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广饶样板|李鹊镇梨园村:来了“领头雁” 小村大变样

··

  大众网·海报新闻 记者 唐梦琳 孙淑娟 东营报道

  广饶县李鹊镇梨园村变了。

  四年多的时间,从遍地泥泞的土路到如今笔直宽阔的柏油马路,从乡镇偏远小村,变成了山东省级文明村、优秀示范村建设点。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场景不复存在,老百姓们的腰包也渐渐鼓了,这个仅1000余人小村庄,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这其中,54岁的广饶县人民法院驻梨园村第一书记李学忠作为“领头雁”,功不可没。

  清家底、翻账本 空壳村上演“变形记”

  李学忠对梨园村的“改造”,是从村里的旧账本开始的。

  “空壳村形成的关键症结,在于遗留的历史问题没有解决,只有村集体经济搞起来,一切才能理顺了。”李学忠把村里堆积了几十年的旧账、坏账通通翻了出来,统一分门别类进行处理。但在检查梨园村村集体收入和村集体资源台账时,李学忠发现不少土地在承包出去后,仅在首年收到了承包费,之后便也没有收入记录了。

  经过一番了解后,得知多年来,土地承包费是梨园村村集体唯一的收入来源,但部分村民租赁土地却不交钱,还有人地矛盾没解决好,导致村集体与村民间账目不清,这承包费收不上来,村集体的钱袋子也一直是干瘪的。

  “解不开‘老疙瘩’,老百姓心里不平衡,干部难以放开手脚,村中各项工作也不能顺畅开展。”李学忠说,随后他与村集体成员共同协商,统一思路,该催缴的欠款必须上门催缴,该理清的账目也必须处理。

  涉及利益问题,不少村民以各种理由搪塞、拖延,李学忠也不恼,转变形式,挨家挨户上门拜访,普及法律常识,20万余元的土地承包费欠款成功入账,村集体的钱袋立马充盈起来。

  “点靓”秀美乡村群众走上幸福路

  “村里变化太大了,就这大马路一建,咱们老百姓心里多亮堂。”搬着小马扎,坐在街头的树荫里,李鹊镇梨园村村民李大娘摇着扇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有了村集体收入,李学忠为民干实事的底气足了。秉持着“要想富,先修路”的思路,连通梨园村的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原先2、3米的硬化路面被加宽成双向四车道的柏油马路。还安装了84盏太阳能路灯、路面绿化一应俱全。如今,全村户户通公路,村民出行风雨无阻,群众走上了幸福路。

  在解决村民便捷出行的同时,李学忠将全村青少年教育问题也放在心上。以前,孩子们放学后,家长们往往在地里忙农活,无暇顾及孩子们的课业,只能“散养”。

  为了解决家长们的共同难题,梨园村建立七彩书苑,配备一到五年级课外读物,孩子们拥有自己的“图书室”。同时,书苑开设书法、剪纸、绘画等兴趣课程,满足青少年的多元化的需求。

  户户通水泥路,水电路和网络等基础设施短板全面补齐,梨园村村民奔富路更有信心。

  产业兴旺日子甜 描绘振兴“新画卷”

  你见过“鱼和蔬菜一块培育”的画面吗?在李鹊镇梨园村鱼之源渔业家庭农场就能见到这种景象,还可以在这儿享受回归自然的“田园生活”。

  走进农场,仿佛置身花园,一株株西红柿长在花池上,绿油油的青菜更添生机,除了颜色各异的盆景花卉,蜿蜒曲折的鱼池内养着各色观赏鱼,颇具古典意味。

  据梨园村党支部书记贾学良介绍,农场主要经营鱼菜共生项目,上面种菜,下面养泥鳅和鱼,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保证菜和鱼的正常生长,是一种实现可持续循环性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农场内最畅销的还属芽苗菜,新鲜口感又好,周围十几家饭店都抢着要呢。”贾学良说,不仅如此,出养鱼的周期是三个半月,养殖的鱼达到收购标准后,鱼厂公司将以15元到18元一斤的价格进行回收,这又是一笔丰厚的收入。

  此外,桑黄的种植也是梨园村下一步的主攻方向。

  农场的温室大棚隔离了暑天猛烈的阳光,只见一排排菌棒整齐地摆放着,桑黄肥厚的嫩黄色子实体从菌棒开口处挤出来。“桑黄是着一味非常名贵的中药,这种药用真菌过去只能在潮湿的深山密林中找到,因此市场潜力巨大,每斤的售价也相当可观。”李学忠告诉记者,桑黄是一年收获两季,每株菌棒可以生产5至6年,基本当年就能回本,回报率极高。目前,企业在梨园村承包土地进行试点种植,村集体自己也在摸索路径进行试种,成功后将推广到家家户户,让老百姓坐在家里就能享受到收益。

  如今的梨园村产业由劣到优、环境由差到美、文化由沉到活、群众由穷到富,实现了华丽“蝶变”,“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的美好愿景正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责编:赵 静
审签:马宝涛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