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市场井喷式增长 如何引导校外培训健康发展
··
编者按
为什么校外培训愈演愈烈?为什么课后服务三点半“爱你不容易”?为什么学校减负家长却增负?为什么学生总是那么忙?……
这些教育的热点话题,折射的是当前教育治理的两难困境。中国正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与以往相比,教育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各级各类学校组织的复杂化、结构的多样化、水平的差异化以及人民群众教育诉求的个性化都在不断增强,教育理念和方式受到多方位的冲击。
要破解这些新衍生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必须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治理课题组对上述热点话题进行专门研究,探索教育治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编辑部特地约来这组文章,希望能帮助有关部门早日找到对策。
——————————
近年来,我国校外培训市场井喷式增长,但部分校外培训机构违背教育规律,“应试”导向严重,极大地增加了学生及家长的负担。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表示:“培训乱象,可以说是很难治理的顽瘴痼疾。家长们一方面都希望孩子身心健康,有个幸福的童年;另一方面唯恐孩子输在分数竞争的起跑线上。别的孩子都学那么多,咱们不学一下还行啊?于是争先恐后。这个问题还要继续解决。”
实际上,近几年,国家相关部门频频出手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发展,比如,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关键环节入手提出了一系列措施;2019年,教育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是国家层面颁布的第一个专门针对校外线上培训活动的规范性文件……
近期,多家校外培训机构更是屡屡接到各种“罚单”,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相关部门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决心。这校外培训究竟应当何去何从?为此,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治理现代化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2019-2020年间在我国山东、广东、湖南、湖北、广西、四川等六省区进行实地调研,对校外培训有关内容进行了专项调查。课题组分别对省会城市、地级市及县级市的中小学进行抽样调查,样本涵盖东中西部地区130余所中小学的1万余名学生。
校外培训发展不能听之任之
近年来,校外培训机构野蛮生长,虽为学生个性化成长提供了更多的教育选择,但其背后的乱象给学生、家长及学校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一)收费奇高,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扩大了教育“内卷”现象
校外培训多按小时计费,根据不同的内容、方式,可收取50-500元/小时不等,在“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思维导向下,家长往往会根据需要为子女选择一定的校外培训课程。
课题组的调查数据表明,47.8%的学生表示每月用于校外培训的费用超过1600元,近20%的学生表示每月培训费用超过3200元。对于普通工薪阶层家庭而言,这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五年级学生家长张先生告诉课题组,把孩子从小到大报过的辅导班都算起来,大概有四五十个之多,“如果要算报辅导班的花费,数字应该比较大,实在不好计算”。
然而,在学生培训内容覆盖面不断扩大的情形下,这一数字仍在不断上涨。在目睹了身边其他家庭的校外培训投入不断增长时,家长往往会选择“盲从”。有的家长告诉课题组,自己的孩子只报了3个培训课程,是班级内最少的,“尽管孩子目前在班里成绩处于中上游,但了解其他孩子报班的情况后,我感到心里很不踏实”。即使家长清楚孩子是否能够成才主要靠自己,但在这一氛围的裹挟下,也只好“被卷入”到这一场无形的竞争中,而报班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家长的焦虑。
此外,调查数据表明,是否参与校外培训与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显著正相关: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其子女参与培训的机会更多,而离异、再婚、丧偶等特殊家庭结构的子女参与校外培训的机会较少,留守学生参与校外培训的机会显著低于普通学生。
