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区牛泉镇贺小庄村:小组长坐班村委会 村干部进蔬菜大棚成了义务工
··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亓秀宝 济南报道
乡村振兴发展,首当其冲是发展产业,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村“两委”班子,坚持党建引领村级事务开展,发挥“六级联动”工作机制,以基层党建为抓手,听民意、聚民心、谋民福,带领村民共同富裕,壮大村集体经济,鼓起村民“钱袋子”。
贺小庄村,位于济南市莱芜区牛泉镇西部,距离城区将近30公里,村庄依大汶河南岸沿河而建,这座1600余人的村子,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成为了远近皆知的文明村、富裕村。
一个好班子改变了村容村貌
贺小庄村曾是牛泉镇名不见经传的村子,由于距离镇中心较远,加上村各方面工作不突出,镇内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这个村子,直到15年前以王兆申为村党支部书记的班子建立,5名党支部成员便计划着如何通过党支部带领村民实现增收,彻底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
多年来,村党支部成员带头修路、清理河道,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清理村庄道路两侧、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的“三堆”,实施村庄绿化。如今走进贺小庄村,街道整洁、路宽河净,沿街墙面统一粉刷,断壁残垣全部拆除干净,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一个强支部让村庄产业振兴起来
乡村要振兴,党建是基础,产业是关键。2020年,莱芜区提出要全面消除年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村,而此时,贺小庄村年集体收入已达到50余万元,收入包括土地流转、破产企业厂房租赁等“不动产”收益外,还得益于村里集中闲置土地建设蔬菜大棚收入。
4月23日,在贺小庄村蔬菜基地,村民正忙碌着采摘辣椒。“我们村现有30个蔬菜大棚,总占地150余亩,主要做土豆育种,辣椒、茄子等蔬菜种植,村民不用出去打工,在村里干活一天也能挣70、80块钱,尤其适合中老年村民,这解决了他们的收入问题,也极大融洽了村‘两委’和村民的关系。”王兆申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在蔬菜大棚内,王兆申和刚刚换届选举的村党支部成员一同忙活着辣椒采摘。“村‘两委’每个人都会在空闲时间来干农活,都是义务劳动,但是村民务工会给工资,这是增加我们和村民交流机会的一个很好途径,也是了解村民思想、增进村民感情的有效办法。”该村150余亩大棚用地,均有闲置地以及在外务工村民无暇耕种地组成,通过流转方式,让村民增加收益,同时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村里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下一步怎么更好地发展村里事务,该村“两委”成员又有了新的想法。
一个个想法逐步实现,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在大部分农村,村委会下面会有多个村民小组(生产队),而在贺小庄村,由原来的8个村民小组重新划分为3个村民生产服务管理片区,每个片区设立一名曾在村任职或者退休回村的村民,他们在村民中威信度高、热心服务村里工作,同时,村里设置了考核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他们服务村级事务的热情。此外,村里还设立了妇女服务队、老干部服务队、移风易俗服务队,他们各司其职,无偿为村民提供各项服务、融洽邻里关系。
鉴于村里大部分青壮年都在外打工,很多年轻人都在城区居住,村里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摆在了眼前,如何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王兆申和村“两委”成员计划着建立一所村级养老院,由村里出资建设,将村里60岁以上老年人集中赡养,并实行小帮老、弱帮壮的形式,让老年人相互照顾,这样一方面增进了老年人的感情,也减少了雇佣护工的费用支出,还能更好地发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的作用。“目前正在筹备中,计划年内完成,明年村里的老人就能够有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了。”王兆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