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州农商银行 “三项机制”打造“雏鹰”成长基地

··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联社人才战略部署,做好新入职员工带教辅导工作,青州农商银行统筹抓好“保障机制、教辅机制、考核机制”建设,高标准打造三处“雏鹰”成长基地,切实发挥各类资源优势,强化教育培养精细化管理,孵化培育政治合格、德才兼备、纪律严明、能力出众的优秀年轻人才。

一、建立全面化的保障机制。

一是加强制度保障。根据省联社指导意见,先后制定了《青州农商银行“雏鹰”成长基地建设实施方案》、《青州农村商业银行员工职业导师制推广实施方案》等制度办法,明确了基地的建设验收、人员配备、物资费用、考核评价等运行制度,确保基地运转有保障。二是加强师资保障。以业绩为导向,以能力为标准,通过面试答辩和条线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公开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业绩优、有责任心的员工职业导师,由条线部门组织进行集中培训,经考核合格后上岗,为新入职员工带教辅导提供人才支持,首批已选拔管理类、服务类、技术类导师共计30名。三是加强硬件保障。成长基地均配备了培训教室、技能训练室、图书室等培训学习场所,并完善了健身室、宿舍、食堂等后勤保障配套设施,消除新员工生活后顾之忧。

二、建立立体式的教辅机制。

一是打牢思想根基。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参观企业文化教育基地、观看“挎包精神”纪录片、党委书记讲授“入职第一课”等系列活动,激励新员工把个人理想价值的实现与农商银行的荣辱兴衰、未来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牢固树立为农商银行事业不懈奋斗的志向。严格实行“周谈心”制度,针对新员工思想活跃、情绪易浮躁的特点,成长基地支行行长每周同新员工开展谈心谈话,了解新员工学习状况和思想动态,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二是全面带教辅导。为每一名新员工配备内勤、外勤两名导师,实行“双导师”制,并开展集中拜师仪式,增进师徒感情和导师传道授业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导师为每名新员工量身制定带教辅导方案和学习计划,指导新员工练习业务技能和学习专业知识,全面提升新员工的知识储备及技能水平。三是跟班实践提升。坚持业务学习与实战训练相结合,定期开展“随岗营销”,新员工深入一线开展业务宣传和产品营销,导师进行实时指导,问题和不足现场整改,在营销一线不断改进提升工作能力 。

三、建立多维度的考核机制。

一是开展基地评价考核。行领导和条线部门定期到成长基地观摩新入职员工学习情况,并随机验收学习效果,做到“常督导常推动”。定期组织新入职员工开展问卷调查活动,从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效果、培训态度、团队氛围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打分,成绩较差的成长基地由分管领导约谈负责人,限期改正,到期不改正的,进行摘牌处理,并取消年度内各项评优资格,以此促进各单位加强对成长基地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二是开展导师评价考核。在新入职员工“孵化”结束后,由成长基地对导师工作态度、专业知识、辅导技能、工作成效等方面作出综合评价,评价不合格的实行退出机制。同时,按照正向激励、末位淘汰的原则,对导师进行奖惩,据学员达标考核成绩和业务技能比赛等竞赛活动成绩,为导师发放带教辅导奖励,带教辅导学员累计2次达标考试不合格的,对导师实行退出机制,并调出成长基地。三是开展学员评价考核。线上与线下结合,线上依托“网络学院”平台下发学习课程,并进行测评;线下按照“周练、月考、季赛”的模式,定期检验新入职员工技能、业务、理论等方面的培训效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加强理论考核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业务营销能力考核,把考场放到商户、市场,新员工现场营销,由 “导师团”进行观摩打分;基地与周边结合,新员工定期轮换到成长基地周边不同类型网点学习锻炼、增长经验,提高适应能力,并由所在网点负责人及运营主管进行评价,多视角了解新员工。通过“三结合”考核模式,对新员工全面考察评价,着力将素质高、业务强、作风实的年轻员工优先选拔到营销岗位,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助力“雏鹰”展翅高飞。(张婷婷、张琳)


特别声明:本文为“海报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观点。海报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