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胶东之金色青岛③: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青岛作为”

2021-06-07 21:42:2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秀洁

  编者按:

  协同振翅飞,五色绘胶东。自胶东经济圈成立一年多以来,胶东五市取长补短、协同发展、城市竞争力进一步跃升。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上,五市携手阔步新征程,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大众网·海报新闻应时启动“五色胶东”系列采访,以“红、金、蓝、绿、橙”五色为底色,聚焦胶东五市红色革命历史、金色农业农村提档升级、蓝色海洋高质量发展、绿色生态环保、橙色温暖民生五个领域,书写五市担负新使命、合力打造高质量城市圈的新篇章。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秀洁 青岛报道

  初夏的青岛,风吹麦浪,瓜果飘香,山海之间好一幅乡村振兴新画卷。

  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这是亿万农民的追求,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程度的关键所在。在青岛,在乡村振兴的壮丽蓝图中,407万农民群众(此处指农村人口)已经切身体会到了这种获得感和幸福感:现代农业经营水平全国35个大中城市排名第一位;农村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已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76个、市级示范村400个; 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656元。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山东要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农业大省优势,扛起农业大省责任,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作为全省的发展标杆,青岛紧盯战略要求,奋力发起攻势,几年来,乡村振兴持续交出靓丽成绩单——建成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市,并承担着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省部共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县的国家战略。

  乘势而上,乡村振兴图景正向纵深铺展:“十四五期间,青岛将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为引领,协同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优化生态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布局,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开放创新改革为动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市委农办主任由翠玉表示。

  强!园区化促产业融合 现代化助农业高质高效

  29座冬暖大棚、22座膜连温室、55万株新品种优质樱桃……走进位于胶州市洋河镇的半岛田园综合体暨洋河数字农业示范区,仿佛看到了一幅精心绘制的乡村振兴“工笔画”。这个占地1万亩、投资23.7亿元的现代产业项目,已成为拉动洋河镇乡村振兴的“火车头”。

  该项目为全国最大的有机大樱桃种植基地。建成后将在该镇实现累计用工3000人,每年每人增收3.6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超过1亿元。

  产业兴则乡村兴。这种以绿色健康为理念、以产业链条为纽带、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已在青岛遍地开花。

  眼下,西海岸新区“蓝莓采摘节”正在如火如荼进行。蓝莓为“媒”,新区70家蓝莓采摘园区将基地采风、休闲农业观光、蓝莓采摘体验、蓝莓宣传促销等系列活动串联成线,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宝山蓝莓”作为全国唯一的蓝莓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今年先后走进兰州、西安、深圳、上海等城市进行推介,获得巨大反响。

  目前,新区以蓝莓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已成规模。围绕蓝莓、茶叶、食用菌、蔬菜、农业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培育的10个特色农业示范园也已然成形,形成了“种植+加工+科技+品牌+营销”的蓝莓全产业链发展板块,成为全国县域面积最大、产业化水平最高的蓝莓生产基地,全省优质绿茶生产基地和珍稀食用菌产业主产区。

蓝莓采摘园里的小朋友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排头兵,更是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载体。根据2020年《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报告》,青岛现代农业经营水平排名全居国35个大中城市第一位。青岛坚定实施“十百千”产业链提升工程,培育了蓝莓、茶叶等15条十亿级特色产业链,果品、肉鸡等8条百亿级产业链,农副食品加工、畜牧业等2条千亿级产业链;坚持抓龙头强带动,培育了蔚蓝生物等12个“新金花”农业企业,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1943亿元。

  目前,青岛市已培育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市级以上田园综合体36个、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强镇13个,黄岛区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平度市崔家集镇、胶州市洋河镇、莱西市店埠镇、姜山镇等成功入选国家级强镇。园区农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休闲农业的发展,全市休闲农业年收入超过140亿元、带动农户20多万户。

  美!已建成省级示范村76个、市级示范村400个

  位于西海岸新区的藏马山下,青山环抱着一排排四层小楼,小桥流水,风景如画。

  “这里是‘藏马山居’小区,项目总投资10亿元,将回迁臧家庄、胡家庄等四个村的村民,小区规划建设得比很多大开发商的商品房还要好。”指着即将完成搬迁入住的新小区,藏马镇人大主席丁新春一脸自豪。

 藏马山居小区

  每到周末,新区铁山街道黄泥巷村蜿蜒的山路上总是游客不断。“我特别喜欢和朋友来这里体验原汁原味的原生态生活。”家住崂山区、驱车1个小时来到这里的马女士表示。该街道正在重点推进的杨家山里田园综合体项目,规划面积约20平方公里,将打造成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美丽田园。

  嬗变的不止黄泥巷村。青岛市按照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服务美、人文美标准,新建成了美丽乡村示范村100个,带动1000个村庄实现美丽乡村达标创建,同时,不断完善农村水、电、路、气、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农村规模化供水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改善提升行动,新建、养护农村公路350公里,实现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崂山区沙子口街道东麦窑社区,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平台,依托民宿产业,发展高端旅游新业态新产品,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综合需求,打造美丽经济,获评了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崂山区美丽乡村“仙居崂山”特色民宿项目,年游客接待量3万人次,营业额达1500万元,既为提供原始房屋的居民增加了每年近百万元的收入,还解决了上百人就业问题。

