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最美职工|勇于创新,争做金牌工匠

··

大众日报记者 刘一颖

  编者按: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才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五一”国际劳动节当天,我省发布了2021年“齐鲁最美职工”。他们爱岗敬业、勤奋工作,锐意进取、勇于创造,谱写了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今起,本报陆续推出他们的先进事迹,敬请关注。

  □ 本报记者 刘一颖实习生 王新宇 叶专

  从零开始研发出新型专利

  最近,济钢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鲁冶瑞宝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电工电气研发中心负责人姜和信,正忙着研发新产品,“这款新产品,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减少污染,为企业增效”。

  “我和我的企业同呼吸、共命运。我和我的企业一刻也不能分割。”2017年7月,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我省钢铁产业优化布局转型升级,济钢集团有限公司关停了所有钢铁产能。此时,姜和信收到几家私营企业的高薪聘请,但他义无反顾地拒绝了,选择留在济钢。

  一切从零开始,姜和信带着工作室的同事从熟悉的干熄焦着手,考虑到焦炭在干熄过程中会对焦炉内墙体产生烧蚀和磨损,定期停产检查维护会大大增加生产和检修成本,便萌生了一个想法。“仿照医院用的肠镜、胃镜,做一个设备,在不停产的情况下,入炉进行检查。”

  没有经验借鉴,他就从简单的画图学起,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成功研发了干熄焦炉内窥镜装置。目前这项技术已在国内多家焦化厂推广应用。像这样的实用新型专利,姜和信创新工作室共获得了17项。

  把“绳索”变成“金链条”

  16年如一日,青岛海丽雅集团有限公司染整技术员周光耀把“绳索”变成了“金链条”:突破多项行业技术难关,为“蛟龙号”“大洋一号”以及“天问一号”火星探测项目等配套特种绳缆,申请国家专利6项,作为主要参与者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纺织行业专利奖与中国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

  2018年,公司为“蛟龙号”研发生产长达9000米的第二代安全保护绳缆。为绳缆染色,成为周光耀要破解的难题。“要一次实现整条绳缆染色,必须克服绳缆拉伸、连续染色等困难,当时,还没有一家企业能完成这项工作。”周光耀通过改造设备、调整工艺,研制出与绳缆相符的槽轨,加设隔离槽,解决了染色过程中绳缆因为过长而易滑出槽轨的问题。

  通过不断努力,周光耀及其团队先后研发出应用于诸多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特种绳缆,解决了此类绳缆长期依赖进口、价格贵、采购周期长等问题,该绳缆在多个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精益求精 筑梦九天

  航天器的零部件,每一个都要求绝对精确无误。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第五一三研究所,班组长金晓所从事的是各类宇航产品的电子装联工作,“印制板组装件复杂有序地连接在一起,就构成了航天器的大脑和神经网络。任何一个焊点的失效都会造成整个航天器的工作异常,甚至会威胁到航天员的生命。”

  虽然10年前,研究所就引进了自动化焊接设备,但由于当时缺乏操作经验,焊接点始终对不上。于是,金晓带领团队主动靠上,在毫米间距的器件上施展绣花功夫。经过3个月反复摸索、测试,最终实现了芯片自动焊接。

  然而,另一个难题接踵而来。“芯片是贴上了,但引脚焊接后,芯片会出现偏移等问题,这无法满足航天标准要求。”

  靠着不服输的精神和爱钻研的韧劲,金晓精益求精,最终将自动焊接误差控制了0.1毫米之内,一次焊接合格率从30%提升到了98%以上。她先后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为我国探月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责编:高娜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