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兜底式增持背后风险

··

  炒股没有只赚不亏的,这是常识。如果有人试图帮忙兜底,目的性必然很强。绝不可听信少数上市公司实控人的个人承诺,跟风爆炒“兜底概念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选择好公司最终还是得回归基本面。

  炒股亏了算老板的,赚了算员工的——还有这样的美事?某公司实际控制人日前向全体员工发出倡议并承诺,凡在期限内净买入该公司股票(不低于1000股),且连续持有约1年的员工,若产生亏损由其本人自有资金全额补偿。反之,收益全归员工所有。目前,深交所已经发出问询函,并得到部分回应。

  这份兜底式增持倡议,看似言之凿凿,但公告发出后还是引发市场质疑:既然实控人这么“土豪”,为何自己不直接增持?截至5月19日,该公司股价今年以来已累计上涨逾50%,涨这么多有必要兜底吗?万一跌了,兜底式增持的承诺和倡议还算数吗?

  据该公司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对企业未来前景的相关陈述和对投资做出的承诺仅代表其个人意见,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性承诺。由此可见,企业主体不涉及兜底增持事项的背书和履约。

  国家虽未明令禁止公司高管推荐自己公司的股票,但所谓的兜底式增持倡议,实际上可能带来公司股价震荡、资金快速入场等后果。因此,这类行为背后是否涉嫌操纵证券交易价格、合谋进行纯概念炒作?不能不给予高度关注。

  炒股没有只赚不亏的,这是常识。如果有人试图帮忙兜底,目的性必然很强。

  一种可能是,为了在公司股价大幅下跌过程中稳定股价,维护大股东和公司利益,提振员工和投资者信心。国内首次兜底式增持出现于2015年6月A股市场大幅回调期间,在2017年至2018年,兜底式增持案例增多。从结果看,兜底的短期利好消息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撑股价反弹,也让部分职工和投资者受益。

  另一种可能是,纯粹的“钓鱼式增持”和“忽悠式兜底”。这类兜底往往是上市公司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以兜底倡议为名,行减持套现之实,又或者从头至尾根本无力兑现兜底承诺,最终只鼓了大股东自己的荷包,损害了企业员工和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更有甚者,少数上市公司以兜底增持等利好为名,勾结资产管理机构联合坐庄,进行纯概念炒作,骗取散户投资者高位接盘,扰乱正常的证券市场交易秩序,引发资本市场异常波动。

  凡此种种,无论出发点是什么,投资者面对兜底式增持倡议,始终都应保持清醒头脑。

  首先,应密切关注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是否经过一系列法定步骤。那些未经过充分计划和集体决策的兜底式增持倡议或承诺,很可能只是高管个人“拍脑袋”作出的决定,董事会和公司并不承担任何责任。这种由高管个人向员工作出的口头承诺,最终只能靠发起者的契约精神和道德品质来履行,在法律上没有太多保障,个中风险不可不防。

  其次,面对个股可能下跌的风险,投资者切不可天真地认为上市公司会兜底所有股东。一来,兜底“兜的是员工持股的底,与其他普通投资者没有多少关系”。二来,退一步讲,即便上市公司有意愿“兜底”所有股东,但实际操作中仍可能出现实控人破产、董事长离任、上市公司被并购等导致无法兜底的情形。

  再次,兜底式增持虽然对公司的动态进行披露,但并未起到帮助投资者准确把握信息的作用,反而有可能增加信息的不确定性。此外,针对可能存在的员工与非员工间的不同兜底承诺,还会涉及股东权益分配不公等问题。

  综上分析,兜底式增持虽有一定益处,但隐患更大。投资者应擦亮双眼,对兜底式增持背后的风险要保持高度警醒。绝不可听信少数上市公司实控人的个人承诺,跟风爆炒“兜底概念股”。要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选择好公司最终还是得回归基本面。(周琳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责编:高娜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