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增长17.5%!威海一季度经济运行“成绩单”公布!

··

4月25日上午10:00,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市政府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徐林,市统计局副局长刘军利,市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杨殿慧介绍了2021年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

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1季度我市生产总值为734.67亿元,同比增长17.5%,两年平均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4.34亿元,同比增长4.7%,两年平均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04.08亿元,同比增长19.7%,两年平均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06.25亿元,同比增长16.8%,两年平均增长4.8%。

农业生产总体平稳

生猪产能持续恢复

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9%,其中农业下降3.7%,林业增长3.7%,牧业增长4.3%,渔业增长7.5%,农林牧渔辅助性活动增长9.7%。畜牧业稳产保供成效显著。一季度,全市生猪出栏28.27万头,增长7.6%;牛出栏0.51万头,增长8.4%;羊出栏1.62万只,增长28.6%;家禽出栏1545.8万只,增长29.7%。渔业生产稳步提高。一季度,全市水产品总产量(不包含远洋捕捞)47.24万吨,增长7.5%,同比提高5.7个百分点。其中,海洋捕捞增长11.1%,同比提高13.6个百分点;海水养殖增长6.0%,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淡水产品增长0.5%,同比提高13.7个百分点。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

重点行业拉动明显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9%,两年平均增长9.4%。其中,3月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1.6 %。

分三大门类看,制造业增长最快,增长25.1%,两年平均增长10.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0.4%,两年平均增长11.3%。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长25.8%,两年平均增长11.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4.0%,两年平均增长3.0%。分行业看,重点行业全面恢复,33个行业大类中有29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为87.9%。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8.9%,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个百分点;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33.6%,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也保持较高增速,分别增长39.0%、33.5%,有力拉动了全市工业生产的增长。

企业效益稳步提升。1-2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86.41亿元,增长25.3%,两年平均增长7.0%;实现利润26.09亿元,增长53.6%,两年平均增长8.0%。

服务业加快恢复

新兴行业增长较快

1-2月份,全市313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有241家营业收入实现增长,增长面达77.0%;实现营业收入增长36.4%,两年平均增长24.5%。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23.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55.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49.8%,居民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35.9%,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117.2%。

消费市场稳步回暖

消费价格低位运行

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2.4%,两年平均增长4.1%。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16.7亿元,增长3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3.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8.0%。从行业分类看,批发业增长5.2%,零售业增长21.4%,住宿业增长41.2%,餐饮业增长50.7%。

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下降0.3%。在消费八大项中,食品烟酒类上涨2.3%,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与上年同期持平,居住类下降0.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7%,医疗保健类下降1.4%,交通和通信类下降2.0%,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下降2.8%,衣着类下降5.1%。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回升

重大项目贡献突出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9%,两年平均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6.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1.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2.5%,三次产业投资占比为1.5:37.1:61.4。工业投资整体向好。一季度,全市工业投资增长21.4%,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4.0%,其中制造业投资占比最大,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75.9%,增长16.2%。基础设施投资不断增强。一季度,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3.6%,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7.7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1.2%,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2个百分点。重大项目贡献日益突出。一季度,全市计划总投资1亿元以上的项目完成投资额增长14.0%,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稳中向好。一季度,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完成投资72.77亿元,增长14.3%。

对外贸易量质齐增

利用外资保持增长

一季度,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为409.3亿元,增长47.2%。其中,出口288.4亿元,增长52.5%;进口120.9亿元,增长35.8%。3月当月,外贸进出口总值为171.2亿元,增长54.3%。其中,出口119.6亿元,增长60.6%;进口51.6亿元,增长41.4%。从贸易方式来看,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276.8亿元,增长63.5%;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121.8亿元,增长14.5%;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8.6亿元,增长718.1%。主要优势产品出口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市机电产品出口130.4亿元,增长51.9%,拉动全市出口总值增长23.6个百分点;纺织服装出口55.6亿元,增长39.9%,拉动全市出口总值增长8.4个百分点。

一季度,全市新设立外资项目69个,下降6.8%。实际使用外资2.4亿美元,增长16.6%。

财政收入涨幅明显

金融运行持续稳健

一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3.54亿元,增长15.6%。其中,税收收入61.44亿元,增长16.6%;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到73.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完成22.10亿元,增长12.8%。

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717.64亿元,较年初增加321.03亿元,较年初增长9.5%,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存款余额5060.95亿元,较年初增加328.17亿元,较年初增长6.9%;社会融资规模余额4773.5亿元,较年初增加390亿元,同比增长15.4%,余额同比增速创2019年以来新高。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居民收入继续增加

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715人,3月份环比增加82.42%;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2.17%,3月份环比下降0.04个百分点,控制在省定目标以下,就业形势保持平稳。

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954元,增长9.3%,两年平均增长4.9%。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70元,增长7.9%,两年平均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94元,增长12.5%,两年平均增长6.1%。

如何评价全市经济开局的表现?

