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风鹏正举,济南强省会建设步稳蹄疾

··

  5月21日,在2021年中国百强城市全面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华顿经济研究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济南综合分值排名再进两位,位列全国第15名,连续两年省内排名第一;

  5月13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主办的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经验交流现场会上,济南市在政府采购、登记财产、获得电力等14个指标领域成为全国标杆,其中6个指标进入全国前10名;

  经国务院批复后,5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了《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济南全面开启黄河时代;

  4月27日,齐鲁一号卫星和齐鲁四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太空从此有了山东人自己的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

  2020年,济南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按照省委、省政府“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蹚出路子”“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当好引领”“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示范”以及“实施强省会战略”的要求,拼搏奋进、砥砺前行,勇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大步跨入GDP万亿俱乐部。今年一季度,济南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456.70亿元,同比增长17.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9%,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38.1%,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勇夺双胜利 万亿济南成色十足

  GDP过万亿元是城市高质量发展赛道上一次重要的“撞线”,而济南的这次撞线完成在疫情蔓延的2020年,尤为不易。

  回望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城市经济运行造成巨大冲击。大战大考面前,济南市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9天阻断本土病例疫情,58天本土确诊病例全部治愈“清零”。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稳住经济社会生活,并抢时间、争进度,全力恢复生产和生活。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一年,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交出振奋人心的“成绩单”: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140.9亿元,增长4.9%,位次提升到全国城市第19位,增速列全国20强城市第1位。

  日前,喜讯再度传来,2020年度山东省各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结果出炉,省会济南夺得桂冠;此外,在六个单项奖励中,济南还获得了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战略、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三个奖励,创造历史最好成绩,再度印证了“万亿”背后的十足成色。

  从千亿元到万亿元,看似轻轻地一跃,背后则是城市从“量的扩张”到“质的增长”,背后是一串颇具含金量的硬核支撑: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近56%……

  “工业兴则城市兴,工业强则城市强”。2020年,济南出台“工业强市9条措施”,提升智能制造创新能力,重点培育四大支柱产业。去年,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产业规模达到4000亿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达到了4000亿级规模;生物制药已形成了2000亿级的产业支撑,新材料形成了2000亿级的产业支撑。

  培育优势产业,去年8月份济南再度加码,筛选了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量子、空天信息、生物医药等十个重点产业实行“链长制”。截至目前,已经在多个领域取得初步成效。生物医药产业2020年企业数量达10846家,居全省首位;“济南造”行波管已实现量产,有效解决了产业发展难题;中国重汽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项目生产出新一代黄河重卡……

  城市经济巨大潜能的背后是创新支撑。随着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高科技创新园、山东产研院总部研发中心、济钢防务空天信息产业基地及中国算谷科技园等项目加速推进,济南市全力推进科创平台项目建设,加速集聚科创资源,高水平建设齐鲁科创大走廊,打造引领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去年,“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超过36%,总部企业达到182家;累计上云企业数量突破4万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427家;落地15家“中科系”科研院所,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继续保持全省第一,首次入选全球科技集群百强名单……以科技创新驱动新旧动能转化,以动能转换为支点撬动高质量发展,济南经济韧性强劲、活力旺盛。

  站在万亿新起点,济南市迎来三大国家战略交汇叠加的东风。济南将更加积极、更加主动、更加从容地专注于内涵式发展;济南有了更好地服务服从国家战略、为全局作贡献、为国家作贡献的能力;济南在国家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发挥的作用也将进一步凸显。

  开局即冲刺 “十四五”首战告捷

  2021年第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2456.7亿元,同比增长17.4%,两年平均增长5.9%;34个项目入选第二批山东省5G试点示范项目,居全省首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49.1亿元,增长30.4%……这是GDP迈入万亿俱乐部后首个统计周期济南交出的“答卷”。

  “总的来看,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稳的基础更牢固、恢复发展趋势更明显、发展质量提升更有效,经济运行中有利的因素在加速聚集,经济持续向好、稳定向好的态势不断显现,为全年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济南市统计局党组副书记、市社会经济调查中心主任唐军说。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济南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的起步之年,更是济南锚定国家中心城市,抢抓机遇、聚力攻坚、争先进位的破局之年。开局即冲刺,济南跑出了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项目是发展的基础,是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关键。2月26日,济南54个项目参加了全省2021年春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吹响了新一年济南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号角;3月10日,“世界透明质酸谷”项目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活动举行,“世界透明质酸谷”项目落户济南高新区;3月18日,全市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投资1202.8亿元的132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今年,全市共安排市级重点项目300个,总投资1.6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超过3000亿元,是历年来项目数量、投资体量最大的一年。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更是赢得未来的关键。4月1日,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一号工程”——山东省肿瘤医院质子临床研究中心正式启用,预计年底开展质子治疗,届时将成为国内第一家投入临床应用的质子中心;4月27日,齐鲁一号卫星和齐鲁四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顺利进入距离地球500千米的低空轨道,太空从此有了山东人自己的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5月28日,全球首款“国密算法高抗冲突物联网安全芯片”在济南面世,填补了物联网安全芯片精准识读技术的空白……一系列重大突破彰显了济南正在蓬勃发展的科创综合实力。

