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真切感受到“生活在日照就是幸福”
··
日照高标准打造28公里阳光海岸绿道和33.8公里山海风情绿道,成为市民、游客休闲健身的最美去处。
制图:于海员
□ 日照市委书记 张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真心为了群众、真诚依靠群众、真干服务群众,在保障改善民生上做了一些打基础、固根本、利长远的工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切实做到发展惠民。我们坚持财政支出尽可能地向民生倾斜,近年来,全市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保持在8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居民基础养老金、城乡低保救助等标准持续提高,医疗机构床位五年增长19.9%,义务教育阶段学位五年增长30.6%、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升为全省最高的市之一,人均体育场地面积4.77平方米,领先全国地级城市。去年以来,我们免费开放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万平口景区,建成儿童运动乐园,高标准打造的28公里阳光海岸绿道、33.8公里山海风情绿道,成为市民、游客休闲健身的最美去处。坚持铁腕治污,PM2.5平均浓度去年一年下降10微克,改善幅度全省第一;投资14亿元对主城区612个小区进行雨污分流改造,省控以上重点河流断面水质全部达标,良好的生态环境正成为全市群众美好生活的最靓底色。在社区、学校、商圈等人流密集区域建设25处城市书房,免费开放市科技馆、文博中心、美术馆、博物馆和160所学校体育场地,公共服务向多样化、品质化迈进,发展成果越来越多地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导向,以“小切口”做好民生改革“大文章”。强化改革惠民,推动为民办实事制度化,两年推出30件市定为民办实事项目,用“微改革”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比如,在教育方面,针对家长普遍反映的“三点半难题”和学生中午就餐难题,全面启动“课后延时服务”教育便民服务改革,惠及全市91.9%的中小学生;对全市184处没有建设食堂的义务教育学校开展集中配餐服务,消除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在生态环保方面,以改革的思维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因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推进力度大,河湖管理保护成效明显,被国务院通报表扬并给予奖励。在住房方面,针对有些群众购买商品房后因种种原因迟迟拿不到不动产证的问题,成立专班,逐一研判,敲开核桃,对症施策,已化解办证3.5万多户。在此基础上,推出“交房即办证”改革,打通不动产证办理堵点,实现了办证问题“存量”持续减少、“增量”基本消除。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导向,让企业和群众不托人也能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深化“一次办好”改革,去年以来,相继推出市县同权、一网通办、无证明城市等一系列举措;整合原有5处市级政务服务场所,建设的新市级政务服务大厅将于6月初启用。强化数据赋能,加快建设“城市大脑”,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开发上线“爱山东·日照通”APP,接入服务事项1300余项,并针对老年群体推出了“长者专区”;实施政务服务“双全双百”工程,围绕企业和群众全生命周期各推出不少于100件高频事项极简办、集成办、全域办,已开发应用婚育、入学、公积金办理等一件事主题服务场景,实现了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整合12345热线,打造便捷、高效、规范、智慧的政务服务“总客服”,热线接通率和按时办结率均达到99%以上。
踏上“十四五”新征程,省委确定了“七个走在前列”“九个强省突破”的目标任务,强调要在民生改善上走在前列。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切实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融入政绩观,坚持用群众的获得感来衡量城市发展质量,努力让群众的笑容成为日照最美的风景。
精准实施一批民生工程,让群众感受到最直接的幸福。持续增加民生投入,确保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保持在80%以上。坚持为民办实事制度,每年集中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今年突出抓好改扩建幼儿园、城市书房、国医堂、中小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社区食堂+长者餐桌等工作。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联系群众“大走访”、民生难题“大排查”、服务群众“大提升”,聚焦公共服务短板问题、群众反映强烈问题、改革发展遗留问题、各类突发事件暴露问题等四个重点领域,深入排查、系统解决。目前,已启动实施首批28类150件“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
聚力优化提升生态环境,让群众感受到最普惠的幸福。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日照最靓的底色和优势。我们将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生态立市”战略,以降低碳排放为总抓手,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特别是坚定不移地推进钢铁产业绿色发展,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强化生态保护,严格落实河湖林田湾“五长制”,推进山水林田湖草协同治理,开展新一轮“四减四增”、污染防治攻坚战、林水会战、碧海行动,突出加强沿海岸线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坚决守护好“碧海、青山、蓝天、金沙滩”。以乡村振兴和精致城市建设为抓手,加快实施污水处理、雨污分流改造等工程,下大气力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