今年一季度,在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整体稳定,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措施有力有效的推动下,全市经济总体呈现“加快恢复、稳步向好”发展态势。

生产需求持续改善。在市场需求持续恢复、去年同期低基数以及就地过年工作日增加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面回升。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2.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9%,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47.2%,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6.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6%,这些指标同比增速均达到了两位数。从两年平均增速来看,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货物进出口总额、实际使用外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5.7%、9.4%、4.1%、4.2%、12.0%、8.9%、2.1%。综合这些指标来判断,全市经济总体处于稳步恢复的状态。

新动能快速成长。一季度,全市内涵性投资继续深化,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8.4%,其中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23.7%;“四新经济”投资增长32.3%;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3.7%。在内涵性投资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全市新动能持续增强。一季度,全市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7.3%,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4个百分点。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一季度,全市网络零售额32.2亿元,增长23.3%,其中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24.9亿元,增长11.2%。

先行指标表现良好。工业用电量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市工业用电量增长23.7%,增速较2020年全年转正并提高23.8个百分点。货运量稳步增加。一季度,全市货运量增长15.6%,其中铁路运输货运量增长45.8%,民航运输货邮吞吐量增长135.5%,水路运输货运量增长14.2%。民营企业贷款增速创2017年以来新高。3月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944.4亿元,同比增长10.3%,创2017年以来新高;普惠口径小微贷款增加57亿元,是去年同期增量的2.2倍。

当前市场主体活力如何?

市场主体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就业民生,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当前我市市场主体活力持续增强,对经济社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企业家信心恢复良好。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经营景气状况调查问卷显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40.0,企业景气指数为138.9,较2020年四季度分别提高4.2和3.7个点,较去年同期分别提高38.6和32.2个点,较2019年一季度分别提高4.1和3.4个点。

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增加。一季度,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不含外资企业)1.48万户,增长36.1%;新登记注册资本366.53亿元,增长118.9%。截至3月末,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39.83万户,增长11.3%。其中,私营企业10.94万户,增长12.2%;个体工商户27.82万户,增长12.3%。

新增企业拉动作用明显。从工业企业看,一季度,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增长161.9%,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8.7%,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4.8个百分点。从服务业企业看,1-2月份全市新增的100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83.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4.2个百分点。

市级重大项目一季度推进情况如何?

今年,我市共确定了294个市级重大项目,一季度开工263个,开工率近90%,完成投资158.6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9.1%,呈现开工早、建设快、投资高的特点,推进速度明显快于时间进度,实现了首季“开门红”。

一季度能源运行情况如何?

一季度,随着我市经济持续稳定恢复,能源供需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重点采取三个方面措施,持续增强能源的供应保障能力。

加强能源监测预警。成立采暖季保供工作专班,组织各区市、相关部门、重点企业建立采暖季煤电油气日报制度,督促指导各热电企业提前做好谋划储备,达到煤炭储备量不低于40天的安全运行警戒线;组织燃气企业做好上游气源对接,有效应对了去年入冬以来煤价、气价波动带来的“煤慌”“气慌”问题,确保全市电煤、天然气供应充足稳定。截至3月底,全市电厂电煤库存量65万吨以上,平均可用40天以上,远超省里规定的10天储备警戒线;中石化、中石油、大威石油、威洋油库库存量超过11万吨,可供销售35天以上;天然气供应量0.84亿立方米,增长21.5%,消费量0.66亿立方米,天然气消费供应充足。

压实能源保供责任。开展能源行业大排查大整治,对全市48家能源企业进行了全面摸底检查。电力方面,加强供电企业电力设施运行维护、巡查消缺和应急抢修,针对寒潮天气可能造成部分重要输电通道覆冰、舞动等安全隐患,全面加强全市136座变电站运维保障,做好抢修物资和备品备件储备工作,确保一旦发生故障能够快速响应、迅速恢复。天然气方面,加大天然气长输管道监督保护工作力度,确保管道运行安全可靠。

全力保障重点行业用电。制定了年度电网事故拉闸序位表,加强安全生产驻点监管,抽调精干力量派驻重点供电企业,全覆盖开展隐患排查,确保供电安全稳定。一季度,全市发电量增长13.35%,电力生产快速回升。全社会用电量增长21.64%,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增长9.46%,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长24.16%,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长36.4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2.11%。全市电力增容一季度净增32万千伏安,增长107.2%,也显示全市企业生产用电快速恢复性增长。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