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威海丨耿博:怀揣“创新梦”的电网工匠
··
“授予耿博同志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网工匠称号”,红皮荣誉证书上写着光彩夺目的几个大字。
4月28日,国网威海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输电运检三班班长耿博从省公司载誉归来。这份荣誉的含金量不容小觑,全省7万多电力系统工作者仅10人获评,获评者人人“身怀绝技”,耿博也不例外。他和他的创新小组先后荣获国家专利成果38项、市公司以上创新成果10项。
典型威海丨耿博:怀揣“创新梦”的电网工匠
输电线路是电网运行的大动脉,对保障地方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无人机巡检在“精致电网”智慧运检领域的运用,一直是耿博及其团队的使命和追求。作为一名党员,耿博在输电一线扛起了青年人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在国网威海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的创新工作室,杆塔模型和一架已经退休的无人机是耿博的实验器材,也是他的教具。借着它们,耿博研制出了“带电作业软梯挂设专用工具”,并被省公司推广。
带电作业是“电网人”费时费力的工作内容之一,作业人员需要先攀爬杆塔,再抵达线路或设备检修部位,通常攀爬一基杆塔至少需要1.5个小时,期间还要翻越子导线间隔棒等障碍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耿博将无人机与带电作业结合起来。
“无人机挂载牵引绳穿越相邻的导线,再用牵引绳把带电作业软梯挂设专用工具挂接到导线上,用卡扣牢牢固定,作业时可根据操作地点随时移动。”耿博介绍。
其实,最初耿博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他从网上买来原件和调试设备,自己做实验,就在新工具将要破壳而出时,他卡在了“如何放牵引绳”上。因为找不到厂家加工,他和同事们动手自己做,用电钻钻,用锯条割,但第一次试验还是以失败告终,摔坏了“带电作业软梯挂设专用工具”1.0版。
失落、退缩、放弃……所有的念头一瞬间涌上心头,但是不甘心、不认输的创新精神又让他燃起重还头再来斗志。他和同事召集公司内的青年人成立了“创新小组”,继续“啃这块硬骨头”。在这期间,大家会因为想法不同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在调试时摔坏了无人机。“记不清当时闯了多少祸?我们还给自己起了个外号叫‘闯祸小组’。”耿博笑着说。
7个月后,可用于带电作业的无人机专用操作工具研制成功,可缩短带电作业时间80%以上,也成为第一个被省公司转化推广的项目。这项成果最终荣获山东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一等奖。
后来,耿博和他的创新小组研制出的创新项目越来越多。五年的创新路也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创新就是要敢于试错,作为青年人要心里有火、眼里有光,不要害怕失败,也不能惧怕闯祸。
其实刚参加工作时耿博心里就憋着一股劲儿。在威海供电公司的器材库里,有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无人机,每一款机器他都会操作,如今也是耿博和同事们线路巡检的“好帮手”。但是,在2015年这里还是“0”。
2015年04月29日,220KV鲍益ⅠⅡ线线路验收,耿博和同事分工后,每人要爬十六基运行杆,一天下来脸都晒爆了皮。当时他就想,什么时候也能给线路验收加点“高科技”。
那时,“无人机”正火,开始在各个领域使用。这打开了耿博的思路,他报名参加了无人机驾驶员培训,成为威海供电公司第一个、山东省第一批取得无人机驾驶员资格的职工。
但是利用无人机巡检对驾驶技能要求远远高于取得驾驶员资格证。“稍微有点风我就不敢飞,拍出来的照片更没法看。”耿博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和同事利用周末、节假日等业余时间在鸣翠公园训练。“上面有原威荣线,常年风力五六级,是块风水宝地。”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耿博的无人机巡检技能有了大幅提升。2019年11月参加山东省首届无人机技术与应用竞赛,经过六轮角逐,他从1000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取得第一名。现在,他可以在六级风的天气下四分钟内巡视完一基杆塔。
作为无人机专责人,耿博还将无人机巡检技能在威海供电公司内普及,带出了一支40人的无人机“飞手”团队,为威海“精致电网”智慧运检注入创新力量。“直到现在,我都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公司的无人机巡检水平在全省属于第一梯队。”耿博说。
一路走来,磕磕绊绊,但耿博实现了自己的“创新梦”“科技梦”。目前,威海电力正在全力打造“精致电网”支撑“精致城市”建设,提升无人机巡检覆盖率,是“精致电网”智慧运检的重要项目之一,耿博正是这个项目市县区域一体化推广应用的专责人。凭借着威海供电公司“精致电网”的规划蓝图,耿博和同事们的舞台愈发宽广。
如今,他和同事们依然奔走在输电工作一线,为千家万户、企业生产用电保驾护航。不同的是,他们再也不用日日风吹日晒、跋山涉水,可视化监拍和无人机巡检成了他们的“探头和触角”,他们也成了名副其实的高科技、高技能青年“电网工匠”。(Hi威海客户端记者 睢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