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后,“大哥”成了“大爷”
··
韩今
老同学聚会时,老马说了一段买药的故事。
那天嗓子有点哑,去一家药店想买一盒金嗓子喉宝。售货员是个小伙子,看到老马进门就亲切喊了一声:“大哥,您要什么药?”感觉挺温暖,看到金嗓子,就买了两盒。付钱时,小伙子问:“您是会员吗?如果是会员可以打折。”于是老马就办了一个会员,报了身份证号码和手机号。收钱后,小伙子说:“谢谢,欢迎大爷下次再来!”
老马的心情顿时陡变。刚进门,是小伙子大哥,五分钟以后,就变为大爷了,涨了几十岁。也许是身份证号码暴露了年龄,小伙子为了尊重老人,改了称呼,但年纪老了是不争的事实。
人人都忌讳谈老。乘地铁,被查票员追着要看一下身份证的某女同学,虽然显得有些得意——因为看上去不像60多岁吗——但身份证一看,查票的小姑娘赔笑着道歉时说的话听了就心酸了:“奶奶,您真看不出都69了!”
而我,七十岁生日的欢乐之余,也有一点难过。14岁的外孙女送了我一份长长的贺卡,里面有这样一句:“时间过得真快啊,不知不觉,我就从一个天真懵懂的小孩子变成了一个中学生,而您,也进入了古稀之年。”
古稀古稀,即将作古,人间之稀了!
过了七十,很多人渐渐有了畏怕年龄的心理。孩童年代,总是希望自己早点长大,成熟一点,所以年龄总是往大了说。人老了,却总是希望自己年轻一点,要么避谈年龄,谈年龄也是往小了说。我妈妈是1932年出生的,1月份我们给她在养老院里过九十岁生日,南京人过生日时过虚不过实嘛。看着蛋糕上红红的“九十”的蜡烛,因脑梗半身不遂、不能说话的老妈用左手比划了一个“八”和一个“九”字,反复提示我们她今年“89”。
现在的人,由于生活条件改善,医疗水平提高,寿命不断提高,看上去和过去的年龄不太相应了,所以显得年轻。其实,现在的七十真是小弟弟,八十九十也不稀奇。随便问问周边人,家里老人都是九十多了。我妈妈养老院那桌共同吃饭的老人,有一半都比她年纪大,还有个百岁老人。
我们大同学群里也有两个精力旺盛的“孩童”,一个叫“小神童”,一个叫“老顽童”。一个接近七十,一个七十多了。记者出身的“小神童”是旅游达人,尤其以“快手美篇”见长。今天是大学同学活动,成都七日游,过一天又和中学同学到了“江苏园博园”,五一期间,还组织一帮朋友去莫愁湖,老门西一日游。都是当天的晚上,精心制作的“美篇”就出笼了。
当年的优秀语文老师“老顽童”,是说段子和摄影的高手,同学聚会少不了他的插科打诨。高兴的时候,他会和“小神童”一个扮男,一个扎个彩巾伴女,即兴演一段二人转。和这两个“童童”在一起,“岁月的痕迹在笑声中褪尽”,大家会忘记了年龄,仿佛回到孩童年代。用一句诗来概括:“昨天我们年轻,那是年龄;今天我们年轻,那是心态;明天我们年轻,那是梦想。”
关于年龄,人们有各种各样的诠释。七十岁开始写作的美国作家塞缪尔·厄尔曼,在他那篇著名的散文《青春》里有一段精彩描述:“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二十后生有之,六十岁男子则更多见。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坠暮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