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锐评|“戏水”到“溺水”,不止一字之差
··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丽 策划 娄和军
5月22日,河北献县发生小孩溺水事件,5名小学生不幸溺亡。近日,随着气温攀升,多地传来中小学生戏水溺亡的悲剧。花季少年的生命止步于夏日水岸,伤痛的不仅是家庭,更应让我们反思:从戏水到溺水,恐怕不止一字之差,差在安全教育不足,差在安全防护网尚未织密,差在生命教育缺失。
从戏水到溺水,不止一字之差,考验着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成色。夏日炎炎,到清凉的河边感受亲水的凉爽,是人之常情,更是活泼好动的青少年之天性。但是亲水、戏水之时,危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广大中小学生家长要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做好对未成年子女防溺水安全教育。学校平时要加强游泳安全和救护知识教育,帮助学生掌握基本自护、自救和逃生方法,提高防范能力。不久前,我省黄河阻泳第一人王和新就走进学校,通过自己下河救人和多年的阻泳实践,告诉学生们不要轻易到河里游泳以及自救常识。这样的现身说法更接地气,更有实效。
从戏水到溺水,不止一字之差,考验着安全防护网的密度。减少“因溺而亡”,让每个孩子安全成长,既是学校、家长的责任,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内容。针对泳池等公共体育文化设施在农村地区匮乏等问题,可因地制宜设置一些临时性安全游泳场所供青少年使用,有效引导青少年亲水行为,消除“私下江河塘堰”安全隐患。要在溺水易发生区域设立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栏和警示标志,在部分重点河段配备巡逻救护力量,构筑起中小学生溺水预防救护安全网络。
从戏水到溺水,不止一字之差,考验着中小学生生命教育的底色。防止溺水,亟待补齐生命教育这一课。生命教育,不仅仅是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即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老师反复强调要珍爱生命,孩子怎么又跑到河边,甘于冒险?家长苦口婆心教导,在现实情境中,为何往往失灵?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孩子缺乏生命敬畏感。生命教育不能只跟孩子们讲大道理,不能停留在空口说教的阶段,要逐步朝着情境化方向发展。要用一个个案例、一个个场景,让孩子感受失去生命给家庭带来的伤痛,让孩子具有敬畏生命的态度,最终把对生命的敬畏植入心中。
盛夏来临,暑期将至,正是“戏水”高峰期和“溺水”易发期。“戏水”和“溺水”一字之差,可能导致永远的悲痛。防溺水不是新问题,却是该常抓不懈的大问题。安全教育、安全防护、生命教育,这几根弦永远松不得。(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丽 策划 娄和军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