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正在消失的老物件,你还记得哪些?
··
一张粮票,一座石碾子,一盏煤油灯,一个笸箩……这些记忆中的老物件,能唤起一段陈年往事,也承载着人们生活的变迁。
在你的记忆深处,是否留存过这些传统老物件的影子?
这是一个保温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学生上学离家远的需要自己带午饭,这种保温桶就派上了大大的用场。
那时候总感觉饭菜放在里面格外香,一到中午吃饭时,大家纷纷从布兜里掏出五颜六色的保温桶,前后桌凑在一起,别提有多开心了。
粮票、布票、肉票……在商品供应极为匮乏的年代,国家为了保障供需平衡,对城乡居民的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实行了计划供应。按人口定量发行了粮票、布票等专用购买凭证,这些凭证通称为“票证”。
这是老式血压计。在以前的农村,有一种职业叫“赤脚医生”,他们的家里都有一个或两个这样的血压计。村子里的老人有个啥不舒服的需要量量血压,它就派上了用场。
这个时候,赤脚医生会帮老人把袖带在胳膊上绑好,把听诊器置于肱动脉上,然后捏住那个打气囊进行打气,再缓慢放气。眼睛盯着水银柱所指的刻度,看血压升降……
BP机,又叫传呼机。上世纪90年代,手机还没有普及,BP机就成了主要的通讯工具。
那时候,腰上别着它,是一件很值得炫耀的事。走在大街上,突然BP机一响,主人一定会很神气地撩起衣服看一下,然后着急忙慌地找公用电话打过去。
而此时也总会有一些年轻人跟着撩起衣服看,说明他也是有BP机的人。那时年轻人最神气的一句话就是:有事Call我啊!
老辈儿的农村,有不少家庭的厨具是用土烧制成的。没错,材料就是泥土,经过高温烧制,非常牢固,结实耐用。
这些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形态各异种类齐全的厨具,蕴含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文化精髓。
那个年代,拥有一台电视机就像拥有了全世界。
一到夏天的晚上,吃过晚饭,家里有电视机的院子里一定会挤满了人,热闹得很。
这个时候,男主人负责调整挂在杆子上的天线,女主人负责旋转电视机上的频道按钮,当电视机屏幕由雪花变成影像时,孩童们便欢呼雀跃起来。
80年代,姑娘们出嫁,考虑到日后一家人的缝补问题,家里必定会买一台缝纫机作为嫁妆,体面又实用。
小时候总觉得每一个妈妈都心灵手巧,缝纫机“哒哒哒”踩着,衣服就做出来了,穿在身上美滋滋。
那时候最时尚也最流行的衣服品牌就是“妈妈牌”。
石碾子,石头做的。上世纪90年代以前,农村的各大路口或村头都放有石碾子,方便附近村民前来碾豆子等农作物。
儿时的你,是否有过跟着爷爷奶奶去村头磨黄豆的经历?
奶奶把黄豆倒在石碾盘上,你来一圈圈的推碾子,爷爷则用小笤帚把碾碎的黄豆渣向碾盘中间扫,不一会儿,黄豆就磨好了。
这是一把老茶壶。在你的记忆中,是否有过这样一幕:儿时的暑假,睡过午觉,阳光照在老屋院子的葡萄架上,把葡萄叶子晒得发亮。
葡萄架下有一张桌子,几把藤椅,桌上的老茶壶里飘出袅袅的茶雾,清香怡人。
此时的爷爷,或与三两老友喝茶聊天,或独自一人看报。而你,则坐在门前望着天空大朵的云彩发呆,看爷爷从发亮的老茶壶里倒出滚热的浓茶。听他讲过去的故事,这画面镌刻在你童年的记忆里,温暖,幸福……
这是曾经的小学课本,不同时期的课本,反映不同的时代精神。
我们从一版一版不断更迭的课本中读到了时代的变化,也感受到了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瓷质的肥皂盒 。老一辈儿的肥皂盒,大部分都是白色瓷质的,精致小巧,上面的图案也五花八门,有年画,有红楼梦,有风景,有梅花……
纹饰清雅,寓意美好。
纸笸箩是我们胶东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容器。
一张硬纸板,一把剪刀,一根针,一根线,几张报纸或是烟盒,用面浆糊一粘,就能做出一个漂亮的纸笸箩。
纸笸箩不仅是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更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一盏煤油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家庭常用照明工具就是它了。
对于父母那辈儿人来说,煤油灯的时代记忆已深深地烙在了他们心里,成为了一种特殊符号。(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孙美玲/策划 刘彬 图/视频 王慧敏/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