  “双招双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源泉。3月19日,“选择历城·共赢未来”中日(历城)产业合作推介会暨自贸试验区历城区块项目签约会举行,15个项目集中签约落户自贸试验区历城区块,打造强省会贸易聚集区;4月19日,首届济南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高端峰会暨黄河流域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博览会开幕,“星火·链网”超级节点落户济南;5月28日,2021跨国公司(济南)高层对话会暨中日产业创新发展交流大会举行,中日医疗创新发展中心济南中心,中日医疗创新发展中心京都中心分别揭牌,中车日立轨道交通信号项目、中日新能源+新金融产业项目、数字化电商平台等12个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万亿济南的吸引力持续提升。

  4月21日,《济南市建设一流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印发,济南市将加快打造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一流营商环境,为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提供有力支撑;5月10日,2022年“东亚文化之都”终审活动在北京举行,5座候选城市进行最终角逐,济南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终审答辩;5月13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济南市提出打造以全域节水型社会作为顶层设计、进行制度安排的节水典范城市;5月14日,济南市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动员大会召开,吹响了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冲锋号”……美好蓝图不是喊出来、等出来的,而是干出来、拼出来的,“满弦”济南崛起已成新势。

  省会圈崛起 强省会战略成效凸显

  5月19日,中国旅游日,2021年山东省会经济圈文旅合作发展座谈会举行。自去年6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以来,省会经济圈文旅一体化在区域协同、平台建立、合作产品、旅游交通、联合推广营销等方面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济南、泰安、济宁签署6个“一体化”框架协议;搭建省会经济圈文旅宣传平台、中华文化枢轴文旅宣传平台,在西客站、印象济南、融创文旅城等设立“省会经济圈文旅会客厅”;发布首批10条省会经济圈研学旅游线路和首批21个研学旅行目的地;2020年奔赴13个城市推广省会经济圈文旅产品……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为进一步推进区域一体化向纵深发展,去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推动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其中,省会经济圈涉及济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东营等7市,2019年常住人口为3717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6.9%,2019年GDP总量为26404.87亿元,占全省GDP的37.2%。

  除了文化旅游,一年来,省会经济圈还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融合发展、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等方面取得了突破。

  一体发展,交通先行。2021年4月6日上午,省会经济圈“一圈同城 交通先行”建设启动暨京台高速改扩建工程开工活动举行,标志着省会经济圈交通一体化进程进入了加速期。2021年2月6日,《省会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协同推进合作协议》签署以来,省会经济圈7市全力推进一体化互联互通工程。目前,省会经济圈7市在建交通项目约60个,年内开工项目约60个,正在谋划推进的项目60余个。这些项目涉及机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内河水运和港口等多个领域。

  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下好产业协同这盘棋,对推动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至关重要。2020年,省会经济圈7市培植壮大“十强产业”雁阵集群27个、领军企业38个,产业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

  《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369”行动方案》提出,联合制定制造业协同发展规划,加强分工协作,建立产业转移承接地之间利益分享机制,优化全产业链布局,实施建链强链补链延链工程,逐步形成“省会总部+周边制造”“省会研发+周边转化”格局,共同打造优势互补、紧密协作、联动发展的世界级产业基地。

  省会经济圈一体化也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和便利:济泰、济聊、济齐等多条城际公交开通运营,省会经济圈互联互通公交卡发行;济南公园年卡与8市共享“同城待遇”,泰山、三孔、天下第一泉、千佛山等“山水圣人”国有景区门票联动优惠;今年2月23日,省会经济圈“社会保险个人网上服务专区”率先在济南市人社部门网站正式启用,不仅在信息平台上实现了省会经济圈7市个人网上服务入口统一,还极大方便了参保人员查询、办理社保个人业务;去年12月4日,省会经济圈人力资源一体化发展联盟成立,围绕就业创业、社会保险、人才人事、劳动关系、信息化建设等5个方面展开跨区域交流合作……

