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布口袋 满满报国心

··

  编者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大众网·海报新闻威海频道联合文登区委宣传部推出“红色足迹铭初心 扬帆起航再出发”系列报道,通过实地寻访红色印迹,讲好革命故事,唱响文登儿女勇往直前、奋进新征程的时代赞歌。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吕丽 姚潇雨 威海报道

  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天福山起义纪念馆的展柜里,收藏着一条看似普通的布口袋。口袋材质为粗纺布,长127厘米,宽46厘米,上面写着“张元信”的名字,因为年代久远,甚至看不出它原来的底色。口袋看似普通,但背后却深藏着感人故事。循着线索,在距离天福山起义纪念馆40多公里的界石镇蒿耩村,记者找到了答案。

  在蒿耩村,记者联系上了71岁的张守国老人,他是土生土长的蒿耩村人,对村里的历史较为熟悉,他告诉记者,这个是蒿耩村村民张元信86年前给昆嵛山红军送粮用的干粮袋,送粮的事迹也是他听村里老人讲述最多的故事之一。

  1935年,一一·四暴动失败后,幸存的人员撤到昆嵛山山区,组成了“昆嵛山红军游击队”开展游击活动,他们在地势险峻的“老蜂窝”举办训练班,爬雪卧冰、食不果腹,条件十分艰苦。

  在距离老蜂窝最近的蒿耩村,村民张元信在舅舅杨玉清的动员下,成了远近闻名的“革命堡垒户”。张家在当时是大户,但在得知红军游击队缺少口粮时,张元信一家仍决定为于得水率领的红军供应粮食。“他们半夜偷偷起来烙烧饼,再冒着生命危险送上山,有一次深夜烙饼子把邻家的炕席都烤焦了。从最开始供应细粮到后来供应苞米粑粑,再到最后家里的地瓜都快被吃光。”张守国说,为支持革命,张元信一家舍尽家财也在所不惜。现在,站在张元信的故居前,还能从建房选用的方正石料和门前刻有精美花纹的拴马石,看出当年张家的优越家世。“当时,张元信他们在接受了党的先进思想后,为了更多人‘有地种、有饭吃’的革命理想,也认准了跟着党走才有长长久久的好生活。所以,他们放弃了自己家的好日子,尽心尽力地支持游击队。”张守国告诉记者。

  在张守国的指引下,记者一行重走了当年张元信的送粮路线,几经周折,终于来到了昆嵛山泰礴顶东侧半山腰上的老蜂窝。记者发现,上山的路崎岖难行,老蜂窝所在的地方山高林密,鲜有人迹。要不是熟悉地形的人带路,恐怕很难找到老蜂窝。正是由于老蜂窝的一层洞口和二层出口的位置非常隐蔽,于得水当年带领游击队员们就驻扎在这里抗击敌人,为保护胶东红军革命火种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而像张元信这样的当地百姓,冒死给红军送粮、传递情报也为保存这颗珍贵的“火种”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

  张守国告诉记者,每年他要爬上老蜂窝二十多次,带不同的人参观学习,重温那段革命先烈浴血奋斗的历史,接受深刻的党史教育和精神洗礼。“老一辈人为革命无私奉献的精神,还得一代一代传下去。”

  现在的老蜂窝,既是览胜的心仪之地,又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而见证当年红军游击队和人民群众英勇奋斗历史的干粮袋,今天也珍藏在天福山起义纪念馆里,向前来参观的民众讲述着其背后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

  如今,老蜂窝所在的昆嵛山脚下的蒿耩村,进入了全新的美丽乡村时代,革命前辈们为之奋斗“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革命理想,早已变为了现实。这里风光秀美,村民安居乐业,因地制宜打造的特色农业风生水起,旅游经济持续火爆。

责编:苏凯南
审签:王陆见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