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区 | 打造政务服务“高速公路” 让优化营商环境走深走实
··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付蔷 通讯员 宗媛媛 淄博报道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2018年2月,周村区委区政府印发《关于大力弘扬“店小二”精神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在全周村区掀起了提升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热潮。2019年12月,在周村区委十二届七次全体会议上,周村区委提出“实现‘淄博效率’周村最高、‘淄博速度’周村最快、‘淄博服务’周村最优”的号召,在工作实践中,周村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将“店小二”精神提炼概括为“热情主动、耐心周到、有求必应、无需不扰、永无言不、贴心服务”,围绕深度提升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健全政务服务体制机制,完善政务服务框架格局,用“车子”“路径”和“导航”,着力解决了群众和企业“到哪里办”“用什么办”“该怎么办”的问题。
周村区政务服务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淄博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从周村工作实际出发,在做好基础性工作的同时加强跟进式创新和原创式改革,打造提升政务服务周村模式。大力开展“心系群众、永无言不”主题实践活动,践行“热情就是人品、认真就是水平”服务理念,以群众视角、企业视角、项目视角,贴心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先行打造“一门办理”“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章审批”“一帮到底”“一线管理”的“6个一”政务服务模式,建设“快、优、精、美”的政务服务环境,主要以聚焦各级大厅管理、聚焦政务服务下沉下移下放、聚焦服务企业项目、聚焦信息网络系统建设、聚焦打造一流政务服务工作团队“五个聚焦”,着力打造政务服务高速公路“车子”“路径”“导航”框架格局,让优化营商环境走深走实。
配好“车子”,着力解决“到哪里办”的问题。
群众和企业办理政务服务业务,实现“一次办好”的目标,尽快到达“目的地”,需要搭乘便捷的“交通工具”,各级政务服务大厅便是服务群众和企业的“车子”,周村区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便利化,让“车子”配置越来越高、性能越来越好。
加强实体大厅建设,打造“6个中心”。在周村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咨询中心、帮办中心、受理中心、审核中心、勘验中心、制证中心,配齐“软座”“硬座”,实行“模块化审批管家式服务”,实现政务服务各环节功能划分的链条式闭环。在标识告知、引导咨询、帮办代办、一窗受理、一链办理、纪律规矩、大厅环境、基础设施、专业队伍、制度规范10个方面统筹管理,打造“顶级内饰”。扎实推行“三集中、三到位”,周村区1200余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区政务服务大厅,在全山东省率先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免费自助拍照,确保“上车必有座”,让群众体验宾至如归的感觉。周村区政务服务大厅平均每年为群众和企业办理各项政务服务业务70余万件,全程可网办率达99%,通过推行网上办、邮寄办等方式群众平均跑动次数达0.2次以下。
加强基层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全国首创镇级行政审批服务所。在王村镇、南郊镇和周村经济开发区分别设立行政审批服务所,对首批可下沉到各所办理的123项事项,实行“一窗通办、无差别受理”,实现从业务受理到证照发放全过程办理。在淄博经济开发区大学城园区成立周村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大学城园区分局,全面承接区级审批权限,实现扁平化管理。业务受理不受所在辖区限制,任何一个所(分局)均可办理全区范围内群众和企业的申请事项,形成覆盖全域、事项通办、权责一致、效力同等的政务服务网络。自2020年6月份各所(分局)成立以来,累计为群众和企业办理业务13900余件,提供免费帮办代办9700余次,完成现场勘验1400余次。同时,加强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整建制实现“一窗受理”,为群众办理各类民生事项,真正让“车子”直达群众“家门口”,实现政务服务“就近办”。
推行无差别“综合受理”,实行“360无休服务”。在周村区政务服务大厅建立“综合一窗”服务专区,打造专业受理团队,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推行“静默叫号”,群众和企业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实时或远程预约取号。设置“潮汐窗口”和“360无休服务”窗口,除正月初一至初五外,公休日、节假日均可正常办理业务,建设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区,通过白天“司机”倒班、夜晚智能驾驶,让“车轮”不停转、“车子”不停歇,“全方位、无死角、全覆盖、无缝隙”实现“政务服务不打烊”。自2020年9月份推行“360无休服务”以来,公休日、节假日累计接听电话咨询430余次,接待现场咨询610余次,办理业务260余件,受到群众一致好评。分别与济南济阳、潍坊临朐、滨州邹平、菏泽郓城、泰安新泰、德州陵城等十几个区县签署《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合作协议》,设立互通互办专窗,实施“全域通办”,落实“市县同权”改革,推进市区政务服务一体化,截至目前,跨区域通办累计办理业务9300余件,真正实现“异地上车、殊途同归”。
