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鞋匠:老手艺人的38年坚守
··
李学义在为顾客修鞋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电商主播、整理收纳师等等一系列新兴职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而新兴职业的登场,往往也伴随着一些老旧职业的没落。
俗话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在人们的记忆里,修鞋匠曾经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职业之一。想当初,小区门口、街角路边,修鞋摊随处可见。一个装满针头线脑布片鞋钉的老旧木箱,一台老式手摇补鞋机,几只供顾客坐着换鞋的小马扎,撑起了一个小小的修鞋摊位。
但时至今日,记者从北城新区找到老城区,一路寻寻觅觅,又经几位老居民的指点,才终于在老市委大院的一角,见到了一位老修鞋匠李学义。
[岁月之变]
他由年轻小伙变成银发老人
谷雨之后,天气阴凉,绿意葱葱的老市委大院中区,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屋子,一台沾满油污的老式修鞋机和各式各样的修鞋零件摆满了屋子,李学义围着藏蓝色围裙,戴着一副老花镜,正在修鞋机旁摇着机臂。从1983年初来到市委大院北区,再到中区,兜兜转转中李学义已经在这里修了38年的鞋。
李学义这一番修鞋的手艺师承父亲,从他爷爷那辈开始,家里就是以做鞋为生的手艺人。家庭环境的熏陶,让他对一双鞋的结构和制作流程早已烂熟于心,师从父亲学修鞋的过程也是水到渠成。30来岁时,学成手艺的他带上了自己修鞋的工具来到临沂城区,开始辗转于临沂各个学校的门口。
今年的李学义已经70岁了,当年初入修鞋匠这一行的年轻小伙子也已变成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
“卫校、师专那边我都待过。”李学义说,“因为刚学会修鞋的时候手还挺生的,我就在这些地方花了两年的时间来磨炼自己的技艺,最后才来了市委大院。”在修鞋生涯中,李学义凭借他精湛的手艺和认真的态度赢得了周围居民的一致好评。
李学义家住南坊金颐社区,每天早上七点左右雷打不动地坐着公交车来到老市委大院,“现在有BRT很方便,最快的一次16分钟就到了。”李学义说,“以前年轻的时候我都是骑着自行车来的,现在也骑不动了。”无论刮风下雨,李学义总是准时在他的小屋内出现,有时下雨客人少,他就在屋内坐着,静静地看着外面淅淅沥沥的雨点从屋檐滴下。每天中午,他都会从隔壁王芳的摊煎饼铺里买上一个煎饼和一碗咸糊豆,吃完再开始下午的工作。等到夜幕降临,才收拾收拾回家。
[顾客之誉]
“我们只认李师傅的修鞋手艺”
“李师傅,我这个鞋的底开了,您帮我看看。”“李师傅,我这双鞋的小脚趾的位置被顶出来了,您看看能补吗?”……一上午,有五六位顾客来找李学义修鞋。他一边和顾客交谈着,一边熟练地拿出针线,穿针,引线,再把鞋放到修鞋机上,一只手轻轻摇动机臂,另一只手慢慢移动鞋子,咔哒咔哒十几下,一双鞋子就被他修好了。
这些年来,李学义经手修理的鞋子多到连他自己也数不清。“李师傅修鞋确实修得好,我找他补过的鞋跟,一次也没掉过。”一位顾客说,她现在住在南坊,每次需要修鞋都特地从南坊驱车过来。在随后的几位顾客中,记者发现也不乏从河东区和罗庄区来的,有的是老主顾,有的是经过同事朋友推荐的。“现在找修鞋的师傅已经不好找了,李师傅手艺好,价钱还公道。”一位顾客说。
李学义十分健谈,在他看来,鞋子是每个人很重要的物件,顾客把鞋子交给自己是带着一份信任的,他必须要用自己的手艺来回应。也正是这份责任感和认真的态度以及精湛的手艺,才让自己的顾客遍布三区。
附近维修家电的师傅也是李学义的顾客,常常过来叫他一起去老年活动室,他都会笑着摇摇头谢绝。“我要是走了,人家来修鞋找不着人怎么办呢。”
[手艺之忧]
也许,他是最后一代修鞋匠了
李学义的顾客,大部分都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人,而年轻人很少会出现在这里。“现在生意不行了,来修鞋的人远远没有以前多了。”李学义感叹,现在生活好了,很多年轻人的鞋坏了就选择换新的。“跟不上时代了,我就好好修我的鞋就行了。”李学义笑着说。
“还能干多久就得看老天让我干多久了。”李学义心态很好,“身体还允许,我就一直干下去。”不过,最让李学义感到有些遗憾的是自己的手艺后继无人,每当有顾客问他是不是该收学徒,他就会摇摇头,说他这一代修鞋匠也许是最后一代了。
不过他对此表示理解,在今天,修鞋匠已不再是一个收入让人觉得满意的职业。“以前我就是在家种种地,想多赚点才出来修鞋的。”李学义说,虽然现在赚得不多了,但也还够自己吃饭,和这些来修鞋的老顾客聊聊天,给他们修修鞋,也就心满意足了。做了大半辈子的修鞋匠,李学义也能从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找到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