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红色教科书” 开设“传统教育现场课”
··
大众网·海报新闻见习记者 闫鹏 枣庄报道
近日,由滕州市文联、羊庄镇党委政府主办,滕州市区艺家协会、滕州市民间艺术家协会、滕州市羊庄镇中心小学承办的滕州市文艺家志愿服务点(羊庄站)揭牌仪式暨羊庄中心小学首届书法节活动走进滕州市羊庄镇中心小学。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校园开展非遗文化教育,是丰富当前教学内容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手段。
“非遗”进校园 文化润心田
羊庄镇历史文化遗存丰厚。今境内有古墓址11处,庙宇30处,遗址(物)16处,名胜7处。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各地面临的难题。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近年来,滕州市中小学纷纷举行了“非遗进校园”活动,各位传承人长期驻学校给孩子们授课。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传承人梁军、拓片传承人陈道文、糖画传承人苗传科等5位非遗艺术家走进滕州羊庄镇中心小学,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非遗课程。
会场共分为三大区域:民间艺术区域、曲艺区域、书法区域。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非遗课堂从布局到气氛,都与我们想象中的课堂不大一样。曲艺区域的孩子们相互围坐,没有书本,不用记录,但是阵阵掌声和发自肺腑的欢笑已将课堂的气氛一次又一次地带向顶点。快板相声传承人姜广盖没有炫自己的口技,没有炫高深的论调,只是把传统文化融入到故事中,孩子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自豪感。在民间艺术区域,面塑传承人梁军正在被同学们包围着,你一句我一句争先恐后询问着面塑制作的相关流程。梁老师展示了自己个人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创作方法,指导着现场的同学们,大家都跃跃欲试,利用黏土不断的搓、揉、捏,一个个精美的小牛在同学们手里诞生,深深感受到了面塑的独特的文化魅力。拓印被誉为“古代的照相机”,工艺分湿(宣纸)、打(紧实)、调(墨色)、拓(纹路)等四个步骤,看似简单,却要求细致,拓片传承人陈道文老师恐怕自己教不好,都是手把手地教学,同学们近距离了解拓片技艺的制作流程,必将有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据悉,滕州市羊庄镇位于千山薛水岸边,史称滕县二区,同时古薛河贯穿镇域全境。作为革命老区的羊庄镇,红色底蕴深厚,羊庄镇南塘村是鲁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爆发的地方,也是鲁南人民抗日义勇总队(苏鲁人民抗日义勇军)的诞生地和指挥部所在地。同时,羊庄镇还是洪振海、孟昭煜两位民政部公布第一批抗日英烈的故乡。因此羊庄被誉为“滕县的延安,革命的摇篮”。羊庄红色文化广场、孔子学堂等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些馆、堂、碑已经成为羊庄镇党员干部唤醒初心的红色教育基地。为此,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羊庄镇依托区域内红色底蕴资源,将红色文化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结合多种活动内容和形式,通过解放思想、创新形式,引导和鼓励同学们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和红色精神的洗礼,让未成年人牢记自己肩上的责任,做一名新时代的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