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新冠疫苗 共筑健康屏障—— 市疾控中心相关专家解读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有关问题

··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关系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预防疾病最有力的武器。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和安全性,近日,记者采访了市疾控中心相关专家。

市疾控中心主任助理、免疫规划首席专家袁克兵告诉记者,2020年12月份以来,按照全省统一安排,我市启动了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根据分阶段、重点人群优先接种的原则,已完成对全市8大类重点行业人群的接种。从今年3月底开始,对全市18~59岁人群开展了集中接种。从下半年开始,将重点针对老年人和患有基础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开展接种,同时根据国家免疫策略调整情况,有序开展18岁以下人群接种。

疫苗接种是防控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对人体而言,获取针对传染病的特异性抗体的方法有三种,一是来自于母亲的胎传抗体,二是通过自然感染,三是疫苗接种。对于控制新冠肺炎疫情来讲,疫苗接种显得更为重要。建议身体条件具备的市民要尽早接种疫苗,早接种,早受益。

目前全球有83种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国内有5条技术路线,分别是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重组亚单位、核酸、减毒流感病毒载体,附条件获批上市的有5种,包括3种灭活疫苗,1种腺病毒载体疫苗和1种重组蛋白疫苗。我市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是灭活疫苗。灭活疫苗是传统经典的疫苗制备方式,属于成熟、可靠、经典的疫苗制备手段,相对于其它疫苗研制技术而言,灭活疫苗研发平台成熟、生产工艺稳定、质量标准可控、保护效果良好、研发速度快,且易于规模化生产,具有国际通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判标准。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均为两剂次,按照国家发布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的要求,两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3周,第二剂在8周内完成。

我国疫苗在研发、试验、审批、上市、储存、运输、接种等全流程都有非常严格的管理规定,有完善的疫苗冷链系统保障,储存和运输均严格按照规范执行。接种单位、医护人员都经过了专业培训和严格审核,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接种。我国目前已经接种了超过1亿剂次新冠病毒疫苗,从监测情况看,目前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总体和其他灭活疫苗相当,多数症状较轻。少数人接种后接种部位有红肿、硬结、疼痛,极少数人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通常无需处理,一般1~2天可自行恢复。大家只要按照医务人员的指导去做,安全性能够得到保障,可以放心接种。

接种疫苗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管理科科长杨猛表示,建议市民在接种前提前了解新冠肺炎、新冠病毒疫苗相关知识和接种禁忌、接种流程等,好好休息,让身体保持在一个较好的生理状态,最好不要空腹接种。目前正患急性疾病的人员、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的人员、正在发热的人员、妊娠期妇女都是不适宜接种的;还要关注两针次接种间隔时间,提前做好时间安排。在接种时需携带相关证件(如身份证、护照等),并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配合现场医务人员询问,如实提供本人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信息,方便医务人员进行筛查。在接种后,一定要在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每个留观场所均安排了医务人员,受种者留观期间有任何不适,都可以直接咨询现场的医务人员。此外,要保持接种局部的皮肤清洁,避免用手抓挠接种部位。如出现疑似不良反应,要及时与接种单位联系,如果症状稍微重一些,建议受种者及时就医诊治。

有些市民提出疑问,接种了疫苗是否就不需要戴口罩等防护措施了?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科科长孟军说,由于新冠病毒疫苗出现还不到一年,疫苗能提供多长时间的保护还不能下结论,但目前数据显示,疫苗保护期在半年以上是没有问题的。需要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100%。少数人接种后未产生保护力,或者仍然发病,与疫苗本身特性和受种者个人体质有关。所以大家还是要继续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这些良好的卫生习惯,必要时仍应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核酸检测。融媒体记者 甘甜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