持续增加公共服务供给,让群众感受到最有品质的幸福。着眼于实现从“有”到“优”的转变,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更高质量的充分就业,推动共同富裕,加快民生“七有”向“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迈进。力争“十四五”时期,义务教育阶段学位增长15%、医疗机构床位增长30%、养老机构床位增长2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以上,城镇小学45人、中学50人大班额问题基本消除。更加注重解决好弱势群体特别是“一老一小”问题,加快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和儿童友好型城市,积极开展“阳光护花”“阳光敬老”“阳光助残”系列行动,进一步织密扎牢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民生保障网。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深入实施“书香日照”工程,探索完善城市书房管理运营机制,以筹备第25届省运会为契机,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建设现代化海滨体育名城,让读书成为习惯、运动成为时尚,让崇德向善引领社会风尚。
纵深推进政务服务改革,让群众感受到最有温度的幸福。在政务服务环节、时限压缩空间逐步见顶的形势下,聚焦群众“办成事”,注重换位思考,扎实开展“听民声、走流程”体验活动,持续深化“一件事”主题服务、无证明城市、一网通办等改革,切实通堵点、补断点、解难点。以新的市级政务服务大厅启用为契机,加快推进事项融合、流程融合、人员融合,真正让企业和群众只进一扇门就能办成所有政务服务的事。增加“爱山东·日照通”APP服务事项上线数量,年内达到2000项以上,推动更多便民惠企服务事项“掌上办”“指尖办”,切实以改革的深度托举城市的温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市、县、镇、村四级“全科智慧网格”和综治中心建设为抓手,持续提升市域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真正让越来越多的群众感受到“生活在日照就是幸福”。
群众的笑容是日照最美的风景
□ 本报记者 吴宝书 丁兆霞
一切发展为了人民,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近年来,日照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至上、为民造福作为施政理念,只要是群众关注的、事关切身利益的事情,就想方设法解决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日照市委书记张惠说,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必须立足新起点利民惠民,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铭刻进政绩观,着眼于群众更高品质的生活需求,在织密扎牢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民生保障网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让越来越多的群众真切感受到“生活在日照就是幸福”。
民生礼包“接二连三”
让发展成果绽放在群众的笑脸上
5月1日,一条连接日照大海和五莲山区、绵延33.8公里的日照山海风情绿道正式启用,与去年7月1日建成启用的28公里阳光海岸绿道实现全线贯通。
“在蔚蓝的大海旁聆听涛声阵阵,在翠绿的山峦间感受万物勃发,一路风光、一路酣畅,我真心感受到‘生活在日照就是幸福’!”骑行爱好者王有志说。
山海风情绿道,是日照市委、市政府送给市民、游客的又一民生大礼包。这不仅是一条生态绿道,还是一条发展的绿道、活力的绿道。它的建成,让日照东部海滨旅游资源和北部山岳旅游资源“山海联动”“穿景成链”,并嵌入体育旅游、民俗旅游、农业采摘等内容,成为一条城乡融合、区域融合、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廊道。
民生大礼包“接二连三”,幸福感“爆棚”,是这两年日照市民最大的感受。
“孩子每天都回来跟我们分享在学校吃了啥,并作出点评。感谢集中配餐民生工程为孩子提供了优质的午餐,解决了我们家长的后顾之忧!”一位学生家长由衷地表示。自今年3月份日照市启动中小学午间配餐服务后,全市未建食堂的184所学校中已有176所开展了配餐服务,参与学生达37373名,占配餐学校在校生的41.3%,其余学校6月1日前完成配餐。
开办25处“社区食堂+长者餐桌”、120处农村幸福院“长者餐桌”,建设10处社区养老综合服务中心;推进主城区82个未供暖小区集中供暖改造,改造提升148个老旧小区,在87所中小学校建设人工智能实验室,城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非寄宿制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全部向社会开放,在上年度建设25处城市书房的基础上再建15处城市书房……
大大小小的民生实事背后,是对“人民至上、为民造福”施政理念的坚持,是“只要是群众关注的、事关切身利益的事情,就想方设法解决好”的落地有声。