东麦窑社区内特色民俗遍布

  在乡村振兴攻势中,青岛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提升村容村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推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美丽乡村、绿色田园已成为美丽青岛的重要底色。

  富!项目带动 产业抱团 让农民“富”变得可持续

  来到青岛莱西市日庄镇沟东村,整齐干净的街道两旁,绿树红花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省干事创业好班子、山东省旅游特色村、山东省美丽村居,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等荣誉环抱在身。很难想象,这里五年前还是“省定贫困村”。

 沟东村新貌

  再过一个多月,村民张英家的暖棚葡萄“蜜香”就要上市了。“葡萄批发价每公斤60多元,每亩纯收入最高能到10万元。”望着满大棚的“金果果”,张英一脸满意。该村依靠葡萄产业,创新“党支部+农业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不仅让本村村民走上了致富路,还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形成了6000余亩的无核葡萄产业集群。目前,仅种植葡萄一项村民人均年增收6000元,村集体增收30万元。以现代农业“嫁接”生态旅游,成功打造“莱西市环湖葡萄节”旅游品牌,现已连续举办5届环湖葡萄节。

  让农民脱贫致富且拥有可持续致富能力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再次走进平度市崔家集镇,这个昔日贫弱镇的变化同样令人震撼。在脱贫工作中,相关部门牵头在该镇创新探索“扶贫农创体”模式,吸纳6个贫困村的扶贫资金540万元,建成36个大棚。短短4年,仅崔家集镇扶贫农创体就从当初的36个樱桃、西红柿大棚发展到1800多个,承包户每年收入可达二十到三十万元,没有承包能力的农户在大棚打工每天也可收入一二百元。像崔家集这样的扶贫农创体,全市已有160多个,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实现了家门口致富。

 崔家集镇“扶贫农创体”

  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这是青岛市以项目投资突破带动“三农”工作发展,推动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建设全面提速的生动写照。2020年,聚焦精深加工、高端种养、智慧农业、现代种业等重点,青岛引进亿元以上农业项目27个、总投资614亿元,一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5%、对全市投资增长贡献率达到23%。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3656元。

  新!“互联网”助力 “数字化”赋能 智慧农业加速跑

  走在即墨区移风店镇大欧村的村道,鸟笼形状的路灯点缀道路两侧,世代遵循的鸟笼编制祖训印刷在墙壁,排排竹林与满池荷花交互相映……一街一墙一景都在展示着悠久历史与现代文明的碰撞。有着500多年鸟笼文化历史的大欧村,在互联网大潮中焕发新生机,100多户村民通过发展电商业务,产品销往世界各地,电子商务年交易额突破2000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淘宝村”。

  而在今年4月份,移风店镇第一个直播基地也宣布成立,农民主播通过对果蔬育苗期、成长期、采摘期进行全过程直播,吸引了大量网络客户,实现农产品增收20%到30%。移风店镇还搭建了产地直销MCN大数据服务平台,运用互联网思维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数字化布局、品牌化营销,以助农扶智助力乡村振兴。

即墨区移风农村电商服务中心,网络技术人员正在指导村民如何增加马铃薯粉条的网上销量。

  这是青岛加快传统农业升级的缩影。近年来,围绕特色粮经、园艺产品、畜产品等领域,青岛不断加强数字科技在农业全流程中的转化和应用。通过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搭建农产品直供直销平台,建立起田间到餐桌的智慧营销网络。2020年,全市线上销售农产品89亿元、同比增长45%。

  响应“数字青岛”建设,智慧农业发展也实现了加速度。作为西海岸新区“双招双引”重点项目,山东省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总投资16亿元的中荷智慧农业产业园正在加紧建设,目前5、6、7号棚智能温室已投入使用,其他智能温室也将于2021年全部投入使用,届时将建成世界上单体最大、智能化最高的农业工厂,生产的蔬菜、花卉全部纳入荷兰丰收联盟全球销售体系。

  以数字化赋能“四新”产业,目前,青岛市已建成智慧农业应用基地53个,很多应用基地达到国际一流水平。2021年,“智慧农业蓝图”也已绘就:着力打造“1+1+N”的数字农业支撑体系,建好1个大数据平台,做到“一图知家底”;整合40多类农业农村基础数据,绘就全市农业农村一张图;建好1套管理服务系统,做到“一网管全市”。同时,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打造集质量监管、动物防疫、农机管理等于一体的线上管理服务系统,推进“数字+生产、数字+服务、数字+监管”建设。加速建设N个应用场景,做到“赋能全链条”。“数字化”成为新时期农业发展的最有力推手。

莱西市农业大数据中心网站截图

  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乡村更兴。站在“十四五”新的历史起点上,青岛以更有力的乡村振兴攻势开新局——平度市旧店镇胶东半岛最大的改良苹果种植基地开工,建成后预计增加收益3亿元;总投资28亿元、占地450亩的莱西国际农产品智慧物流园建设如火如荼,预计年底前竣工…………青岛,正向着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的目标阔步前行。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