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动齐鲁丨红色热土上诞生的“红色群落”

··

  莒县是沂蒙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红色基因的红色热土。在早期共产党员和党组织的宣传带动下,这里的人民群众较早觉醒,一大批有识之士加入了党组织,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曾多达13341人,至目前健在的还有304人,平均年龄92岁,形成了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红色群落”——莒县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群体。他们终生践行入党誓言,坚守“一心向党、公心为民、用心实干、清心律己、热心传承”共产党员本色。

  张维兰:女,1927年12月生,南汀水人(出嫁夏庄镇后辛庄)。1944年4月入党。其父张洪升为红军老党员,发展孩子姊妹六人为党员。在十几岁时就给其父当交通员,为地下党送情报。

  出嫁后辛庄后,在苗蒋区区长艾洪路的领导下工作,并由艾介绍入党。

  记得,一次为共产党送信,为躲避日本鬼子的搜查,把信放在不满周岁的孩子的小衣服内,用热水袋捂着孩子。孩子被热水袋烫疼了,哇哇大哭。她就对搜查的鬼子说:孩子有病发热,急需找医生。鬼子一看,孩子的小腿通红通红的,就放行了。

  平时到北汀水等地集合、开会,敌人的枪炮、照明弹就在头顶上,有时趴在野外沟低半宿,革命热情相当高。

  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村里积极工作,任支部委员、妇救会长、妇女主任等职务,平凡工作60余年。

  苑克治:莒县招贤镇马家店子村人。1927年11月出生,1946年8月参军入伍,194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华东野战军二纵队(后改成21军)任军部警卫员、标兵教练。

  从军以来,南征北战,参加过孟良崮战役、莱芜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江南、解放舟山和抗美援朝等战役,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两次。

  张立芳:男,汉族,莒县安庄镇西村人,1929年1月出生。1942年12月在鲁中军区12团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1月参军,在鲁中军区12团,曾任看护员,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连长。参加过抗日战争,以及莱芜、孟良崮、开封、洛阳、许昌、周口、新乡、淮海、渡江、上海、舟山等战役。在战争中英勇奋进,身为卫生员,每次都是紧跟先头部队或突击排,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伤员的包扎治疗。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四等功四次,被评为战斗模范。

  一块红色的降落伞片

  在张立芳老人的家里,有一块红色的降落伞片,这是在淮海战役中敌我抢夺供给的纪念。在淮海战役中,有一次部队驻扎在鲁楼村外围,当时正值敌人空袭,重型轰炸机投下了九个大小似煤气罐的炸弹,将村庄夷为平地。张立芳身为卫生员,因担心村里炊事班的战友们,决心冒险只身前往村庄,在接近炊事班时,敌人又发起了第二次空袭,张立芳趴在地上,一次次地被敌人的重型炮弹震起又摔在地上。空袭过后,老人的双耳什么也听不见,双腿无法行走,过了好久,老人才艰难的蹒跚前行,等到了炊事班时,哪里已经面目全非,炊事班所有的战友全部遇难。敌人的空袭一直持续了一天多的时间,所有战友都是滴水未进。敌军的供给也跟不上,下午三点左右,敌军空投的给养正好投到了两军中间的位置,因为都是奇缺食粮,所以投放在中间的给养便成了两军争夺的焦点,有一个小战士的确是饿急了,便不停战友的劝阻,只身前去取给养,不幸敌军开枪,将他打伤,眼看着战友在挣扎,张立芳老人不顾个人安危,要求前去营救战友,在战友们的掩护下,张立芳冒着枪林弹雨,将战友营救回来,才保住了他的生命。这块红色的降落伞片,就是他营救战友时顺便带回的给养包上的。时至近日,老人一直珍藏着这块红色的降落伞片。

  三个战士俘虏敌军一个武装连

  淮海战役中,在攻占河南新乡时,张立芳所在的四连负责从西门攻击,因兄弟部队从南门先攻下,后改为从南门进城。先头部队进城后,张立芳和连长张子政、通讯员、文书一起断后。张立芳突然发现小股敌军从一个巷口消失,安排好通讯员去通知主力部队后,便和连长、文书一起尾随过去,最后在一个院子里发现了原来是敌军的一个武装连驻扎在此。 连长伪装安排包围敌人,张立芳在连长的暗示下将一枚手榴弹扔进敌军驻扎的院子里,然后大声喊道:“缴枪不杀!把枪全部扔到墙外!”。在他喊完话后,不一会,敌人就纷纷将手中的枪扔出墙外。这是整整一个敌人的武装连,近一百五十人在三人的协同努力下全部俘虏。