在2020年省对市民生工作评价中,日照市缘何能获得群众满意度调查得分全省第二的好成绩?答案还可以在下面的民生实事和数据中寻找:“十三五”时期,日照市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始终保持在8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高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增幅1个百分点;日照市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升为全省最高的市之一,人均体育场地面积领先全国地级城市;去年以来,日照市的国家森林公园、万平口景区以及新建的市科技馆、博物馆、美术馆等设施全部向市民和游客免费开放,让城乡公共服务更加多样化、人性化……
“让发展成果更多转化为群众实惠和笑脸”,这张民生答卷,日照写得用心用情用力。
群众“烦心事”就是“要紧事”
打响“改革惠民、一心为民”改革品牌
今年4月,日照市民王女士的药店提前开张。原本她为自己设定了一个月的办照、办证时间,结果不到两个小时,她就在东港区行政审批大厅当场领取了“一照一证”,一次性办理了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二类医疗器械备案等4项业务,实现“开户即开业”“准入即准营”。
“房子租金每月5000多块钱,还有银行利息、水电费、雇员工资,每一天的支出都不少,早开业早回报。”拿着“一照一证”,王女士开心不已。
日照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在武说,民生,不仅是每年完成多少项为民办实事项目,而且是无论出政策、作决策、抓落实,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导向、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导向”,对群众的“痛点”有切身的“痛感”,只要是群众的“烦心事”,都当成党委政府的“要紧事”办。
于是,强化改革赋能,日照市以问题为导向,以实施为民办实事制度为抓手,持续推出一批惠民改革举措,打响了“改革惠民、一心为民”的改革品牌。
“让企业和群众不托人也能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这是日照市委、市政府的郑重承诺。去年起至今,日照市加大制度创新流程再造力度,相继推出市县同权、一件事主题服务、一网通办、无证明城市等一系列举措,并将5处政务服务大厅整合为1处,让企业和群众只进一个门就能办成所有政务服务的事。强化数据赋能,加快建设“城市大脑”,努力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治理“一网统管”。
发展是最大的民生
以新发展理念塑造发展的质量韧性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而发展则是民生改善最大的底气。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就是最大的民生。
4月28日,日照市2021年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传出好消息:日照市经济加快摆脱疫情冲击影响,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今年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7.6%,较2019年同期增长13.6%,增幅居全省第1位,两年平均增长6.6%,居全省第1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1.3%,税收占比80.1%,居全省第2位。
发展韧性不断增强靠什么?是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的高质量发展。
全力抓好“六稳”“六保”。日照市把“六保”的基点放在保市场主体上,线上搭建惠企政策“一站通”平台,线下全覆盖问需走访、精准帮扶,全力稳住市场预期。去年以来,累计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超50亿元,新增贷款549亿元。推出重大项目提级会商机制,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改革,今年一季度,76个实施类省级重点项目完成年度计划的49.9%,超序时进度24.9个百分点,开工率90%;176个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38.6%,超序时进度13.6个百分点。
深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主动适应“双碳”战略实施形成的倒逼机制,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日钢第5条ESP生产线建成投产,长城威奕汽车实现批量生产;严控“两高一资”项目,对全市重点项目进行调整出清,调整后新兴产业和补短板项目占比达到69%。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把今年作为“项目突破年”,共筛选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601个,总投资453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45亿元。大力推进双招双引,开展“项目突破年”,去年以来,全市实际使用外资6.14亿美元,核算市外到位资金357.35亿元。
全方位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制定出台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实施意见,推出31条真金白银的政策措施。强化对重点外贸外资企业“点对点”帮扶,实施“三同”工程,推动出口企业拓展市场。充分发挥瓦日、新菏兖日两条千公里铁路作用,打造黄河流域陆海联动枢纽。
发展未有穷期,奋进永不言止。经过三十余年的接续奋斗,日照已由一个默默无闻的海边小城成长为一座欣欣向荣的海滨城市。“十四五”的新征程已开启,年轻的日照,扬优势、补短板、闯新路,已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峰发起了新一轮冲锋,努力创造人民群众更高品质的生活,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色更足、底色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