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渤海情③:义务守陵36年 他用赤诚之心书写坚守故事

··

  编者按: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更好地传承、发扬“不屈不挠、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老渤海精神,保护好革命遗址遗迹,讲好红色文化故事,大众网滨州频道策划推出“红色渤海情——寻访革命文物里的百年记忆”系列采访活动。围绕第一批山东革命文物名录中滨州革命遗址选取典型、深入采访,挖掘背后的故事,了解曾在这里奋斗过的党员先烈的革命历程,讲述在革命老区上演过的红色故事,通过革命遗址遗迹,追寻曾经的峥嵘岁月。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钰晗 王凯 滨州报道

  在邹平市魏桥镇刘井村,修建有一处58年历史的烈士陵园,陵园内埋葬着73位在刘井战斗中牺牲的烈士遗骨。刘井村村民刘德龙、孙秀荣夫妇默默付出、无私奉献,义务守陵36年。

  近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来到刘井烈士陵园见到了刘德龙,这位历经风雨的74岁老人脸上写满了沧桑,但面对着他守护了30余载的陵园,他的眼神里又充满了希望。在园内一隅,刘德龙向记者讲述了36年间守陵的故事。

刘井烈士陵园

  “守护好这片烈士长眠的地方”

  刘井战斗遗址为1939年4月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马耀南、杨国夫带领下反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所在地。此次战斗打退敌人的3次进攻,创造了以劣胜优、以少胜多的辉煌战绩。战斗歼敌400余名,八路军牺牲73人,是抗日战争初期清河平原上一次著名的反扫荡战斗。1963年,刘井村在战斗遗址建起烈士陵园,将烈士进行集中安葬。

  谈起刘井烈士陵园的建立,刘德龙说,1963年,刘井村突发水灾,北坡的一处坟墓阻挡了水流。“县里领导了解到这是一处烈士坟墓后,从旁边挖沟顺走水流,又通过协商,建立起了烈士陵园。当时条件不好,为了修建陵园,拆了明集镇的一座寺庙,用青砖白瓦建起了陵园。”刘德龙说,陵园的修建汇集了十里八村的力量,周围村庄送来修建用的材料,而刘井村负担起了主要的修建工作。

陵园内整齐排列着73位烈士的墓碑

  陵园是修好了,但是谁来看守成了问题。刘德龙回忆,陵园旁边是一座学校,每当课间、放学时,有些调皮的学生就会翻墙过来玩耍,好好的坟墓让孩子们踩踏得不成样子。“我觉得烈士们太不容易了,本来就回不了家,坟墓还被踩成这样,我们于心不忍,所以我就跟老伴提出,我们来看守陵园。”刘德龙老伴孙秀荣说,“我们就是想守护好这片烈士长眠的地方。”

  “我把他们当做自己的亲人”

  说起这些长眠的烈士,刘德龙心疼不已。“他们牺牲的时候也就20岁左右,太年轻了。最令人惋惜的是,他们的家人甚至不知道他们在哪,更不知道他们已经牺牲。”刘德龙说,这些烈士中大多数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每年到祭拜的时节,他们夫妇两人就会来到烈士墓前,为烈士烧纸祭拜。“我们真是把他们当做自己的亲人来看待,怎么祭拜家里老人,就怎么祭拜烈士们。”刘德龙夫妇说。

刘德龙夫妇擦拭烈士墓碑

  他们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为了守好陵园,刘德龙自己掏钱在陵园内修建了一座小屋,又跟老伴一起种了些花草。陵园内的每一寸土地,都浇筑着夫妇俩的心血。“从种花用的铁锨到种下的小花苗,都是我们自己掏钱买的。”刘德龙说,给烈士们花钱,不觉得亏。在夫妇俩的操持下,刘井烈士陵园内干净整洁、静谧安然。

  记者注意到,在陵园里,不光有连长、战士的名字,更多的是只刻着“革命烈士”的无名墓碑。刘德龙夫妇经常清理园内的杂草,为烈士们擦拭墓碑,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跟他们说说话。

刘德龙清理杂草

  “只要身体允许,我就要继续干下去”

  刘德龙说,自己决定守陵时,周围人充满了偏见。“村里人都说,‘好人’哪有去守陵的。但是我觉得,这个工作总得有人站出来。”看守陵园36年,刘德龙早已养成了习惯,“就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日子是怎么过来的,每一天都必须过来走一趟,风雨无阻。”

  不仅如此,家人的支持也让刘德龙坚定了干下去的决心。“我的孙子和外甥出门就说,那是我爷爷守的陵园。”说到这里,刘德龙眼里满是欣慰。

刘德龙和老伴孙秀荣

  “香火香火,我们为他们烧香,也是为他们延续香火,我们就是他们的后代。”刘德龙说,每逢祭拜的日子,他和老伴都会为烈士们烧香、烧纸。“只要身体允许,我就要继续干下去,站好最后一班岗。”刘德龙说。

责编:卢志强
审签:卢志强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