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观潮丨理性看待“盲盒”,助推“盲盒经济”狂热回归健康常态
··
徐坤杰
距离发生在成都的“宠物盲盒”事件已过去数天,百余只装在“宠物盲盒”中的宠物已经被送至动物救助中心,并完成了检疫救治;中通快递公司已向公众致歉并发布整改通报;成都市邮政管理局也已介入,对此事件进行立案侦查;“宠物盲盒”背后的灰色产业链也已被媒体曝出;舆论对商家的指责,对平台监管存在漏洞和失职的不满……所有这些因“宠物盲盒”引发的情绪化讨论也正在淡化。
伴随“宠物盲盒”事件渐渐平息的是“盲盒经济”依然狂热,“盲盒”仍在被跨界营销,进入我们日常生活场景的方方面面,网络上“万物皆可盲盒”戏谑调侃并不夸张。“盲盒经济”热的时下,有一点值得注意,即无论“盲盒”的魔力有多大,盲盒终归只是一个工具、一种手段,如何更好地利用它还取决于使用它的人。
“盲盒”魔力运行的底层逻辑:上瘾机制+饥饿营销+社交慰籍
“盲盒”怎么就成了如此有魔力的盒子呢?事实上,这背后是消费者欲罢不能的“赌博心理”和“猎奇心理”,商家又拿捏、营销了这些心理,上瘾机制、饥饿营销、社交慰籍环环相扣,成了“盲盒”在各行各业能够攻城略地的底层逻辑。
其中,一些短视频博主靠开箱盲盒吸引粉丝、博取流量,潮玩、鞋子、机票、化妆品……甚至活体动物等盲盒,都被流量博主当成了玩“惊喜”的噱头,而粉丝和消费者为了“隐藏款”、为了神秘盲盒带来的“惊喜”和“刺激”不能自已,“上瘾”又“上套”。
盲盒消费还催生出了不同的“圈层文化”,在“集齐心理”的驱使下,一些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群体在自己热爱的亚文化圈子里寻求认同,找到存在感、归属感和满足感。无论盲盒里是手办、球鞋或是其他,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在一次次购买和社交分享中,都会转化为一种情绪上的“获得感”,并被认为很“超值”。
“盲盒经济”疯狂扩张的同时,一些不良商家也动起了“歪心思”,抓住消费者的“猎奇心理”进行过度营销,甚至虚假宣传。经盲盒装过的商品,价格、销量翻番,但对于消费者而言,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无保证等多问题也接踵而至。
今年1月26日,中消协就曾在官网上发布消费警示,直指盲盒市场存在四大主要问题:商家过度营销,消费者易中套“上瘾”;商家涉嫌虚假宣传,到手货品与宣传不符;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假冒伪劣、“三无”产品时有出现;消费纠纷难以解决,售后服务亟待改善。
比起“盲盒”,装进“盲盒”里的东西更重要
“机票盲盒”被网友吐槽为变相的促销,多数不到百元的诱人盲盒飞行体验,其背后是“清仓冷门机票+赚返程机票的钱”;用户投诉“盲盒星球”App上的潮玩动漫、科技数码、包包首饰等盲盒产品中,存在二手拆盒现象,消费者未被提前告知,商家更是拒绝退货;“动物盲盒”成了“动物亡盒”;文具盲盒风靡,小孩子买文具上瘾……这些都是“盲盒经济”乱象的缩影。
但也有一些“盲盒”显现出其价值所在。例如,河南博物馆推出“失传的宝物”文创盲盒产品,一经上线便成为河南博物馆线上第一款卖脱销的产品;“五一”期间,山东博物馆推出的齐鲁瑰宝系列考古盲盒,边考古边修复的“沉浸式体验”引发网友热议。从馆藏文物活化到聚焦文物出土过程,考古盲盒“出圈”,为文创“赋能”,开辟了文创衍生的新路径。
当下“盲盒”四处跨界,餐饮、文旅、影视等各行业都在解锁“盲盒”营销。针对此现状,有专业人士认为,“盲盒经济”的核心还是IP运营,拥有极具特色的优质原创IP才能真正利用“盲盒”工具带动品牌,立足市场。
说到底,“盲盒”终归还只是一种工具,怎样使用它还取决于人。把东西装进“盲盒”容易,难的是把装进去的东西做好。装进去的,无论是有形的产品,还是无形的服务,都需守住法律和道德的底线,用优质的盲盒内容赢得消费者的满意。唯有如此,才能乘着“盲盒经济”的快车走得更远。
与“惊喜消费”相比,只有“理性消费”才不会助纣为虐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以此次成都“宠物盲盒”事件为例,消费者因贪便宜、寻求惊喜和刺激而发生的“冲动”购买行为,成了灰色产业链里的重要一环,无意间当了“动物盲盒”事件发生的帮凶。
经济在发展,人们的消费需求也不仅仅满足于温饱的物质层面,而是转向了一切有助于提升生活品质、带来身心愉悦的文娱精神生活消费。“盲盒经济”恰到好处地迎合了这一精神娱乐消费动向。
当下,盲盒能装下潮玩、美妆、文具、家电、机票、影票、服饰、美食……甚至还装上了活生生的动物(虽然于它们而言盲盒成了“亡盒”)。这说明,盲盒也确实已经将触角延伸到我们的生活场景里。其中也有一些品类,对生活品质的提升和消费升级产生了助益。
所以,消费者也应该保持警惕。有一些类似“宠物盲盒”的盲盒商家,实际上是在打着“物美”“惊喜”“价廉”的外衣,做违法、无德的营销买卖。对此,在消费之前,还应做一些基本的判断,而不是在这场“盲盒”游戏里跟着“疯跑”。
依此看来,“盲盒”作为工具,本身没有错,错的是心里念着“坏生意经”的人,在“万物皆可盲盒”的时下,表现并利用了“狂妄”“唯利是图”“贪婪”“喜占便宜”等人性弱点。“盲盒”不是无底洞,不能什么都往里放,对生命不能默然,法律和道德的底线更不容逾越。“盲盒”生意经不能念歪,消费者也不能在商家通过盲盒对“猎奇心理”的过度营销中迷失,并为此冲动买单。唯有回归理性消费,“盲盒经济”才能回归健康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