  李树边:男,1930年3月出生,1946年参军,1947年6月入党,现住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峤山镇穆家沟村。16岁参军,歼灭郝鹏举、血战孟良崮、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莱芜战役、南麻战役、高密战役、孟良崮战役等多场著名战役,一些大大小小的战斗更是数不清,曾立过三等功一次。

  在一次攻打沂水县南麻镇的时候,一颗子弹打中了李树边,幸运的是,被他背的文件包挡住了,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还有一次也很危险,在淮海战役期间,李树边被炮弹炸起来的土埋在了战壕里,是战友把他救了出来。同样是在淮海战役期间,一个战友在前线阵地上受了重伤,但阵地又被敌人的火力封锁住,李树边不顾个人安危,摸到阵地把受伤的战友从火线上救了回来,李树边因此立了三等功。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李树边参加了志愿军,作为炮兵入朝鲜作战。1955年,李树边从部队复员,回家务农,在老家生产队担任副队长,为家乡的发展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宋运明:1947年应征入伍,于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了淮海战役并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渡江后进驻上海参加了西南服务团,在部队受到了多次表彰,获得荣誉奖章六枚。1952年退伍。1970年回村后,他利用在部队学到的技术(机械修理)搞农机具的维修和改良服务于村集体的农业生产。先后发明创造出氨水和化肥耩子,方便农作物追肥,提高肥料使用率,减轻了劳动力的投入,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

  陈淑元:1930年8月生,194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莒县小店镇古迹崖村人。从高高举起手宣读入党誓词时起,他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铭刻在心间,时刻为群众谋利益,用最大的精力书写着诚心为民的篇章。

  1981年春天,在群众的一片掌声中,他担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

  “当农村干部不容易,当村支书更不容易”,这是这位党员常说的一句话。“肩上有了责任,就要不辜负群众的期盼,就要带领村民干出一番事业。”这又是他常说的一句话。

  村集体经济的薄弱,发展条件的制约没有压倒这位一心想为群众谋利益的庄稼汉。1986年,为给村民增加耕地,他带领全村老少硬是用30000斤炸药,将村后250余亩荒山,开发成梯田。如今每当村民提起这事,都对这位支书表示从心底的感谢。250亩耕地,到现在整整26年,对增加群众的收入可算立了大功。

  有了水,增收才有保障。他深知水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是他常对村干部和群众讲的话。为整治山水,改善农业灌溉条件,他带领支部一班人,在村中的一条小河上,先后建设了两道拦坝和一座集拦洪蓄水为一体的小流域治理工程,实现了全村600亩耕地的自流灌溉和400亩的机灌,使全村的平原耕地旱能浇、涝能排,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产量。

  1986年,为给老人们解除后顾之忧,让孤寡老人们度过幸福晚年,他利用本村10间房屋,办起了全镇第一个村级敬老院,使全村的五保户不愁吃穿,享受天伦之乐。

  唐树芳:1933年5月出生,莒县小店镇古迹崖村人,194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到1955年任古迹崖村支部成员。在解放战争时期组织妇女开展宣传教育,带领妇女贴标语,上街游行,为宣传造势,是当时的活跃先进分子,还带领秧歌队到新解放区陈家楼一带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全力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样样冲在前,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来玉兰:1922年月出生,莒县小店镇岳家沟村人。曾任妇女主任、村文艺宣传队长等。17岁参加革命,带领妇女、儿童站岗、放哨保家卫国,因工作出色,1944年10月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入党后她不忘党的宗旨,带领妇女为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缝军衣、做军鞋、摊煎饼,为部队战士烧水做饭,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在军员不足的时刻,不顾个人的劳累上门动员村民参军,掩护党组织转移,救助受伤伤员。

  她在村中任妇女主任一职期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加土改运动,村里成立识字班后任教员,带领学员学习文化知识,后来村里成立文艺宣传队,她任队长,各项宣传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多次受到上级表扬。

  董允瑞:1924年12月出生,峤山镇董家庄村,1958年至1964年任本村生产大队副大队长,后在家务农。自入党以来始终紧紧跟着党走,服从党的安排,坚持党的领导。为人正直勤劳,思想觉悟高,在日常生活中始终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主动帮助有困难的群众,得到了众多村民的认可。

  张子珍:1930年11月出生,龙山镇后仲沟村人,1949年2月入党。参加了潍坊阻击战、兖州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皖南剿匪、福建剿匪和抗美援朝等,历经战火洗礼,累立战功。

责编:马洪震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