走,在一片麦田里,赵中强正驾驶收割机驰骋。一排排小麦被圈进刀头,秸秆从机器尾部吐出,麦粒已经收入囊中。
“放在以前,我家里十几把镰刀也能找出来,现在都是机器收割,多少年不用了。”赵中强面庞黝黑,带着遮阳帽,脖子上搭着一条起球的毛巾。
据赵中强介绍,张庄村有5100人,各类耕地4800亩。这些年来,村里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耕地撂荒的情况一度非常严重。从2014年起,村里成立了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村民的地陆续开始交给合作社托管,还有一部分以每亩每年500元的价格流转给赵中强个人管理。
到现在,只有不到3000人常年住在村里,村里连片的3000多亩平坦耕地,由村里的刚强农业种植合作社代种代收,还有360亩流转到了赵中强手中。为了帮村里种好地,赵中强拿出自己早年经营家具生意挣到的两百多万元,购置了20多台农用机械,周边几个村的麦地都由赵中强用机械收割,每亩地收割费80元。包括赵中强在内,张庄村的合作社常年只有10人参与农事,却把村里5000余人的耕地料理得井井有条,耕地撂荒的现象不再出现。
“土地连片经营,才能多挣钱。”赵中强说,去年受天气影响,收成很不好,年底一算账,还赔了1.8万元。但今年风调雨顺,有些地块的亩产比去年翻了一倍,用赵中强的话说,是“十几年难得一见的好时候”。他经营的360多亩地,亩产预计能达到1500斤,刨除成本,每亩地净利润1100元,总盈利能达到三十多万元。但要是村民自己经营,不仅自己要出工出力,购买种子、化肥等农资的价格也比合作社高一些,即使在今年这样的丰年,每亩地净利润也不过800-900元。
沿着田间路边走边看,金黄的麦田里,间或有几缕青影,这是小麦还没有完全熟透的迹象。据赵中强估算,一两天之后,张庄村的小麦就将迎来大面积收获。但再次回到李秀敬家中时,他却悠闲地靠在躺椅上:“到时候合作社统一安排,收割机就开到地里了,咱不用操心。”
“其实我家还有把镰刀呢。”结束了张庄村的采访后,在返程的路上,一名梁邱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又和记者聊起镰刀的话题,“不过是放在菜园里割韭菜的。”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纪伟 通讯员 高云野 朱学法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