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红色足迹丨沂蒙之光耀千秋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红色足迹】
巍巍蒙山高,悠悠沂水长。八百里沂蒙,每一座山头都燃烧过烽火,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鲜血,虽然这方水土被历史长河不断冲刷,但沂蒙老区拥有的红色却从未被遗忘。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临沂考察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夏日的沂蒙大地,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记者再次踏访临沂这方红色热土,深深感受到现代商城的蓬勃活力,陶醉于蒙山沂水的旖旎风光,惊叹于这座城市的美丽蝶变。
昔日老区今朝蝶变
在沂蒙革命纪念馆,一组名为《力量》的群雕吸引着众人驻足:数十辆小推车,艰难行进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每一辆小车,都装满了粮食等支前物资;每一位百姓,都目光坚毅、勇往直前……沂蒙人民用小推车支援前线的场景,再次把人们的思绪拉回到革命战争年代。
临沂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21.4万人参军参战,120万人次拥军支前,10.5万名革命烈士献出宝贵生命,涌现出抗日楷模村渊子崖、用乳汁救助伤员的红嫂明德英、沂蒙母亲王换于、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等一大批英模人物和先进群体。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中,沂蒙党政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共同铸就了伟大的沂蒙精神。
今年91岁的王克昌,是临沭县曹庄镇朱村的一名“老支前”。2013年11月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朱村看望王克昌。“总书记一直亲切地拉着我的手拉家常,详细询问俺支前经历、家庭收入和养老情况。”时隔8年,王克昌仍清晰记得总书记前来家中看望的一幕。
朱村人扎实苦干,日子越过越好。他们不断探索老区人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方法路径:按照“农文旅”融合发展理念,规划建设“朱村柳韵”田园综合体;依托临沂欧拉农业公司,当地流转种植杞柳2100亩,改造提升欧拉花园、精品民宿等项目;建设集采摘、体验、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种植户年均增收1万余元……朱村集体年收入从2013年的15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46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从0.8万元增长到2.1万元,全部实现翻一番。
“俺朱村日子变化太大啦:老年人有补助,残疾人有照顾,农民成了电商,泥泞路变成水泥路……”王克昌掰着手指头细数村里的变化。“现在我们都过上了好日子,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环境卫生好,比小康还小康呢!”
朱村是沂蒙老区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以来,在沂蒙精神的感召下,临沂人民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创造了世人瞩目的“临沂奇迹”:1995年,临沂在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中率先整体脱贫,2000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小康,2004年成为首个生产总值过千亿元、人均过万元的革命老区城市……党的十八大以来,临沂发生着由大到强、由美到富、由新到精的蝶变。
物流之都迈向现代化
位于临沂市兰山区的山东金兰物流基地,一辆辆满载货物的物流车辆排成长队缓缓驶出园区,奔向全国各地。基地内信息交易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滚动着车辆和订单信息。
“我们投资8600万元,建成这个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了与全国2000多个城市信息共享。”山东兰田集团党委书记王士岭指着大屏幕告诉记者,物流信息化帮助货与车直接联动,实现流通效率的最大化。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临沂商城金兰物流基地时指出,物流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要加快物流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提高流通效率,推动物流业健康发展。
老区人民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不断推动商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创新辉煌。2019年以来,临沂商城核心区所在地——兰山区抢抓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和山东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机遇,科学研判“商、仓、流”配比规律,全面启动3.4平方公里的临沂商谷示范区、28.5平方公里的国际陆港建设,全力打造“一带一路”东方商都和国际陆港。
临沂商城是临沂人在改革创新中创造的“市场奇迹”。商城现有批发市场123个,经营户10.2万家,商品涵盖27大类6万个品种,辐射全国30多个省区市,远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座专业市场自成一城,连绵成势,每天客流量30万人次、有数万车辆出入市场。
市场繁荣带动了物流业发展,有物流园区23处、配载线路近3000条,覆盖全国所有县级以上城市,通达全国所有港口和口岸,日均发送货物20多万吨,成本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30%,形成了“南有义乌、北有临沂”格局。土货不出、外货不入的闭塞之地,如今已变成闻名全国的市场名城、物流之都。
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记者来到沂南县马牧池乡东辛庄村沂蒙母亲王换于纪念馆,82年前,王换于开办的战时托儿所就设在这里。
“抗战时期,奶奶看到那些革命烈士的孩子吃不饱穿不暖,瘦的都不成样子,很是心疼。”王换于的孙女于爱梅说,在当地党组织的支持下,奶奶成立了战时托儿所,她带着儿媳和家人,倾尽所有照料这些孩子,最终战时托儿所的孩子全部健康成长,而自己的4个孙子却先后夭折了。
战火硝烟早已远去,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永不过时。生长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的老区人,如今正一代代传承着这种融入血脉的红色基因,并内化为砥砺奋进的前行动力。
长期的家庭熏陶和影响,使于爱梅对党和人民军队有着特殊感情,对沂蒙精神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她以先辈为榜样,继承拥军传统,先后发起成立了沂蒙红嫂协会、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自退休后,我一直在做一件事情,就是将沂蒙红嫂故事和沂蒙精神讲给更多人听。”于爱梅说。十多年来,她讲了多少场,自己已经数不清,但足迹却踏遍大江南北,学校、部队、企业、社区……
平邑县九间棚党支部书记刘嘉坤等9名党员,带领全村男女老少,架电修路、引水上山,一举改变了贫困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走上致富之路。沂南县后峪子村在党支部书记梁兆利的带领下,艰苦创业,从一个土地贫瘠、水源匮乏、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变成了林果满山、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小康村。
兰陵县代村曾是个出了名的穷村、乱村。自王传喜任代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他引领群众自力更生,偿清巨额欠款、破解人地不均问题、拆旧立新,建起高标准社区、实现万亩土地集体经营,从90年代负债380余万元的“脏乱穷差”村,变成如今农民人均纯收入6万余元的新农村,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幸福桃源路。
(光明日报记者 赵秋丽 李志臣)
【短评】
党和人民的鱼水情是战无不胜的力量之源
蒙山巍巍,沂水汤汤。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走进沂蒙这片红色的沃土便可见一斑。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沂蒙人民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峥嵘岁月,沂蒙人民整山治水、艰苦创业,靠双手改造了自然;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沂蒙人民与时偕行、敢想敢干,从贫穷落后迈向幸福小康。
沂蒙人民用双手奏响了革命老区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光荣乐章。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则是他们得之于实践、用之于实践的坚定信念。因为有信念,所以刀枪架于顶而不惧,因为有信念,所以艰险立于前而不退。
在百年发展历程中,人民的支持是中国共产党最坚实的后盾,而为人民服务也是一代代共产党人不变的坚守。党与人民双向奔赴的信念,正是我们的民族和国家战无不胜、继往开来的力量之源。
(作者:王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