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庵:“小康路上”花果正香

··

  编者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大众网·海报新闻威海频道联合文登区委宣传部推出“红色足迹铭初心 扬帆起航再出发”系列报道,通过实地寻访红色印迹,讲好革命故事,唱响文登儿女勇往直前、奋进新征程的时代赞歌。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吕丽 王彬 威海报道

  五月,连绵起伏的昆嵛山环山滴翠,山脚下的梧桐庵村,樱桃娇艳,村内房舍错落有序,石路蜿蜒别致。

  近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来到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界石镇梧桐庵村采访,行至村里,记者遇到了一位特殊的老人,他叫于万清,今年86岁,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在已经有61年党龄。老人身体康健、思维敏捷,整个梧桐庵的发展史在老人心里已熟稔成册。“当年的生活条件艰苦啊,和现在的生活没法比。”见到记者到来,老人主动讲起了当年的故事。

  于万清告诉记者,当年“一一·四”暴动失败后,昆嵛山红军游击队就是从梧桐庵的山路后撤到了山里,依靠险要地形和当地贫苦农民的热血支持,开展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从“老蜂窝”办学习班总结经验、摸索前路,到下山消灭界石联庄会、智取国民党垒子盐务局缴获大量枪械武器,珍贵的昆嵛山红军力量在这里依靠游击战与敌人巧妙周旋,日渐发展壮大。

  如今,在梧桐庵以及周边山区,当年昆嵛山红军游击队员们辗转游击、群众英勇支援的故事仍在口口相传。

  “只要党一声号召,老百姓坚决拥护。”于万清老人说,当年的梧桐庵曾是一处焦油厂,在革命战争年代,附近一处兵工厂生产手榴弹没有焦油,梧桐庵的广大群众就建设焦油厂,从松油里提取焦油,给地雷、手榴弹的拉弦做防潮和固定保护。抗日战争胜利后,焦油厂并入兵工五厂。老人介绍,那时为了响应号召,村里陆续有年轻人参军。留在家里的人,铆足了劲搞生产搞建设。于万清在焦油厂干活的侄子也毅然参军,继续为革命贡献力量。

  大山脚下,石多地薄。最开始,梧桐庵村有三四十户,就这样人均也就一亩地多点,村民的收入主要依靠种植地瓜、玉米、小麦等,其他经济收入几乎为零。

  大山深处非常适宜果树生长,早些年间,梧桐庵家家户户都在房前屋后栽种了樱桃树。“那时树上结了樱桃,只能自家吃,卖不出去。”于万清说,有句老话“樱桃好吃熟难摘”,樱桃不耐储存,交通又不方便,好不容易摘下来的樱桃要挑出大山,十有八九都坏掉了。

  2005年,界石镇依托昆嵛山优质的山水资源,举办了首届樱桃节,一下打响了界石樱桃的名头,络绎到来的游客们为果农们带来了可喜的经济收入。到现在樱桃节已经连续举办了17届,持续火爆的“樱桃经济”,串联起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产业链条。

  2017年,秀美的梧桐庵村成为“国家级美丽乡村”。村里的民房被改造成了别具一格的乡村民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梧桐庵体验美好的乡村生活。村里建起的“昆嵛山红军纪念馆”,也迎来越来越多的人到此追寻当年的红色印迹,忆苦思甜。

  在梧桐庵的入口处,镌刻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字样的巨石就设置在最显眼的位置,“绿水青山给村里带来的变化太大啦!”于万清说,城里人都来旅游,村里也富了起来。

  随着这几年村里人气不断汇聚,不少年轻人选择了回村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农家乐“荷塘人家”店主张华霞的女儿于玲玲,原来在外上班,现在也带着家人回了村。她告诉记者,现在的梧桐庵越变越美,每年的“樱桃经济”都红红火火,在这里她能看到乡村旅游的光明前景,还有自己想要的未来。

  眼下,来到梧桐庵的游客们,可以吃到多汁可口的樱桃,还有特色农家宴。在美丽的梧桐庵村,前来的游客不仅能细细体味村中的诗情画意,还可以在昆嵛山红军纪念馆里重温那段红色回忆。有着厚重红色底蕴的梧桐庵已在乡村振兴的春风里蜕变成了一颗璀璨的桃源明珠,这里的人们正欢欣鼓舞走在花果丰美的康庄大道上。

  生活越来越好,于万清仍没有闲下来,他说:“干不动体力活了,但我还能讲这里的红色故事。”在老人家中的墙上,记满了这些年发生过的大事,他说日子再好,也不能忘记当初,趁还能记得住,多给后人留下一些故事。

责编:周美男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