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大增18.3%,中国经济一季报该怎么看

··

  18.3%!

  16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后,不少人惊呼,“增速真高啊!”“牛啊!”

  且慢!

  这个18.3%可不能简单直观地看。受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去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下降6.8%。今年一季度的18.3%,受到这个较低基数,以及今年春节员工就地过年工作日有所增加等不可比因素影响。

  那么,怎么看待中国经济一季度的运行情况呢?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的首个季报,一季度经济运行都有哪些亮点?还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麻辣姐这就给您逐一梳理。

  经济恢复的态势在持续,积极因素在累积增多

  尽管不能对18.3%的增速盲目乐观,但按可比价计算,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速比2020年四季度环比增长0.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5.0%。总体上看,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开局良好。

  “今年同比增速呈现出和往年不同的趋势。我们在判断经济形势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判断。”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今年一季度,面对冬春疫情考验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得到了巩固和拓展。

  生产需求持续改善。在市场需求逐步恢复、上年基数较低、就地过年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今年一季度主要指标都呈现了两位数的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6%,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29.2%。从季度环比看,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2.01%,社零总额环比增长1.86%,固定资产投资环比增长2.06%。从两年平均的增速看,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6.8%,社零总额两年平均增长4.2%,固定资产投资两年平均增长2.9%,货物进出口总额两年平均增速也接近10%。“综合这些指标来判断,经济总体处于稳定恢复的状态中。”刘爱华说。

  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4%,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为5.3%,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比2月下降0.2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297万人,完成了全年预定目标任务的27%。从物价看,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其中3月份由上月的下降0.2%转为上涨0.4%,涨势比较温和。

  新动能快速成长。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31.2%,两年平均增长12.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9%,两年平均增长9.7%,均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整体增速。一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7.3%,两年平均增长9.9%,快于全部投资7个百分点。此外,一季度,智能低碳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像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同比分别增长了3.1倍、1.1倍,73.6%,两年平均增速都超过两位数。

  质量效益稳步提高。看企业,1—2月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79倍,两年平均增长31.2%;规上服务业企业扭亏为盈,实现利润总额达到了1690亿元。居民收入继续增加,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13.7%,两年平均增长4.5%;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单位GDP能耗继续下降,初步核算,一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了3.1%。

  市场预期稳中向好。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9%,比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连续13个月位于景气区间;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3%,上升4.9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5.3%,上升3.7个百分点。

  “从以上五个方面来看,今年一季度经济恢复的态势在持续,积极的因素在累积增多。”刘爱华说。

  消费市场快速恢复,制造业投资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消费数据最受关注。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9%,两年平均增长4.2%,呈现恢复性较快增长。

  商品零售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0.4%,两年平均增长4.8%。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全部18个类别商品零售额增速均超过10%。

  网上销售增长势头良好。一季度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两年平均增长15.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比达到21.9%。

  接触性消费快速恢复。3月份,餐饮收入两年平均增长达到0.9%,从2020年以来首次月度规模高于2019年同期。从线下消费看,一季度限额以上零售业实体店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2.2%,两年平均增长4.5%,比1—2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餐饮、线下消费等前期受到制约的消费领域正快速恢复。

  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更证明了消费市场在快速恢复。小长假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数达到1.02亿人次,恢复到疫情前同期的94.5%;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比2020年同期增长225.8%,恢复至2019年的92.4%;清明假期三天电影总票房突破8亿,刷新了历史同期票房最高纪录。

  “上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了19%,在这样一个低基数的基础上,目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现出30%以上的比较高的增长。还有一方面,消费环境持续改善带来居民信心的增强;居民收入的回升带来消费能力稳步提升;扩内需促消费政策的带动,带来重要商品的销售保持增长,这都是推动一季度消费市场呈现快速恢复的原因。”刘爱华说。

  下一阶段消费市场可能会呈现什么样的恢复态势?

  刘爱华分析,总体上来看,从去年以来,消费市场经受住了疫情冲击的严峻考验,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明显,消费升级的态势也没有改变。从未来看,随着经济的稳步恢复,居民就业收入将继续改善,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消费能力。我国应对疫情的能力提升,精准防控做得更加到位,也有利于消费环境的改善。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效应也在不断显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都有利于促进消费市场的稳定复苏。

  在整体需求快速恢复过程中,也有一些领域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这就包括制造业投资。

  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9.8%,但两年平均下降2%。“这就意味着目前制造业投资的水平相当于疫情前的96%左右,说明制造业投资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刘爱华分析,一方面,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比较多的困难,投资仍然有一定的顾虑。另一方面,投资主体对整体市场也在观察之中。“有利于制造业投资恢复的因素在慢慢累积和增加,比如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增长了1.79倍,两年平均增长达到了31.2%。可以说,企业的效益在提升。”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一些重大的工程项目都在安排之中,在“两新一重”、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等领域,都有大量的投资空间。“随着经济整体恢复的推进、企业效益的好转,企业的信心会慢慢得到增强,制造业提升的空间还是很大的,我们对制造业投资的恢复还是很有信心的。”刘爱华说。

  国际社会调高中国经济预期,中国经济有能力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

  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21年全年的经济增速进行了修订,把中国全年的经济增速预期提高到了8.4%。

  “预测结果的调整显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全年经济发展的信心和期望。中国经济全年有望保持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态势。”刘爱华说。

  内生动力在持续增强。看消费,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2%,比1—2月份加快了0.4个百分点。看投资,一季度高技术投资和社会领域投资两年平均分别增长9.9%和9.6%,投资结构继续优化,且随着政策、项目、资金等各项要素支持的逐步落地,投资有望保持稳步恢复的态势。看进口,3月份当月进口同比增长27.7%,是今年以来首次高于出口增速,说明内需恢复势头是在不断巩固增强的。

  供给质量在持续提升。产业结构转型在持续推进,刚才介绍的数据中,高技术产业生产和投资都是高于平均增速的;产能利用率在不断提高,一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达到了77.2%,比上年同期提高了9.9个百分点,而且77.2%的水平也是2013年以来同期的最高值。服务业稳步恢复,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8.3%,高于第二产业21.1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50.9%,继续发挥着增长主动力的作用。

  市场的活力在持续释放。今年以来,宏观政策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保持必要的支持力度。优化和落实减税政策,帮助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增强活力。市场主体快速增长,日均新设市场主体呈现了两位数增长。企业预期也是稳中向好。3月份,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预期指数、非制造业企业的业务活动预期指数都在60%上下,都保持了比较高的水平。

  “这些领域的恢复态势和中国经济长期拥有的物质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整、人力资源丰富等长期优势结合在一起,中国经济全年延续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态势是有基础有条件的。”刘爱华说,目前全球疫情、经济环境仍然存在比较强的不确定不稳定性,我们对这些方面的因素要保持清醒;国内恢复的基础还不太牢固,部分服务业、小微企业增长仍然偏慢。面对经济恢复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还是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持续巩固“稳”的基础,积蓄“进”的力量,守住“保”的底线,促进全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责编:马洪震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