课题组分析,在这一背景之下,极有可能导致非理性竞争的“内卷”现象,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二)安排极满,给学生带来了严重的学习负担,造成校内减负校外加压的怪象
近年来,国家愈发重视学生减负,力争为青少年成长创设良好氛围。比如,2018年年底,教育部等9部门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提出严格管控校外培训。在30条减负举措中,明确规定了校外培训机构不得超标培训、学科知识培训需向教育行政部门备案、不得超出国家课程标准、杜绝机械训练等具体举措。
但是,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不少校外培训机构采取各类措施规避有关政策规定,机构多将学科名称重新包装,赋予其素质教育的“外衣”但实际内容依旧是超出课程标准的学科知识,或是通过双线转换,将原本线下讲授的内容转为线上,进而规避部分监管。而部分校外培训机构忽视教育规律,只用较短的假期就教完三四门学科一学期的课程,学生不仅没学到知识,反而磨灭了兴趣。此外,部分家长并非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培训项目,而是盲目跟风,海量的兴趣班充斥着学生的假期及课余时间,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再削减,直至对学习完全失去兴趣。
课题组调查数据表明,36.5%的学生表明每周校外培训时长在4小时以上,16.1%的家长表示每周校外培训时间在6小时以上;82.5%的学生表示周末会参加校外培训,63.7%的学生表示寒暑假会参与校外培训,30.4%的学生节假日会参与培训;21.6%的学生表示会参与4-6个学科的培训,4.9%的学生培训科目在7个及以上。存在相当一部分学生培训时间较长,参培学科较多,将中高考改革给学生减轻的负担化为泡影,造成了校内减负校外加压、线下减负线上加压的怪象。
(三)势头正猛,资本大量涌入,行业内商业氛围过于浓厚
当前校外培训被诸多企业视为经济发展的下一个风口,尤其在疫情期间,在线培训机构发展迅猛,其市场价值暴涨,引来了诸多资本的关注,但资本的最终目标不外乎逐利。
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不少校外培训机构采用互联网商业营销模式,将大量资金用于广告宣传、同行竞价,甚至利用学费做投资,致使整个行业内商业氛围浓厚,而教育氛围微乎其微。部分校外培训机构不计成本地大肆营销,在网络平台、电视节目、综艺晚会上,都不乏其充满噱头的赞助广告,这一举措势必挤占了教学投入,最终为其埋单的还是学生。
课题组认为,教育培训行业绝不能过度逐利,而当前各大校外培训机构跑马圈地、无序竞争,一旦资金链发生断裂,造成的社会影响不堪设想,近年来不少校外培训机构倒闭跑路,家长投诉无门,均是过度逐利的后果。
此外,课题组了解到,校外培训机构在招收教师时往往以“讲师”名义招聘,而其考核的重要标准为“续费率”,相当一部分教师成为了名义上的教师、实际上的销售员,何以潜心育人?
(四)认知太浅,以应试分数为导向,严重破坏了教育生态
当下的校外培训市场对教育及学生成长认知不足,为了迎合部分家长的诉求,违背教育规律,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应试、超纲、超前等问题。以唯分数论为导向,将系统的知识缩减为零散的考点,将科学的学习方法简化为投机的套路,将以生为本的观念转变为“以分为本”的态度,囿于眼前的一时之得,却忽视了学生的长远发展。
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在校外培训机构的广告中,答题、考试、套路已然成为了他们相互比拼的“制胜法宝”,各类广告语通过分数的提升来吸引生源。采用“以考代练,以练代教”,找解题套路作为主要目标,学生的学习思维完全被训练成了套路化、程序化、呆板化。
进而造成教育功利化,学生及家长虽然焦虑,但在竞争的洪流之中,也只能参与其中,导致“大家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向前冲”的恶性循环。严重破坏了素质教育的发展生态,造成很多学生“高分低能”,善于考试但难出大师。课题组的调查数据显示,有82%的学生表示,参加校外培训是为了提高成绩,长此以往,难免在学生心中埋下成绩至上的错误观念。
如何引导校外培训健康发展
(一)标本兼治,建立统一的校外培训“智理”平台。
课题组建议,在当前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亟须提高校外培训治理效能,建立省域或市域的校外培训智慧管理平台,集政府部门、校外培训机构、学校、家长等主体,整合准入、备案公示及审批等制度。
