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3岁女童遭同学殴打反被开除 打人孩子的家长被指是副园长
··
(记者:吕乐 庄滨滨 编辑:赵洪栋)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D女士微博截图。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庄滨滨 吕乐 上海报道
花钱送孩子进国际学校,本来想让孩子有更好的教育机会,结果却遭同学殴打。家长找学校要说法无果,却被学校以家长在公开场合中伤学校为由,撤销了孩子的学位。这一系列遭遇,让上海家长D女士选择站出来,揭露校园安全问题,向校园暴力说不。
4月13日,D女士告诉记者,自己3岁的女儿从去年9月入学上海惠灵顿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起,就遭到同班一名男生的欺负。今年3月12日,该名男生先后用拳头和棍子挥打了自己女儿,致使女儿皮肤擦伤,少量盆腔积液。
事发后,学校仅就此事道歉,并未有其他处置措施。D女士称,目前,打人男生仍在学校就读,其家长系学校副园长,仍正常工作。4月13日,记者前往学校采访,校方拒绝回应此事。目前,上海市教委已经介入调查此事。
上海惠灵顿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3岁女儿在学校被殴打 校方未送医
D女士的女儿今年3岁,2020年9月入读上海惠灵顿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自入学起,女儿就遭到同班一名男生欺负,我一直没当回事。直到后来发现孩子做噩梦,才和学校沟通,班主任当时称已经对打人男生进行了教育。”D女士说,今年3月12日,自己接孩子放学的时候,抱了孩子一下。结果孩子说自己疼,询问后才知道孩子又被那名男生殴打。
“我是后来从老师的笔录里知道,女儿被打时是中午。本来下午2点放学,女儿因为有其它课,3点半才下课,而学校3点半才告诉我孩子被打。这期间学校没送孩子去医院,甚至校医也没到场。”D女士告诉记者。
发现孩子被打后,D女士在送孩子去医院检查前,曾联系学校,希望校方人员一同前往,然而,并未有校方人员前往。由于是周五,对方让D女士保留就诊记录,周一再处理。周一学校看到诊断书后,只是道歉,并没有其他解决方案。
公安机关出具的验伤通知书。
记者从3月13日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出具的一份验伤通知书上了解到,D女士女儿检验结论为右侧骼前上脊(棘)区域皮肤浅表擦伤,原因待查;少量盆腔积液,原因待查。
随后,D女士拿着验伤通知书和学校方面沟通,学校换了多个代表,都没有给出明确结论。3月26日,D女士将事情经过发到了班级家长群里。4月1日,D女士丈夫举着一副抗议校园暴力的油画出现在校门口,呼吁学校正视自己女儿被打一事。
谈判和抗议没等来学校的合理处置,D女士反而收到了学校发来的邮件,称由于D女士“持续的无礼行为和对学校其他成员的公开中伤,违反了学校互相尊重的基本行为准则”,其女儿学位已被撤销。D女士对此并不认可,称女儿入学时,学校并没有相关规则。
学校拒绝接受采访 上海市教委介入调查此事
D女士告诉记者,自己老公曾和打人男孩妈妈见过面,但对方并未道歉,此后一直避而不见。D女士从学校查看了事发时的视频,“监控中,从孩子们的身形来看,应该是小男孩先用拳头挥打了我女儿,然后用棍子捅了她,我女儿疼得尖叫。当时,好多同学围了上来,一个小朋友甚至躲到了柜子里,可以想象现场是什么样的。”D女士说,“当时并没有老师在场,且监控画面中,自己女儿被柱子挡住,园方说是监控角度的问题。”
事发后,学校曾在微博发文,称经过对事件的全面调查(包括对涉事人员的访谈、视频证据的反复查看),认为这是在游戏过程中发生的一起轻微意外事件。“我们就此次事件对在校幼儿部学生家庭造成的影响深表歉意,并秉持着公正、透明的原则向有需求的在校幼儿部家长开放事件相关监控视频。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提供了涉事家长很多理性沟通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遗憾的是,涉事家长仍选择持续在公共场所、学校和社交媒体上做出不恰当的行为和缺乏依据的言论。”
学校通过微博回应此事。
D女士告诉记者,事发后,学校曾给班里除自己以外的所有家长发了一封邮件,说打人事件未造成重要影响,还对男孩家长的坚韧等品质进行了赞扬。
4月13日、14日,记者两次前往该学校采访,截至发稿时,相关问题未获回复。浦东新区公安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由于此事涉及未成年人,且发生在学校内部,公安部门并未介入,目前,上海市教委正在处置。
律师:学校应对孩子承担赔偿责任
对此,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黄铖强表示,根据我国《民法典》第1199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从受伤孩子父母提供的资料来看,孩子身体受到了伤害,孩子受伤时没有老师在场,事发后学校也未将孩子送医检查,且学校至今未提供资料证明尽到了管理职责,所以学校应对孩子承担赔偿责任。”
4月13日,D女士告诉记者,她已就此事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进行反映,且已在4月9日得到相关部门的回复。在回复短信上,上海教委称,相关部门已与学校联系,请学校明确事件过程及责任后作出妥善处理。建议家长和学校保持沟通,必要时可以诉诸法律程序维护孩子合法权益。4月14日,记者联系上海市教委询问事件进展,截至发稿时,未获回复。
上海市教委答复家长短信。
“我把这件事发到网上后,收到了很多妈妈的私信,很多人的孩子也遭遇过这样的事。所以,我的发声一方面为了自己孩子,另一方面希望为所有孩子的校园安全尽一份力量。”D女士告诉记者。目前,D女士已经聘请律师,希望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