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渤海情第五卷:毛岸英和阳信的情谊
··
编者按: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更好地传承、发扬“不屈不挠、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老渤海精神,保护好革命遗址遗迹,讲好红色文化故事,大众网滨州频道策划推出“红色渤海情——寻访革命文物里的百年记忆”系列采访活动。围绕第一批山东革命文物名录中滨州革命遗址选取典型、深入采访,挖掘背后的故事,了解曾在这里奋斗过的党员先烈的革命历程,讲述在革命老区上演过的红色故事,通过革命遗址遗迹,追寻曾经的峥嵘岁月。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卫 孙佃潇 刘殿章 设计 陈国栋 滨州报道
1947年11月6日,一位名叫“杨永福”的年轻人来到阳信县河流镇张集村,居住在村民张元林家里,来到村子后,他积极组织当地村民开展土改和建乡试点工作,一直低调行事。直到1948年5月,“杨永福”离开了村子,大家才得知他的真实身份,他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之子——毛岸英。
毛岸英旧居
近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来到位于阳信县河流镇张集联村的省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张家集土改纪念堂”,探访毛岸英当年在这里生活过的故事。在毛岸英旧居展馆门口,记者见到了张集联村支部委员宋安亭,他向记者讲述了从他爷爷那一辈人听来的关于毛岸英的故事。
记者了解到,1946年5月,中央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土地革命运动,放手发动群众,实现“耕者有其田”。1947年7月,中央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并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会议期间,毛主席对刚从苏联学习回国的毛岸英说,外国的大学念过了,可是中国的大学你还不熟悉,要念好中国的大学,就要深入农村、了解农民,也就是了解国情。
毛岸英所居住的三间土屋和毛岸英蜡像
于是,毛岸英在1947年11月份来到了张集村。宋安亭告诉记者,当时毛岸英化名“杨永福”,随着时任中央土改工作团团长的康生等人到达山东渤海区党委驻地阳信县李桥村。不久,根据工作需要,毛岸英与部分同志转调到阳信县张家集村,被安排在张元林家东屋偏房居住。“他们开会的时候,就在我们家东屋。毛岸英为人很低调,大家都叫他‘老杨’,一开会就先坐在一边听大家讲,然后才会说自己的想法。”宋安亭回忆老人的话说。
作为中央派到地方的工作人员,毛岸英从不表露自己的特殊身份,一直穿着一件父亲送给他的肥大旧军装,完全是一副“土八路”的形象,从不接受地方上对他的照顾,他反而经常帮助张大娘挑水、打扫院子、喂猪,还经常帮助村民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1948年5月,毛岸英调离了阳信,但他并没有忘记张元林一家和众乡亲。1948年的中秋节,当时的老村长张会山举着一封书信来到张元林家,拆开信封,里面有一张黑白照片,正是乡亲们所熟悉的“老杨”。
毛岸英从张集村离开后的来信
毛岸英在信中写道:“离别二老,倏忽数月,天各一方,万分想念。远隔天河,情怀衷肠。二老待我,胜似儿女,恩德之重,铭刻肺腑!一路平安来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暂分中宣部工作,一切均好,万望放心。我已要求到部队去锻炼,目前只待组织决定。请代问张会山二老好!乡亲们好!”信的落款为:杨永福(毛岸英),时间:1948年8月19日。
土改文化一条街里的“中国土地法大纲”板块
1977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将毛岸英住过的三间土房列为省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定名为“张家集土改纪念堂”,并在张集村打造“土改文化一条街”,整条街分为十二个板块,从《井田制》到《中国土地法大纲》,揭示了我国土地制度的一步步变革。“我们村修建土改文化一条街和毛岸英旧居,就是为了让人们铭记历史,怀念为我们幸福生活付出的革命先辈。”宋安亭说。
“自2021年4月3日毛岸英旧居开馆以来,累计接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团体等10000余人次。”阳信县河流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张倩介绍,重点推出了“童心向党”研学活动,创新性开展了老党员讲红色故事、争做小小讲解员等活动,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到研学实践教育活动,使毛岸英旧居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强化党性锻炼的重要平台,充分发挥了毛岸英旧居的红色宣教基地作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