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蝴蝶结”背后,该反思的只有“打卡族”吗
··
谁也没想到,因为悬挂了一个粉色蝴蝶结,武康路129号的阳台成了近来上海最热门的“打卡点”,每天数量庞大的人群在马路边捧着手机、不断呼唤,期望住在这里的奶奶现身阳台挥一挥手。
因为不堪其扰,80岁的奶奶被家人紧急接走,蝴蝶结也取下。似乎是又一起“打卡族”扰民的案例。打扰他人的行为当然应该批评,但是复盘“网红蝴蝶结”事件,该批评、反思的只有“打卡族”吗?
“网红蝴蝶结”挂出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走红”是在五一小长假期间。到武康路走走不难发现,这些蜂拥而来的“打卡族”,与此前围观上海“流浪大师”、山东“拉面哥”或贵州“爆米花爷爷”的“职业网红”并不同。他们不是要拍一段能通过流量变现的短视频,而是想获得一张自己的“网红”同款照片或一段值得回忆的小视频。他们不是带有恶意的窥探者,反而是对城市怀有浪漫期许的普通人。
武康路并不是上海的A级景区,一开始也没有专业团队“打造运作”,这里走红最早靠的是一批市民游客在网上“自来水”——通过短视频和各种角度的美图自发推广。然而更多慕名前来的人蜂拥而至后就发现,除了在历史建筑前打卡拍照,排队喝一杯网红咖啡、吃一个网红冰激凌,再走一走梧桐飞絮飘落的马路外,这里可供他们继续留下体验、消费的内容产品还不够丰富。
仅仅一个蝴蝶结,就能让这么多人“大惊小怪”,恰恰说明市民游客对这样一条有着历史文化积淀的街区充满热情、好奇和渴望。这里有消费需求,更有文化需求。真正了解这种需求,推出更多为市民和游客所喜欢的“打卡”项目、游览活动,就是武康路这样已经具备一定人气的街区下一步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提给众多历史风貌街区的课题。
其实,武康路是上海最早建立“街区文化”意识的区域之一。在武康大楼背后的武康路旅游咨询中心里,陈列着这条道路上诸多历史建筑的资料信息和背景故事。但不少人很容易错过这样一处“宝藏”,因为它太过“低调”。有些路过的游客探头张望却没有进去,以为这里不过就是一般的景点“咨询中心”,甚至是问路或“推销住宿、包车”的地方。武康路和周边不少历史建筑和名人故居也有类似的境遇。有一些大门紧闭,有一些门开着,但除非游人做过功课专门寻访,对大多数人而言,建筑的“低调”极易令他们擦肩而过。
精心设计打造的文化场所,为何还不如一个蝴蝶结“出圈”?与其批评“网红”传播方式破坏了城市历史文化的严肃与厚重,不如反思有价值的内容如何先声夺人。从武康大楼走红到“网红蝴蝶结”大热,抖音、快手、微信朋友圈等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这些社交平台的传播风格短、平、快,但也启发我们学会“化整为零”,让厚重的城市历史文化通过具象的画面、细节、故事,更为“轻巧”地传播。一缕百叶窗后的阳光,一块马赛克地板的图案,一个弧形门构成的门厅,其实都能像那个蝴蝶结一样,开启市民游客对一个街区、一座城市的兴趣之门。如何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传递抽象的城市精神,是又一大课题。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期待奶奶在挂着“网红蝴蝶结”的阳台上跟大家打招呼?说到底,引起人们关注和期待的,还是有温度的城市风景。有人以为蝴蝶结是老奶奶挂出来的,赞叹她是80岁依然童心未泯的“迪士尼公主”;有人以为偶尔露面的男性邻居是“她家的老爷爷”,猜测两人相互扶持生活……你可以说这些是“打卡族”们“戏精附体”“脑补过头”“自我感动”,但这些广为流传的“假故事”,却折射出人们对城市历史文化的“真需求”——他们渴望知道这些建筑中曾经停留或正在居住的人的故事,这才是城市历史中最鲜活也最有温度的片段。
构成城市历史文脉的不只是有形物。如果说留存的建筑是骨骼,那么其中的故事就是灵魂。但如今对城市历史文化的诠释,还主要以实体建筑为主线。能不能让这些建筑中的真实故事、生活片段、真情实感再现?这是对历史建筑、历史街区更进一步的“活化”,也是对城市精神更进一步的弘扬。
不必苛责游人“吃饱饭没事干”,相反,这甚至可以被视作一种进步——从早年只有“文艺青年”揣着书前来寻找街头“罗密欧会爬的阳台”,到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同历史建筑同框合影,期待了解居住于其中的人的故事,这本身就是审美意愿的普及和提升。批评“打卡族”浅薄跟风是容易的,但更值得做的是反过来想一想:如何为这些年轻人提供更丰富、更多样的城市历史文化内容产品?如何让他们不必蜂拥至一个小小的阳台下拍一张照?如何不用为了了解建筑构造贸然闯进私宅?如何无需“脑补”就能回味建筑中的逸闻趣事?
一个“网红蝴蝶结”的消失,不该是终点。要真正读懂建筑,读懂城市,我们需要创造更多更好的“蝴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