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勾连、联合坐庄、操纵股价……伪市值管理幕后交易,堪比黑帮大片

··

  文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吴丽华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私募大V叶飞的持续爆料,多家上市公司及机构被卷入“伪市值管理、真操纵股价”风波,爆料中提及的“叶飞概念股”一直处于下跌通道,并带动ST板块下跌。

  事件发酵后,一条伪市值管理的产业链浮出水面,上市公司、券商、公募机构及各色掮客联手操纵股价、割韭菜的戏码被推到了聚光灯下。这场丑陋的金融圈大戏,在震惊市场的同时,也引起了监管机构的高度重视。

  证监会迅速表态,对于以市值管理之名实施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行为,秉持“零容忍”态度,并依法对相关账户涉嫌操纵中源家居等股票行为立案调查。上交所也启动了账户排查,并向相关公司发出《监管工作函》,要求公司进行自查,并如实披露相关情况。

  机构坐庄操纵股价被视为资本市场的毒瘤,但由于操作隐秘一直难以监管,这次叶飞爆料事件及其引起的连锁反应,将长期以来潜在水下的违法违规操作暴露于阳光之下。

  都是利益

  叶飞爆料事件不复杂,按照他的说法,上市公司以市值管理名义找他拉下家券商机构接盘,结果券商接盘后股价大跌,不仅下家被套,还被赖掉了约定的尾款,追债、讨债无门后,他愤而微博爆料。

  事件之外,这种长期存在的“伪市值管理、真操纵股价”业界潜规则,则有着完整且成熟的黑色产业链,参与其中的上市公司、券商、公募等机构人员,为了股东套现、减持或质押等,联合机构资金“抬轿”,通过“坐庄”操纵股价,实现各种灰色利益。

  在这个链条中,上市公司大股东一般有三种诉求。一是在减持时,拉高股价,高位套现,增加收益;二是在大股东股票质押率较高时,操纵股价避免爆仓;三是兑现对参与定增机构的承诺,拉高股价,不让机构损失。

  券商和公募基金在其中往往扮演着“接盘”的角色。

  此次卷入爆料风波的“叶飞概念股”,普遍市值偏小、流动性不强,正常情况下这种股票很难进入公募基金的核心股票池,特殊时刻,它们之所以能够进入基金经理法眼,拼的也是利益。

  首先,对于动辄操盘数以亿计甚至十亿计的基金经理来说,买入几百万、上千万的小盘股完全在操作权限中,单只股票即使出现较大幅度亏损也不足以明显影响基金净值,更不需要在年报中披露。

  其次,一些中小型基金公司对于进入公司大股票池的标的市值没有明确要求,只要不是被ST或受过证监会处罚的标的,不会明令限制不准买入。

  这种情况下,基金经理接盘一定规模的指定股票基本上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没有违反风控规则,基金净值回撤也不大,到手的利益却是实实在在。

  在叶飞的爆料中,如果公募和盘方合作,那么公募交出股票池,盘方选出认可的股票,盘方先买,如果买3亿,其中就可以拿出3000万的市值作为帮公募基金经理买的,接下来公募负责拉升股价,盘方每赚10%就提现给公募。

  都是套路

  “坐庄”这种绝大多数中小投资者听说过没见过的隐秘黑幕,因为叶飞爆料事件,让很多人得以窥见一斑,也让更多的“坐庄”黑幕被挖出。

  叶飞爆料事件披露的操作模式是,中介跟股东方谈好出资金额、收益分成等安排,随后资金方买入,上市公司配合出利好消息拉升股价,同时资金方接盘锁仓。等外面流通筹码减少后,资金方一拉抛盘就会少,最后等大股东套现后,再跟资金方管理人按此前说好的比例分成。

  这类操作名义上叫市值管理,实际上就是操纵股价,由于巨大的利益驱动和长期以来散户跟风炒作的资本市场形势,加上监管和处罚力度偏弱,被不少人视为行业规则。

  还有资本掮客透露,“坐庄”是违法犯罪行为,因涉及多方,担心败露,防止“反水”成为参与各方共识,各方见面环节宛如黑帮大片。上市公司老板要跟盘方事前见一面,还需要主动提供自己的把柄,为的是表示大家在一条船上。至于交易各环节层层隔断,通过中间人防止消息泄露,见面时录音录像则是常规动作。