  强省会战略赋予济南市推进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引领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和促进黄河流域中下游城市群组团式发展等多级多圈层战略使命。《中共济南市委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强省会战略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力争到2025年,高质量发展核心指标走在全省首位、全国前列,在山东半岛城市群和黄河流域的核心引擎功能显著增强,在省会经济圈的辐射度、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中心度、黄河流域的影响度、国家区域发展大局的参与度显著提升。

  刚刚过去的2020年,省会经济圈7市GDP总量为27466亿元,增长3.8%,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增速在三大经济圈中位列第一。强省会战略成效明显:2020年山东GDP增量为2061.5亿元,而济南GDP增量为697.51亿元,占全省GDP一年增量的1/3还多,济南成了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起步区获批 再造一个新济南

  4月25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正式获批。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到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定位更高、功能更强、政策更优,山东将举全省之力将起步区打造成为“镶嵌在黄河流域的最具现代化特征的璀璨明珠”。

  规划建设好起步区为何如此重要?这是落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的重大举措,是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载体,是山东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机遇,是济南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支撑。

  济南市将牢固树立使命意识,坚决扛起起步区建设重大政治责任;牢固树立担当意识,加快推进起步区建设崛起成势;牢固树立率先意识,努力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作示范;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勇于在起步区建设中先行先试大胆突破;牢固树立实干意识,确保起步区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济南黄河北岸,塔吊林立,热火朝天。总部经济、高端会展、数字经济、氢能源、高端绿色建设等一大批现代优势产业集群正在起步区重点园区内扎根成长,重点项目引领带动、重点园区集聚发展的产业格局正加速形成。

  中科新经济科创园定位打造黄河流域科技成果转化新高地,已落地济南先进动力研究所、计算所泛在智能研究院、济南中科核技术研究院等3个中科院分支机构和燃气轮机等产业化项目,20兆瓦燃气轮机项目成功点火试车。今年,该园区将投入运营,空天动力实验台、高能所加速器开展安装调试,科创运营中心、国际人才公寓、国家级轻型燃机试验示范中心等公共服务配套同步启用,产城融合、智慧互联、宜居宜业的未来产业社区初具雏形。

  山东黄河数字经济产业园以数字经济为核心,建设集生产、科研、办公、生活、商业、公寓和数据服务于一体的新时代工业综合体,将承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经济产业高端优质项目,推动形成数字经济产业集聚效应。目前,该园区首开区已建成运营,并已集聚企业近240家,今年计划竣工二期,开工三期。

  光大照明智慧产业园项目配套建设一座国家级CNAS研发实验室,集研发、设计和生产为一体,将打造国际领先的绿色照明产品研发生产基地。目前项目主体已完工,计划7月投产。

  除了现代优势产业,起步区基础设施也在加快建设。4月24日,齐鲁黄河大桥南岸280米跨拱肋顺利合龙,标志着齐鲁黄河大桥三跨拱肋架设完成;5月2日,济南凤凰黄河大桥主缆全部架设完成,世界最大跨度三塔自锚式悬索桥将于10月底建成通车;紧接着,济南黄河隧道正式进入沥青路面施工阶段,“万里黄河第一隧”也将于今年10月份通车。同时,济南黄河公路大桥扩建、济泺路穿黄北延隧道、黄岗路穿黄隧道和航天大道穿黄隧道等项目也在加速推进。

  在起步区内部,已累计开工市政道路128公里,其中44.5公里已具备通车条件;年内将再开工市政道路36公里,高标准推进鹊华东路和鹊华西路等骨干路网建设;绿地国博城西侧黄河大道施工现场,近4000名施工人员正在加紧施工,黄河大道会展段10月底将基本具备通车条件。

  目前,起步区已开工11个安置区480万平方米的安置房,5处安置区一期工程主体封顶,今年实现首批回迁安置;起步区将新建续建中小学、幼儿园12所,加快山大二院北院区建设进度,全力打造黄河北岸公共服务新高地。

  同时,起步区今年将建成4公里黄河生态廊道示范段,启动中央公园示范段建设,实施鹊山及周边环境提升行动,推进大寺河和青宁沟等河道综合整治;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节水控水行动、率先推行“双供双排”的城市用水循环系统,打造全国首个节水型导向国家新区。

  5月26日上午,省委、省政府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召开起步区建设动员大会,起步区建设掀开崭新篇章。黄河之滨,一座未来希望之城,正加速崛起。

责编:于琳琳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