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有群扎根种草的“蓝碳”博士
··
最近,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热词。在威海南海新区,有二十多个年龄在30岁上下的年轻科研人员,整日在盐碱地上“作战”,与盐生植物、大海为伴,在蓝碳研究一线奋战了6年时间,将青春与热情融入到一片片实验基地和试验区里。近日,记者走近这群“逐梦者”,体验他们的一天,感受他们赤诚的蓝碳梦想。
威海有群扎根种草的“蓝碳”博士
记者王文欣(右)在采访。
4月13日一早,烟雨蒙蒙,30岁的隋海东和28岁的刘云财带上采样筐、记录表、铲子,驾驶一辆皮卡车来到南海新区黄垒河畔“寻宝”,采集滨海盐生植物。
“你看,这是野生黑枸杞。”雨打湿了两人的头发,可采样过程的惊喜,让他们乐此不疲。远远望着一大片枯黄的植物,两人径直走向泥泞的滩涂,隋海东说:“暂时还不清楚这是什么品种,但长了这么一大片,实属不易。”说话间,两人拿起铲子,取了一丛植物和土样准备带回去培育,进行原生地环境检测。
威海有群扎根种草的“蓝碳”博士
隋海东(右)和刘云财(左)在采集植物。
“红泥大缸可算集齐了,咱们得去搬了。”采样结束,隋海东和刘云财把寻到的宝贝放到车后斗上,又急匆匆赶往小观镇东浪暖村。大缸是用来做生态实验的,在蓝色经济研究院,像搬缸、种树这样的体力活,也都是这群年轻人亲力亲为,他们深知真正的科研,必然要吃苦。
走进东浪暖滨海生态种质繁育与开发示范基地,一进棚,盐角草、单叶蔓荆、皂荚、滨梅、耐盐藜麦、秋茄等近20种盐生植物布满培育棚,仿佛置身植物秘境,每株植物都是大家的“心尖尖”。2020年9月之前,这里还是些废弃的虾类养殖池,他们对废弃棚再利用,让这里成了孕育科学梦想的地方。
威海有群扎根种草的“蓝碳”博士
在实验室里,徐海龙(左)、于盈盈(右)对同事采集回来的植物进行化学检验。
穿上水鞋,记者跟随科研人员下到培育池,这里是大家设置的柽柳、碱蓬、红树模拟生态系统。手拿游标卡尺,工程师王有军仔细测量柽柳的树干直径、检查生长情况,一旁的吕鹏则在表格上记录相关数据。选种、培育、检测生长环境、做实验……这群科研人员盯着一株株植物,判定其固碳能力、抗逆性、耐盐性,筛选培育利于海岸带修复和固碳的优质苗种。
中午时间,一群人聚在一起有说有笑。蓝色经济研究院的科研人员们不仅年轻,还都是高精尖人才,他们从中科院、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顶级科研院校毕业后,没选择留在北上广等繁华的大城市,却来到了这个年轻的城市。
“你去瞧瞧昌阳河下游现在的模样,那便是我们留在这里的原因。”说起为啥守在这里,王有军打开了话匣子。早在2018年,大伙便致力于昌阳河段的综合整治和修复,那时,水鞋、铁锨、水桶成了他们的出行装备,近2年时间,国际上认可的海洋碳汇物种柽柳和翅碱蓬被移栽过来。不成活就后期补种,几年时间过去了,原本地表裸露、盐度高、水土流失严重的河段,被许多海洋碳汇物种覆盖,尽是生机。看得见的变化,让每个科研人心中“长”出了许多希望。
于盈盈加入蓝色经济研究院已经三个年头了,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修完博士学位后,她选择回到家乡搞科研。在“于盈盈们”看来,蓝碳研究之于中国乃至世界生态修复都是很重要的大事,总需要有人去守着、去开路,他们愿意当这个探路者。
威海有群扎根种草的“蓝碳”博士
研发人员到野外采集滨海盐生植物。
在蓝色经济研究院,围绕“蓝碳”这个中心,生态资源开发部、技术研发中心、海洋开发装备部等部门各司其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宝贝”:对刘云财来说,是滨海湿地上野蛮生长的各类野生盐地植物;对王有军来说,是东浪暖滨海生态种质繁育与开发示范基地里培育的株株植物;对于盈盈来说,是电脑里认真撰写的一个个项目和报告书;对徐海龙来说,是蓝碳实验室里检测出的各个数据……
繁育盐生植物、研究海岸带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开发海洋生态衍生产品、研究海带养殖碳汇项目方法学……一天的体验很短暂,记者跟着这群“蓝碳逐梦者”东奔西走、“上山下海”,他们每个人身上的执着坚守和青春热情,都无比动人。(Hi威海客户端记者 王文欣/文 刘志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