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施策推动银行机构加大科创企业​支持力度

··

  我国融资结构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支持科创企业方面理应发挥更大作用。目前服务科创特色的银行机构类型、运营实效。就实践看,目前支持科技创新的银行机构类型主要是在现有商业银行框架下设立专营机构。目前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已设立科技支行或专营机构约有800家,就山东来看,恒丰银行、齐鲁银行、青岛银行等一批地方法人银行均设立了科技支行,普遍业务规模偏小。比如,齐鲁银行科技支行2017年成立,贷款余额4亿多元。但总体看,银行为科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特别是种子期、初创期的企业服务不到位。主要原因在于这一阶段的企业资产轻、缺乏抵押物、缺乏稳定现金流、风险大,与银行贷款的风控要求匹配度低。其一,科创企业的竞争优势大多集中于专利技术,而非实物资产,具有轻资产非抵押的特性,与传统银行重资产重抵押重财务报表的授信方式有冲突;其二,银行注重还款来源和回报率的模式,与初创企业早期高投入低回报发展特点存在矛盾;其三,科创企业融资需求存在短快急,与银行审批模式不相适宜。这些原因,使银行要承担较大风险,又难以获得企业成长期的增值收益。目前看,靠市场自发调节来推动银行机构支持科创企业成效不大。下一步,应进一步发挥政府作用,完善政策“工具箱”,综合施策,加大激励推动力度,推动银行机构在支持科创企业上下更大功夫。要针对科创企业风险较大的实际,推动商业银行打破过分依赖财务报表和抵押物的局限,调整对创新企业的信用评级和信用增级方式,积极探索对科创企业经营能力的客观评价方法,以更为科学的方式评估创新企业的未来现金流,为支持科技企业提供信贷制度保障。

  一是更加重视以数据为重要载体的授信新模式。当前,企业和居民的生产及消费活动都更多地依托互联网进行,这使得其生产条件、收入情况、消费意愿及还款能力等都会通过互联网“留痕”,要鼓励银行构建以数据驱动为重要载体的授信新模式,从重视固定资产等传统抵押模式转向更注重企业的资信状况、交易数据、资金流向、供应链等多维度的全景式授信新模式。同时,针对科技型企业资金需求短、频、快、急等特点,加快线上业务发展、提高对科技企业融资需求的响应速度。

  二是推动银行从关注企业盈利、实物抵押物的审贷模式,向判断企业科创能力(例如专利获取、核心技术等)的审贷模式转型。为不同行业、不同阶段、不同特征的科创企业制定专属的信用评价体系和贷款准入标准,初创期探索在技术、专利等动产上设置抵押或质押,在成长期开展税款返还担保、股票抵押、订单、仓单、保单抵押、债券抵押、应收货款抵押及其他权益抵押等多种贷款形式。推动银行为科技金融业务设置差异化制度安排,落实容错及尽职免责机制等,为银行开展业务消除后顾之忧。积极探索资产证券化、可转换债券、供应链融资等在科技创新企业融资过程中的运用方式,解决“风险与收益不对称”问题,降低交易成本。

  三是统一归集科创企业公共信息,提供给银行查询。信息不对称是造成科创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仅依靠银行自身力量难以全面、准确地刻画企业真实信用状况。应由政府建设、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向银行提供基础公共信用信息查询服务,降低科创企业融资中的信用风险,提高金融交易效率。公共信用信息主要包括政府部门信息(即市场监管、税务、环保、社保、不动产登记等政府部门掌握的企业、个人信用信息)和公用事业信息(即公用事业单位掌握的企业、个人公积金、水、电、气缴费等信用信息)。同时,建立企业信用黑名单制度,并依法向征信机构开放,便于金融机构及其利益相关方综合评价企业经营状况、还款能力。

  四是强化政策激励。建立多方合作的风险分担机制。与政府的引导基金合作,更好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与保险公司合作,建立“政府+银行+保险”的风险分担机制,与担保公司合作,通过批量担保和个案担保两种形式,为科创企业的信贷提供担保;对于金融机构开展科创业务形成的不良资产险,由政府出资、补偿风险,按一定比例与银行共同承担,提高商业银行参与投贷联动业务的积极性。制定银行科创企业信贷奖励考核办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为科创企业发放贷款实施专项奖励,用于鼓励机构提升科创企业信贷支持力度。

  五是鼓励银行机构设立更多专营机构。就目前监管部门政策导向看,目前在批设银行机构支持科技创新方面,主要是鼓励商业银行设立专营机构--科技支行。比如,近期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20〕232号)提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科技资源聚集地区设立科技支行”。对此,应制定扶持措施,通过补贴、奖励等政策手段,鼓励现有银行机构多设立科技支行,加大科创企业贷款业务的经营力度。(贾庭磊)

责编:焦雪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