比如,所有校外培训机构应当将其师资状况、班级开设情况予以公示,每个班次的学生名单、任课教师、上课时段等信息都应录入平台。能够公示的信息予以公示,不能公示的信息如实备案,以便政府部门核查。校外培训资金的收取及使用同样也应纳入平台管控,家长在缴纳培训费用时,必须使用系统进行缴费,否则不予认可,教育培训资金纳入银行监管,并与平台打通,培训费先放银行,有争议家长可申请退回;而资金的使用情况按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备,一旦发现机构存在较大的资金漏洞,优先退还家长缴纳的学费。并设置专门的举报受理专线,家长可通过平台对违规收费、额外收费等行为进行即时举报。
此外,平台应当整合线上及线下的监管,长期以来“属地化”管理的法律体系和管理举措,已经不适用于互联网教育形态,必须根据线上培训的特征进行优化和完善。
(二)加强监管,引导校外培训机构健康发展
在校外培训机构“智”理平台的基础之上,课题组建议,应当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
首先,加大对校外培训机构师资力量的监管,开展常态化的线上核查及线下抽查,杜绝教师无证上岗现象,一旦发现,即刻对机构予以关停,并严查教师宣传,杜绝过度包装,确保师资力量能够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机补充。并充分利用在线治理平台加大对于资金的监管。
其次,加大对于地下培训市场的监管,在“一对一”兴起、非学科培训需求旺盛的当下,被监管对象变得越来越多头,不仅有大机构、小机构,更有很多“单枪匹马”的“单师单科培训”,教师的主体越来越多元化,私下“开班”给校外培训治理带来极大挑战,甚至出现“家长打掩护、上课‘对暗号’、培训转‘地下’”的怪现象。应加强常规检查、多途径搜寻信息,提高家长认知水平、劝告家长选择正规注册机构,提高违规办学成本,对于违规办学者,处以一定返款并吊销其教师资格证书,在一定期限内不得从教。
最后,加强对于机器人、跆拳道、滑冰等非学科校外培训监管,当前诸多机构以各种噱头贩卖焦虑,家长跟风选择各色各样的技能培训。有关部门应当出台科学培育儿童兴趣爱好指南,引导家长在正确的年龄段为学生选择非学科类培训,杜绝过度培训。
(三)多措并举,有效提升学校课内课后服务质量
从校外培训产生的原因来看,其本质是诸多家庭的“刚需”,孩子需要补课,家长没有精力和能力辅导,孩子放学家长却还未下班,只有转而选择校外培训机构。在课题组的调查中,诸多家长表示“如果不是万不得已,谁又愿意花这么多钱去补习呢”。课题组认为,校外培训作为学校教育的影子,不应将二者割裂而论,如何实现优势互补,形成校内与校外融合协调的教育生态,是校外培训治理的最终目标。课题组建议,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提供丰富多样的课后服务,是从根本上解决家长校外培训需求的良策。
其一,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力争做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不出校,引导机构与学校错位发展。适当提升学校办学自主权,扩大学校经费投入,鼓励学校引入竞争机制,提升教师忧患意识,定期开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核,引导他们走出“舒适区”,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严肃查处教师“课上不讲课外讲”以及参与课外有偿补课的行为。
其二,改善课外服务,增加校外培训可替代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强调,学校应当加强课后服务工作,由市财政拨款,家长只需承担极少费用,若家长能够以更低的价格享受到同等质量的课后服务,势必会转向学校。
(四)多元协同,形成内外相济的治理体系
针对校外培训隐蔽化、盲目化发展, 课题组建议,要加强社会公众参与共治、强化校外培训自治, 引导市场有序发展。
在政府层面,应当厘清各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按照“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明确市场监管、民政、发改委等不同部门责任分工,细化机构设置标准、监管内容、培训人员资质等一系列细则,各部门联合设置专职人员,提高校外培训治理的连续性。加强对于社会群众的引导,克服唯分数的顽疾,培育家长正确的教育理念,转变“抢跑”心态,加大对校外培训机构宣传的监管,杜绝分数导向的宣传标语及虚假的承诺,培植良好的校外培训生态。
此外,实施行业协会认证评估,通过信用积分、星级评定、行业黑名单曝光、行业禁入、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强化行业自律,净化市场环境,引领行业质量提升。
(付卫东为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副教授,郑宁为该校政研室副主任,周威和杨玺为该校硕士研究生)
付卫东 郑宁 周威 杨玺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