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课程“三线观课法”读懂学生 ——潍坊市小学数学文化(数学阅读、生活化课程)成果展示推介活动

··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潍坊报道

  为深入推进数学教学改进行动研究,让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上落地生花,实现高质量育人,5月20日—21日,潍坊市数学文化(数学阅读、生活化课程)成果展示交流会议在高密市第三实验小学举行。本次会议由潍坊市各地市区教研员及教师代表600余人参加。

  本次会议上高密市生活化课程团队进行了读懂学生三线观课交流展示,让与会人员耳目一新,感叹不已。

  首先高密市教育科学研究张爱芳副院长进行了《读懂学生 幸福育人》专题报告,作为课程创始人她介绍了生活化课程是将课程标准、学科知识、个人经验等融入生活情景,通过多感官体验,自主探究学习,多元理解与表达数学,强调学生个性化、社会化发展的融合性育人课程。课程源于真实的任务情境,践于真实的探究过程,行于真实的任务呈现,成于真实的评价反馈,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有用”、“有趣”、“有料”、“有获”。从课程创设伊始至今,学生与老师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收获满满,课程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幸福地学,让教师幸福地教”。会议中高密市教科院张爱芳院长从理论的高度上交流了如何读懂学生,如何让“教-学-评一致性”做到“有效”又“有料” 。她指出:读懂学生意味着,读懂学生的学习特点、基础知识、内在需求、思维过程以及情感态度,包括学生的错误;读懂学生意味着,读懂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如何进阶式发展,如何有效落地;读懂学生意味着,让学生选择他适合的优势学习通道。为在课堂上更好的读懂学生,张院长详细介绍了“三线五环节”观课工具、内容、实施步骤,报告中的观点、方法和策略让与会者耳目一新,具体案例让人震撼不已。

  接下来,第三实验小学李金玉老师的展示生活化课程课例《生活中的重叠问题》,从生活中真实的情景入手,让学生思维经历由具象实物到形象图形再到抽象算式的过程。李老师的课重在数学模型的建立,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让学生的知识生长线与思维发展线得以并行发展。学生由最初的不确定、不敢说,到最后的积极互动,乐于分享,课堂真正做到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实现了学科育人。

  课后由四位生活化课程核心团队成员组成的观课团队进行了三线五环节观课、评课展示,她们分别从“五感学习”、“真实探究”、“思维发展”、“多元评价”四个维度进行观课、评课,真实地呈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并基于学情做出了调教建议,让有效的“评”再次服务于我们的“教”。

  真实的课堂,全新的观课、评课方式让与会老师感到惊叹,原来可以这样上课、观课、评课。他们认为,高密市生活化课程团队读懂学生、基于学情调整教学的做法真正地把学习还给了学生,让学习真实发生,也为他们下一步的教学改进明晰了方向。

责编:焦 雪
审签:沈广安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