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业划型标准“十年磨一剑” 16万亿元小微信贷市场起“涟漪”
··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与统计局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下称300号文)研究修订工作,已形成修订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时隔十年,工信部再次对中小企业认定标准进行大幅修订。市场人士认为,这份划型标准征求意见稿将影响银行业16万亿元规模的小微信贷市场。由于银行服务小微企业有多项考核指标,部分银行的普惠金融部已在积极研究,测算存量小微客户结构等情况,以衡量对未来小微增量业务的影响。
服务小微更精准
从意见稿来看,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以及企业控股等情况,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对比300号文,意见稿将过去划分的16个行业,合并减少为9个,定量标准则有松有紧。
300号文中,在农林牧渔四个行业,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被认定为微型企业,而意见稿修订为营收300万元以下就是微型企业。在工业行业中,300号文中对小微企业认定标准为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而意见稿中将其修订为从业人员20人以下且营收为2000万元以下。
之所以如此调整,工信部在起草背景中解释,一是部分中小企业规模过大。因采用从业人员、营业收入或资产总额双指标并集划型,导致少数从业人员少而营业收入高或资产规模大的企业划入中小企业。二是行业分类复杂繁琐,且未覆盖“教育”门类和“卫生”大类。三是定性标准缺位。四是部分行业划型指标不适合行业大多数企业经营特征。五是定量标准需随劳动生产率提高等进行调整。
银行受访人士评价称,此番修订让中小微企业认定有了明确认定标准,较300号文更科学、更聚焦。一家大行上海分行普惠金融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这为金融机构精准输血小微企业提供了更明确的依据。
小微信贷市场将受影响
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小微企业活,中国经济暖。近年来,监管部门出台大量优惠支持政策,引导银行精准滴管小微企业发展,并设定诸多监管考核指标,比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和户数增速考核、“首贷户”考核等等。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末,普惠金融贷款余额16.81万亿元,同比增速33.87%。有贷款余额户数2740.04万户,同比增加531.75万户。
而上述修订势必将影响银行小微信贷业务,至少对这接近3000万的存量客户,银行得重新清理一遍。
上述大行人士向记者表示,前述修订与银行相关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先行判断标准是企业营收或人员的认定,现在改为“且”,可以理解为,营销人员将借助双重认定标准,更准确判断小微企业。每家银行对小微企业有差异化的金融政策。以前仅从单一维度认定,可能会存在指导文件与实际认定出现偏差的情况,可能会挤占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资源。
二是,增加定性标准。意见稿将大型企业所属或直接控制企业排除在中小企业之外。如此,可以防止一些大型企业控股企业变相享受了国家的小微扶持政策。
三是,新增企业自主申明。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由银行单一认定的情况,可以确保小微相关数据来源合法、合规。
影响多个信贷政策
除银行小微贷款考核指标外,很多监管标准均参照前述300号文,工信部此次修订可谓牵一发动全身。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征求意见稿对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影响比较大,因为这两年银行根据监管部门实施的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以及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依据都是工信部划定的小微标准。
人民银行2017年出台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根据银行普惠金融完成指标来调整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最近一次调整就是2019年,人民银行将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小型和微型企业贷款考核标准由“单户授信小于500万元”调整为“单户授信小于1000万元”。
此外,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出口信用保险补贴等措施,都与300号文中划定的标准直接相关。
“总体上看,征求意见稿会让小微企业认定标准偏紧,有助于进一步推动银行服务真正的小微企业,服务的目标会更加聚焦。”董希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