铺好“路径”,着力解决“用什么办”的问题。
群众和企业办理政务服务业务,各类业务办理工具和流程便是支撑“车子”快速行驶的“路径”,周村区持续加强信息网络系统建设,不断深化流程再造,让“路面”越来越宽、“路途”越来越顺。
加强网上大厅建设,实现“网上网下并举、网上办理为先”。铺设“网络通道”,做好山东政务服务网事项标准化梳理和数据归集,结合部门专网,不断拓展网上办事广度和深度。铺设“自助通道”,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银行网点等设置政务服务综合自助终端,实行“自助审批”“秒批秒办”。加强流程再造,搭建业务办理的“立交桥”,努力让“路口”更少、让“道路”更宽。实施政务服务“双全双百”工程,推行“全生命周期”服务,围绕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各推出100项高频事项极简办、集成办、全域办,实行创业、就业、置业“三业”“一件事·一起办”,推进“一业一证”和“一证化”改革,累计发放《行业综合许可证》和《行政审批综合许可证》1000余张,大幅度缩短企业从筹备开办到进入市场的时间。2018年7月,周村区开展“减证便民”行动,致力打造“最少证明区”。2021年,全市大力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周村区坚持问题导向,全力配合“无证明城市应用系统”的开发应用,建立“无证明”长效机制,实现224项证明直接取消,331项证明均可通过数据共享、告知承诺、部门核验等方式全面实现免提交。
全省率先实行“远程电子勘验”,实现“零见面、掌上办”。开发“周村云勘验”微信小程序,铺设“微信通道”,运用信息网络手段,集勘验预约、电子预勘、视频互动、影像记录、整改上传、影像存储、电子签名等功能于一身,按照群众预约的时间进行远程视频连线,勘验人员将视频勘验发现的问题及时告知群众,群众在线签字确认并上传整改视频。自2020年8月份推行“云勘验”以来,累计完成远程勘验600余次,有效解决了传统现场勘验模式中存在的“人员车辆少、时间紧”、“交通不畅、位置难寻”、行政成本高等问题。
全省率先推行“智慧化”制证业务,实现“智能管理、统一出证”。开发“统一证照管理系统”,铺设“智慧通道”,将证照管理、证照打印、加盖印章和制证发证等工作集中统一管理,打造审批模式,实现审批任务下达、集中打印管理、严控盖章过程、结果集中发放、自主灵活取件5个环节环环相扣、证照数据共享。自2021年3月份制证中心运行以来,累计完成综合制证5000余个,极大提高了行政审批服务效率,降低了行政审批成本,规避了廉政风险,方便了办事群众和企业。
设好“导航”,着力解决“该怎么办”的问题。
群众和企业办理政务服务业务,需要知道“怎么办”,就像“车子”上路,离不开精准的“导航”系统,周村区不断完善“多元化”咨询帮办平台,让“导航”越来越智能、越来越全面。
搭建“云咨询”平台,远程体验“一对一”专属服务。在周村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政务服务云咨询中心,建立专职队伍提供面对面沟通、电话咨询、远程视频等全方位咨询服务。公布6189618和6412345两部咨询投诉电话,开展电话“导航”,依托“周村审批服务”微信公众号,开展微信“导航”,利用山东政务服务网,开展网上“导航”。在镇(街道)、重点村(社区)设置“政务服务驿站”,远程实现办事群众能查、能问、能办。以“便民、实用”为原则,依托5G、物联网、云计算、远程视频等技术手段,整合云端座席资源,打造安全可信、远程非接触式“可视化咨询、可视化辅导、可视化业务办理”的“就近办、全域办”智慧服务模式,实现互联、互通、互促、互动。同时,推广应用“爱山东”手机APP,开展掌上“导航”,推行“掌上查”“掌上问”“掌上办”,实现线上与线下相互融合,进一步降低了时间空间距离成本。
组建“6个团队”,大力开展“一线服务”“上门服务”。聚焦服务企业项目,深化工业投资项目“1+N”审批制度改革,推行重点项目“先建后验•承诺即开工”,建设“企业开办服务专区”和投资项目VIP室,组建业务咨询、商事登记、联审联办、现场勘验、帮办代办、综合服务6个VIP服务团队,专门进行上门“导航”,推行“项目管家”服务,实现项目立项“一站式”、项目审批“集成办”、项目服务“全链条”,全过程跟踪协助企业办理审批业务。今年以来,累计为150余家企业开展上门服务160余次,真正实现一支队伍“管始终”、企业办事“零操心”。
打造“三办”队伍,提供免费代办帮办包办服务。创新推行“村(社区)常办民生事项代办、镇(街道)政务服务事项帮办、投资项目审批部门项目包办”的“三办”服务模式,编制村(社区)、镇(街道)、区三级常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公示代办帮办包办人员名单和联系方式,清楚地展示“能办什么事,怎么办事,找谁办事”,群众和企业可通过现场或预约上门的方式填写代办登记表并签订《周村区事项全程代办委托书》,由政务服务工作人员进行全程帮办“导航”,为群众和企业提供免费代办帮办包办服务。今年以来,累计提供“三办”服务3000余件,解答各类咨询1.5万余次。推行政务服务“好差评”和特邀监督员机制,开展“一枝花、一首歌、一句话”温情激励活动,以严管提升服务效能,以厚爱激发工作热情,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