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滨州一处黄河水利工程遗址

··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摇篮。从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以来,滨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强力实施黄河生态保护工程。让我们跟随滨州摄影师中新摄的镜头视角,一起走进滨州黄河,一起见证滨州黄河变迁长卷中的历史瞬间。

.

在滨州市滨城区梁才办事处和利津县交界的黄河滩内有这样一处黄河水利遗址,它从开工建设到停工废弃,“寿命”只持续了大约一年。尽管这座水利枢纽曾被设计者寄予厚望,但如今它却早已被湮没在时间的长河之中,这就是王旺庄拦河大坝水利枢纽工程遗址。

.

 60年风霜雨雪的侵蚀,它们的本来面目早已流失了许多。透过这断壁残垣,也可遥想它当年的雄姿。

.

据史料记载,这是苏联援助建设的项目。遗址上24堵高大的“石墙”组成了一道拦河泄洪闸,我们看到的所谓“石墙”,其实是水利枢纽的闸墩,它们每一个都有三四米高,十多米长,厚度约2米。

.

钢筋混凝土的结构,看起来坚固而可靠。远远望去,就好像一个个笔直挺立的士兵,列队守卫在母亲河岸边。

.

 几十年间,它们静静地矗立着,却不断有人慕名而来。

.

据滨州的一位黄河水利专家郭工程师讲述:“这个工程失败的原因,关键的还是对黄河泥沙的认识不足,下闸后泥沙淤积严重,无法实现工程预期。”同样是苏联老大哥援建的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也是存在对泥沙认识不足的问题,后来增加了排沙底孔,才能算能正常运用。

.

   曾经参与建设这座工程的人们,是那个时代的“老黄牛”,一如鲁迅先生所说“俯首甘为孺子牛”

.

   王旺庄水利枢纽工程还与张北铁路有一段渊源。张北铁路开建延伸到小营后,如何过黄河成为一大难题,道旭渡口河宽滩长,人们就将希望寄托在了王旺庄水利枢纽工程上。

.

 曾经沧海变桑田。这些石墩也时刻提醒着人们,要把黄河治理好、利用好、开发好。

.

 滨州市是一座特殊的城市,黄河穿城而过,境内长度94公里。目前,滨州市已完成《黄河风情带建设工作推进方案》,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重点攻坚任务中,将实施黄河两岸特色休闲项目计划和“幸福黄河工程”,做好沿黄文旅开发这篇大文章。

.

    据几十年居住在遗址附近村庄的老人讲,原来的这个枢纽闸墩有十五六米高,而现在只露出三四米高,都被泥沙淤积成田地,看不出来了。

.

   因防洪安全等需要,1962年,这座王旺庄枢纽工程停建下马。王旺庄水利枢纽工程最终成为一个治理黄河的失败案例,但它的配套工程——韩墩引黄闸干渠、打渔张引黄闸干渠,却至今在发挥功效造福百姓。

.

  王旺庄拦河大坝水利枢纽工程遗址是时代的产物,它身上留着鲜明的时代痕迹。在那个“多快好省”的年代里,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工程设计本身存在着许多不当之处。工程量如此庞大,实施起来可以说是困难重重,其中资金是最大的难题。加之遇到我国三年自然灾害,浩大工程慢慢就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

     一条窄小的土路在荒草丛中被踏了出来。或者有人从不曾关注过这里,但也有人从不曾忘记这里。想近距离触摸滨州黄河古老历史的脉络,这处沿河遗址无疑是最佳选择地之一。

.

    近年来,滨州市利用沿黄优势,进行“绿色生态、水系生态、农业生态、乡村生态、路域生态”五大生态示范工程建设,十年间滨州市黄河沿岸处处形成了粮丰林茂水清乡村美的美丽画卷,成为北方美丽乡村和生态建设的典范。而围绕黄河的话题和故事,永远都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随着岁月的流逝,不仅丝毫未磨损它的深刻内涵和神奇魅力,而且愈加凸显它鲜明的时代价值。

 .

.


特别声明:本文为“海报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观点。海报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