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字当头谋创新 实务教学两开花 ——山东省审计厅审计实务培训的创新探索实践
··
文\王照生 郑茂霞
来自《中国审计》2021年第7期
紧扣审计实务开展教育培训是提升实战化水平、培养业务精通审计干部的重要路径。近年来,山东省审计厅坚持“精准化设计、精细化管理、精品化塑造”的理念,深入推进审计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创新培训形式,突出实务导向,贴近审计实战,提升培训效应,取得明显成效。本文重点以2020年山东省审计厅审计业务骨干培训班(简称“骨干培训班”)为例,讲解审计实务培训的具体做法,以期对各地审计培训工作有所启示和借鉴。
以模块化思维谋划设计内容
精选培训主题。按照年度教育培训计划,紧扣培训班目标定位,围绕中心工作,确定培训主题,明确培训任务,解决好“培训什么”的问题。2020年7月,山东省审计厅举办骨干培训班,对来自全省审计机关的160余名学员进行培训。培训前一个多月,培训团队即展开系统筹划和设计工作,做到“预则立”。鉴于山东省审计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优秀审计项目创建工作的意见》,启动了2020年优秀审计项目评选工作,培训团队研究确定“打造审计精品、提升审计质量”的培训主题,确立“增强创优意识、提升创优水平”的培训目标,与创优工作形成协同效应,彰显创优导向。
优化培训课程。坚持模块化思维,把培训主题分解成若干模块,紧扣每一个模块设计课程,增强课程的系统性、逻辑性和精细化,使课程相互衔接、各有侧重、形成体系。在骨干培训班中,坚持以案解析的形式,对全省荣获的十余例全国优秀审计项目进行特色分类、模块划分、课程开发、系统展讲,尤其是针对各个优秀审计项目的特点,突出课程特色,明确课程主题。如鉴于德州市连续三年摘得全国优秀审计项目,审计质量在全省处于先进位次,特设计“抓好全过程质量控制、打造优秀审计项目”课程。鉴于商河县审计局的优秀审计项目特点在于审计实施方案做得精细,特设计以“科学制订审计实施方案”为主题的课程。鉴于胶州市审计局累计有三例审计项目被审计署表彰,审计成果开发机制健全完备,特围绕审计成果开发设计课程。同时,培训团队还围绕民政专项资金、大数据审计、专项资金审计、扶贫审计、行业审计等主题,为山东省其他全国优秀审计项目进行课程设计,实现课程方案导向鲜明、主题丰富、贴近实务。
打磨培训师资。师资是培训班质量的决定因素。近年来,山东省审计厅坚持严把质量、科学分类、动态管理的原则,在授课实践检验的基础上,打造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当的培训师资队伍。在骨干培训班中,围绕课程设计,向荣获全国优秀审计项目的市、县审计机关发出邀请,邀请审计组长或主审进行授课。为保证师资紧扣主题和需求进行备课,更好实现培训目标,加强了同师资的沟通协商,精密对接培训目标、形式,有的还开展实地调研,深入研究分析优秀审计项目的特点和优势,与师资面对面沟通,邀请其进行试讲,助力提升备课的精准度。从实际情况看,不少师资经过入库管理、经常性授课,对培训目标领悟能力增强,能够按照培训需求开展课程设计,形成培训核心师资,助推培训精品化塑造。
以精细化理念组织管理学员
严格管理监督。对学员严加甄别,针对培训对象的属性,要求学员在报名表上注明有无荣获市级以上优秀审计项目等信息,切实把好学员关。同时让学员围绕培训主题撰写研讨文章,带着问题来培训。在培训班现场,加强精细化管理,实行课堂总结制度。每堂课结束后,由授课教师随机抽取学员做课堂总结,让学员们集中精力听讲,达到学如弓弩、才如箭镞的效果。实行课堂互动制度,课前发给学员一张问题表,结合工作情况和听讲情况,列出自己的问题。每堂课结束后,安排互动时间,让授课教师回答学员的问题,更好地促进学好学透学扎实。实行课程评价制度,课程结束后,学员填写课程评价表,包括收获和体会、意见和建议、需求和展望、总体评价等内容,便于改进完善课程。实行考试和结业制度,根据授课内容安排测试环节,成绩合格准以结业,颁发结业证书。
搭建展示平台。开展“今日我讲课”活动,邀请参与2019年省级优秀审计项目的学员登台介绍经验做法,丰富课程体系,展示和推广务实可行的经验,发挥开阔视野、加强交流的作用。培训期间,培训团队还开展了优秀审计项目观摩活动,让学员翻阅借鉴审计项目案卷,进一步贴近实务。
加强研讨交流。为增强培训实效,培训班打破区域界限,分组进行交流,让学员各抒己见,围绕工作中的困惑、成果展开讨论,激发思想火花。每个组设组长和记录员,做好观点、意见和建议的记录,便于日后整理反馈、指导审计实践。培训团队分头参与各组研讨,现场征求学员对审计及培训工作的意见建议,对完善培训工作思路、改进培训工作方法起到了推动作用。
以多元化方式提升放大成果
同步开发调研成果。突出成果导向,前置成果意识,全方位、多层次开发成果,特别是结合培训班设定的调研主题,同步展开调研活动,实现效益、成果最大化,做到资源共享、“一班多果”。在骨干培训班中,培训团队制订调研方案,调研创优工作的经验。其中,形成的《精耕细作 善作者成——省外审计机关创建优秀审计项目实践经验分析》调研文章,把优秀审计项目创建比喻为种田,从深耕、播种、浇灌、收获、归仓等通俗易懂的视角阐述了江西、江苏等地的创优理念和做法。形成的《统筹兼顾 系统集成——山东审计机关创建优秀审计项目经验谈》,以全省2019年优秀审计项目为样本,精细分析了各个项目的实践优势,帮助审计人员把握创优工作的规律。
同步开发课程成果。坚持精湛成果贯穿理念,在骨干培训班中,组织力量对各培训课程进行全程记录,丰富课程资源库,经整理和剪辑后上传至内部工作网络,供审计人员收看、阅览。目前,山东省审计厅累计录制视频课程100余期,基于学员80多篇教学案例编撰的《审计案例选编》一书已正式出版。适应网络培训的发展形势,开发网络培训课程,让授课教师结合备课情况,同步准备十分钟左右的慕课,利用培训间隙进行录制,共计开发了五期审计慕课,在山东省审计厅网站和微信号上进行推送,发挥了培训的最大效应。审计慕课成为山东省审计培训精品化的又一成果示例,入选审计署办公厅组织的十项审计宣传正能量专题活动。
同步开发宣传成果。根据授课情况,撰写优秀审计项目案例和经验文章,加大项目推介力度。如结合青岛市审计局、曹县审计局等课程撰写的《强化导向意识 聚焦关键环节——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建设及配套征迁工程跟踪审计项目经验总结》《深耕行业 做精做细——山东省曹县审计局实施民政系统、教育系统审计经验总结》等实务文章刊发在《中国审计》杂志上。骨干培训班恰逢山东省审计厅受省政府委托向省人大常委会做审计工作报告。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培训班组织开展“读报告、议报告”活动,邀请部分学员谈体会,录制访谈视频,恰合时宜地进行宣传展播。围绕优秀审计项目创建工作,同步邀请授课教师谈创优工作的经验体会和意见建议,拍摄制作《优秀审计项目是如何炼成的》短视频。同时,根据授课和访谈情况,整理《论道优秀审计项目》参阅材料,实现了一事多果、多果多用。
来源:《中国审计》2021年第7期
编辑:耿天竹
审核:郑茂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