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荣安:设备“安”,我之“荣”

··

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特钢事业部“80后”机械主管师孙荣安,身材瘦弱、貌不惊人,但技术了得。实习期刚过,就巧用小设备解决了小型成材车间5米以下产品无定尺难题;工作第五年便被委以重任,参与了特钢事业部新中型生产线建设任务;工作10年来,凭借攻坚克难的责任心和对技术革新的倔劲儿,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先后获得特钢事业部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特钢事业部劳动模范、莱芜分公司先进生产者、莱芜分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初出茅庐赢喝彩

特钢事业部小型成材车间始建于1977年,主要生产直径16mm—56mm小规格合金圆钢,是特钢事业部现存建设最早的轧材生产线。2012年,孙荣安大学毕业成为小型成材车间的一名设备管理员。面对历经岁月沧桑的老厂房和老旧设备,孙荣安有些迷茫。“既来之,则安之。”为尽快适应新环境,孙荣安积极向老师傅请教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打破砂锅问到底;为更好地了解老设备的“脾气秉性”,工作之余他经常蹲在设备旁,细心观察设备运行状况;为提升设备管理水平,全面熟悉设备构造,整理绘制相关图纸,并积极参与设备改造、升级工作。喜欢泡在生产现场、满身油污的孙荣安很快成为大家心中的“好小伙儿”,受到交口称赞。

2013年,实习期刚过,车间负责人就将实现车间全定尺任务交给了孙荣安。对于年轻的孙荣安来说,完成这一任务并非易事,设备旧、空间受限,常规方法根本行不通。他迎难而上,经过反复琢磨和推敲,将理论与实践巧妙结合,为定尺机自主设计、加工并成功安装了一块4.8米齐头挡板,彻底解决了车间5米以下产品无定尺问题,有效提高了车间成材率。

踏实肯干、勤奋好学的孙荣安还圆满解决了钢材切头问题。那段时间,孙荣安白天蹲在现场写实,仔细观察钢材在冷床、锯切的运行过程,晚上就关起门来绘制图纸,提报ERP编码,不知疲倦地一遍遍完善改造方案。在他的大胆改造下,小型成材车间运转了3年的人工切割机成功实现自动锯切,不但节省了人力,还提高了锯切质量。

提起那段在小型成材车间的日子,孙荣安说:“那是我融入团队、实现自我成长最快的阶段,感觉非常充实而且有价值。”

负重前行挑大梁

2017年,作为莱芜分公司新旧动转换工程的开篇之作,高端精品钢项目——新中型生产线开始筹建。一纸调令,孙荣安投身到火热的项目建设中,担负起了新中型生产线机械部分的设计安装工作。

“工作时间这么短,就挑这么重的担子,当时压力非常大,但领导信任咱,咱就得全力以赴。”对于当时的孙荣安来说,经验少、任务重、要求高,摆在面前的困难犹如一座座大山,需要他一一翻越。

面对重重困难,孙荣安默默地告诫自己:要把事情做出色,就要付出十倍的努力。白天,他积极参与车间的项目布局研讨、初设预算、参与选址,晚上就找来各种资料,如饥似渴地恶补项目施工等知识短板。“设备定型定参阶段是我们必须跨过的第一道坎儿,从最简单的辊道间距到冷床步距,再到复杂的减速机扭力计算,事无巨细,每一步都容不得一点差错。”为此,孙荣安对每一个数据反复求证,通过不同的计算方法、不同的途径确认最终参数。最终,在他和项目组人员的努力下,基建项目和设备框架搭建工作顺利完成。

还来不及喘口气,困难接踵而至。“设备采购阶段,需要采购的机械设备种类繁杂,占到了全线设备总量的80%左右,总重达8000余吨。”孙荣安介绍,轧机机列、减定径、砂轮锯、控轧控冷设备等这些大型设备集成度高,每一种设备都有自己的特点,要实现产线装备最优,必须精益求精。孙荣安一丝不苟地认真筛选各家设备,并通过业绩考察、深入交流,精心选择各家精华,科学编写每一份技术标书。

为做好高端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孙荣安天天守在现场,在500米的产线上来回奔波,不叫苦,不叫累,高效处理安装调试过程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一天下来,常常累得腿都不听使唤。晚上,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家,孙荣安依然不肯休息,对白天处理的所有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制定进一步的优化措施,常常忙到深夜。

不知攻克了多少难关、熬过了多少不眠之夜,孙荣安认真做好设备安装调试的每个细节,只为实现全线顺利过钢。2019年底,在全体项目参建人员共同努力下,新中型生产线顺利投产。看着红钢顺利通过轧机一路“奔”到冷床,孙荣安眼中噙满了泪水。“当时是真哭了!近千个日日夜夜的努力,终于在那一刻开花了、结果了。”孙荣安瘦削的脸上写满了坚韧。

设备改造无止境

了解孙荣安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个习惯,喜欢往生产现场跑,更喜欢与一线职工沟通交流。对此,孙荣安说:“设备好不好,一线的工人师傅最有发言权,跟他们唠唠,总有收获和灵感。”

2019年,拥有国内最先进装备的新中型生产线投产后,生产效率却不尽如人意。往往是上道工序的冷床、输送辊道、轧机、加热炉已暂停生产,但打捆收集还在连续运转,直接影响了全线的生产节奏。为找寻根本原因,孙荣安连续几天靠在生产现场,与工人师傅交流,观察设备运行情况。不知校对了多少数据、试验了多少次,最终将“罪魁祸首”锁定在收集打捆区域。确定问题原因后,孙荣安和技术人员连夜制定多种改进方案,并结合各专业提出的意见建议,经过50多次修订,制定了详尽的改进升级方案。经过长达1个月的升级改造,收集效率由每小时120吨提升至每小时150吨,消除了冷床堆钢现象,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

“设备在,改造就在。”多年与设备打交道,让孙荣安深刻意识到,设备要提升就要改造,只要善于思考、善于研究,就能找到创新点。近年来,孙荣安为中型车间自主设计安装在线倒棱机,使成品圆钢端部质量得到根本性改善;设计改善翻钢机结构,解决了在推杆未及时收回时钢坯撞击推杆的问题;改造中型车间翻钢机,避免了因推钢误差造成设备损伤;改造新区中型收集区域盖板,在加大过钢量的同时避免侧导辊的脱落松动……期间,他带头研发的《一种倒棱机螺旋进钢装置》《一种可调倒棱拨钢装置》《一种热剪及其剪前平移推钢装置》等多个项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凭着锐意进取、踏实肯干的精神,孙荣安在设备管理岗位上迅速成长,也变得愈发自信。“每解决一个问题就向着特钢‘振兴做强’的目标靠近了一步,这就是工作的意义吧!”孙荣安说。如今,34岁的孙荣安已是特钢事业部机动设备室的机械主管师,他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特钢事业部要实现‘振兴做强、跻身前列’,设备支撑是基础,设备更要强!我会继续努力!”孙荣安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希望。(刘 芳 赵建忠)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