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通国运兴
··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的服务性行业,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也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与幸福感、获得感。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综合国力实现了巨大跨越,中国的交通运输条件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交通行业自立自强,艰苦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路网越织越密
交通的发展状况与国运紧密相关。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交通运输面貌十分落后。当时,全国铁路总里程仅2.18万公里,还有一半处于瘫痪状态,能通车的公路仅8.08万公里,民用汽车5.1万辆,民航航线只有12条,主要运输工具还是畜力车和木帆船等。
要想富,先修路,我国几代人为之付出了不懈努力。新中国成立后,修建了青藏公路、成昆铁路、南京长江大桥等一批标志性交通工程,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有力支撑了中华民族“站起来”;改革开放后,第一条高速公路建成投入使用,民航迅速发展,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着力破除瓶颈制约,使交通基本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解决了“够不够”的问题,有效支撑了中华民族“富起来”。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适应“强起来”的时代需要,交通行业发展更加强调建设人民满意交通,强调当好“先行官”,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投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截至2020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4.63万公里,其中高铁3.79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约16万公里,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公路网络,覆盖99%城区超过20万人的城市和地级行政中心。
在日渐完善的交通路网支撑下,我国运输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表示,“十三五”时期,交通运输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科技大显神通
上世纪修建川藏、青藏公路时,我国尚未摆脱“一穷二白”面貌,物资匮乏、技术落后,11万筑路军民凭借着顽强的斗志筑成了这条奇迹之路。
如今的中国,公路总里程已经超过500万公里,几乎每个月都有新路建成。这背后除了国力的提升,交通科技实力的进步也功不可没。
在持续大力投入下,我国交通装备制造技术得到锤炼。“复兴号”动车组、C919大型客机等一批国产交通工具和交通装备不断涌现,书写了“中国制造”新高度;交通建设及维护能力有了质的飞跃,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一批超级工程震撼世界。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北斗导航系统等信息通信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广泛应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商业模式蓬勃发展。铁路建成了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实现了运输生产调度指挥信息化;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基本实现了全国联网;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等现代导航信息技术在民航运输、物流配送中广泛应用;网约车等交通新业态方兴未艾,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好的出行服务。
“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手段为交通领域带来了变化,便捷的出行方式让人民群众体会到幸福感和获得感。”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岑晏青表示。
有了技术的加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质量越来越高,交通基础设施加速成网,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日趋顺畅。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从“瓶颈制约”到“初步缓解”再到“基本适应”的跨越式发展。
补齐民生短板
2020年9月,交通运输部宣布,经过各有关方面艰苦卓绝的合力攻坚,交通扶贫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已经基本完成了“两通”任务。
“两通”指的是农村通硬化路和通客车任务,这是交通扶贫的两个兜底性目标任务。虽然这些路等级不高,大都不长,但对当地居民生活影响巨大。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戴东昌表示,近年来,交通运输部加快补齐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十三五”时期,累计对贫困地区投入车购税资金超过9500亿元,占全部车购税的68%,其中超过2700亿元车购税资金用于支持“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交通项目建设。
在不懈努力和巨大投入下,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已经突破了435万公里,“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建设和“快递下乡”工程加快推进,“城货下乡、山货进城、电商进村、快递入户”双向运输服务进一步打通,一批特色产业乘势而起,助力提升贫困地区教育和医疗保障水平,城市文明、基本公共服务随着交通的改善逐步向贫困地区纵深覆盖。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要求从2020年到2035年,用15年的时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从2036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交通强国。交通运输行业未来仍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