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庄镇竹园子村:党建引领聚合力 乡村振兴正当时

··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周扬亮 济南报道

  村庄依山而居,翠竹随势而生,峡谷幽深,泉水清澈,风景优美,民风淳朴,生态宜居,这就是位于莱芜区大王庄镇竹园子村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竹园子村坚持以“美丽乡村、生态竹园”为发展理念,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实施“竹园老家”乡村旅游规划,以“田园超市”采摘项目带动产业兴旺,拓宽村民致富渠道,不断实现乡村的振兴发展。村庄先后被评为“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中国美丽乡村”“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齐鲁样板村”等。

  依托班子建设,强化组织引领

  竹园子村强化党组织班子建设,规范民主管理,落实村务公开,自觉接受村民监督,扎实组织党员学习党规党章,将“六级联动”制度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总抓手,把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发动群众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做到有困难找党员,要致富靠支部。

  竹园子村党支部书记张明森告诉记者,通过“六级联动”工作机制,党员干部先锋带头作用不断凸显。在旧房改造上,村里的党员干部实行“三个带头一个不参与”,即村干部、党员带头拆旧房、带头交钱、带头搬家,在房子如何分配上一律不参与,只负责召集村民和维护治安等服务工作。以三资清理为契机,在镇包村干部的带领下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专题会,全面宣传发动。成立了由退休老师、群众代表、老党员等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通过查阅合同账目、入户走访、与相关人员座谈等方式对该村“三资”进行梳理核查公示,共收回土地46亩,清理不规范合同9份,清收资金达9万余元。

  依托田园项目,抓好产业振兴

  竹园子村把村庄改造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积极发展“吃住游购”田园综合项目。按照“一线三段”的发展规划,村庄自南向北依次为居住区、特色产业区、观光休闲区。目前,居住区建设已初步完成,124户村民全部入住二层宽敞明亮小康楼,实现复垦土地96亩。特色产业区已基本形成果、蔬、花、木,“四大系”“五大园”分布布局。

  据张明森介绍,村庄计划再栽植核桃、樱桃、板栗等经济林木6万余株,扩建核桃园200亩、樱桃园30亩、苹果园200亩、山楂园300亩、板栗园1000亩、雪藕30亩,实现人均年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同时投资500万元,建设高标准培育基地,发展水肥一体节水灌溉工程,引进微滴管技术,指导村民引进优良林果苗木新品种,开展科学种植,提高坐果率。

  “目前观光休闲区目前正在打造,主要发展沿湖垂钓和自然景观游。计划投资200余万元,对村居小康楼进行重新喷漆,新建农家乐10家,开展吃农家饭、干农家活等系列民俗活动,可带动150余人就地就近就业。届时,村庄将打造成集采摘、观光、垂钓、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美丽村庄。”张明森说道。

  依托乡村建设,打造生态宜居

  乡村文明有了新内涵,竹园子村党支部始终坚持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建设社区服务中心,对街道进行了整修开发,全村家家户户实现了路面硬化,农户通上了自来水、天然气,提高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村内投资200万元,建设社区服务中心楼1座;投资290万元,修建进村路3万平方米,修建大桥5座,安装太阳能路灯80余盏;投资200万元,建设拦河坝10座、蓄水池4个、石砌饮用水池2个,埋设地下管道2万余米;投资300万元建设综合性文化广场1处,翻新村卫生室1处等等。现村庄内户户配备垃圾箱,实行垃圾定点收集、定时清运,实现“村收镇运”的垃圾处理模式,达到“三无”“四清”“五化”标准。户户通天然气,提高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依托孝德建设,倡树文明新风

  竹园子村以孝德建设为重点,持续开展孝敬父母、体验亲情等孝德家庭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实际行动开展给老人洗衣、做饭、拉家常等活动,连续十几年在春节期间为村里60岁以上老人发放米、面等生活用品。组织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好邻居等评选活动,进一步完善四德榜;村里形成人人争当孝子孝女、个个争当孝德模范,家家争当孝顺家庭的良好风尚。扎实开展移风易俗活动,进一步简化婚丧程序,禁止大操大办,积极倡导喜事新办,引导村民自发组织迎亲婚车,密切邻里关系,仅此一项为村民节省费用近2000余元。

  下一步,竹园子村将坚持走“乡村游”的发展路子。依托齐鲁样板村建设,重点翻新居民楼、小街小巷治理、发展田园采摘项目上做功夫,进一步完善旅游设施配套,促进村民增收。

责编:孙银伟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