  据业内人士透露,通常情况下,操作过程中资金账户可分三档,一类账户为市值管理团队自有账户,负责“锁仓”;二类账户为配资方账户,一般让上市公司实控人提供保证金,按照1:3或者1:5的方式配资,由市值管理团队操控负责股票拉升;三类账户多为公募或者私募资金以及杀猪盘,主要为接盘方。

  很显然,叶飞爆料时提到的下家就是接盘方,在操作过程中这类机构资金和散户基本上是进来接盘赔钱的。

  各方的利益分配也有江湖规矩,扣除中介费用后,坐庄收益是上市公司老板与市值管理团队按比例分成。至于基金经理的贡献,盘方会私下直接给基金经理好处费。

  还有“市值管理”参与者透露,在操作中一般由上市公司提供启动资金,“市值管理”团队用这笔资金去做杠杆配资拉升股价,上市公司同时释放利好,吸引市场眼光,然后开始慢慢出货。在这个过程中,资金成本是年化10%甚至更高,中介则能拿到配资金额年化1%左右的中介费。

  操作成功后利益分配环节则是整个事件的高潮,像极了黑帮交易电影,“现场分钱,拿着就走。”除了现金交易外,更高段位的操作还有通过比特币进行支付,更有甚者通过赌博来利益输送。

  回归正道

  放下利益熏心的“伪市值管理、真操纵股价”不谈,市值管理本身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企业采取合法合规的经营方式和科学手段,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使公司股票价格服务于公司整体战略目标。

  市值管理的根本宗旨在于实现公司长期发展,为股东创造真实价值,也是国家层面所鼓励的,早在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就指出,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

  对上市公司而言,除了要做股权激励时,希望股价低一点,核心股东或主要人员能够以低筹码拿到股权外,他们大部分时候希望股价越高越好。因为股价越高,意味着市值越大,市场的公众形象越好,融资能力也越强。

  ▲ 图/新华社发

  从这个角度看,上市公司对市值管理有明显诉求。但是有需求加上政策鼓励,并不等于不择手段。

  实际上,合法市值管理与非法操控市场之间泾渭分明。说明白一点,市值管理的宗旨在于实现公司长期发展,为股东创造真实价值,而不是短期的、碎片式的行为,更不是通过概念包装、题材炒作、财务造假等方式影响股价短期涨跌,市值管理手段和工具丰富,但肯定不包括内外勾连、联合坐庄、操纵市场。

  对于以非法获利为目的操纵股价的“伪市值管理”,监管部门一向态度明确,既依法支持上市公司开展市值管理,又坚决打击以“市值管理”为名进行违法违规活动,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据统计,2020年以来,证监会累计对65起涉嫌操纵市场的违法行为立案调查。

  叶飞爆料事件发酵之后,监管层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明确表示,将坚决贯彻中央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总体要求,对恶性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持续保持“零容忍”态度,重拳打击肆意妄为、逃避监管的各类操纵市场行为。

  5月16日晚间,证监会发文,针对近期媒体报道有相关方涉嫌合谋实施不法行为等问题,根据交易所核查情况,证监会决定对相关账户涉嫌操纵利通电子、中源家居等股票价格立案调查。另外,对于上市公司及实控人、私募基金、公募基金等相关机构和个人从事或参与的,证监会将会同公安机关依法彻查严处。

  从14日公开回应到16日立案调查,针对此次叶飞爆料暴露的“伪市值管理”问题,监管部门反应很快,彰显了“零容忍”的决心。接近证监会的业内人士认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只是开始,一场监管风暴可能正在酝酿,将市值管理异化成割韭菜的“黑幕”将成为打击重点。

  这一背景下,市值管理有望回归本质,注重上市公司自身财务实力、经营管理能力同时,更注重股东的切身利益,并从中长期的角度为股东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实现上市公司大股东与普通投资者的长期互利共赢。

责编:葛思琦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