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胆蒸蛋没海胆?收好这份旅游“避坑”指南
··
4月9日,游客张先生反映在海南三亚大东海旅游区一餐厅用餐,6只海胆蒸蛋光有蛋没有海胆。有服务员告知他:“不要闹事,不然走不掉。”受到惊吓后,李先生立即报警。最终,餐厅退了海胆的200多元,李先生付了其余的2400多元。4月10日,对于海胆蒸蛋问题,餐厅负责人回应称因该季节当地海胆较瘦,与鸡蛋混蒸不易区分。
今天(4月11日),@三亚发布公布调查结果:未发现有海鲜掉包、掺杂掺假等价格欺诈行为。针对饭店女服务员语言威胁,经警方核查,女服务员语言威胁并非涉事商家人员所说。
“海胆蒸蛋”事件或为双方误解导致,但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出游在外这些常见的“坑”,以及如何避免入坑,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常见“坑”一般与贪小便宜有关!
1.廉价或免费旅游团
近年来,老人们参加以“当地补贴”“山区帮扶”等为名目的廉价或免费旅游团被坑骗的新闻屡见不鲜。这些所谓旅游团,利用人们信息不对等、贪小便宜等心理,通过发放传单、以人拉人、闭门集会等方式给老年人洗脑,组织赴外地旅游。一旦到了目的地,便利用老人们耳根子软、出门在外缺乏安全感等弱势,大肆推销。实际上,参与这类旅游团最终的花费比参加正规团还要昂贵。买回来的也大都是价格虚高的“三无”产品。
2.攀老乡、拉关系“打折”
常出去玩的人对这个场景肯定不陌生:被导游带到某玉器店里,在服务员讲解推销时,一个自称老板的人突然出现,跟游客拉家常,攀关系。最后发现他的祖上竟跟自己是“老乡”。于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生意不做了,原本售价成千上万的玉器,三五百“赔本”价就送给“老乡”了。实际上,在你进店之前,导游跟购物店就沟通过游客来自哪里。背两个地名,编一个祖宗,这样的“老乡”你还敢信吗?
3.车推
旅行团一般都有随车导游。几天游玩下来,被导游“大姐”“大妈”的亲切叫着,难免产生可以完全信赖的错觉。这时候,他们会利用这种错觉,售卖所谓旅行社“官方推荐”的地方特产。原本十几块的东西,打着“正规”、“正宗”的名义要价上百。同车有人买了,就让你不好意思不买。
4.“名家”现场“送”字画
在很多景区的表演类节目前,有书画“名家”现场作画“赠送”的环节。现场播放几张不知来源的“名家”与名人的合影,主持人念几个头衔和奖项,并宣称免费赠送,只收作品的装裱成本费。“大师”上场,写下几个风格早已烂大街的毛笔字,就能被不明所以的游客以几百到上千的成本价“免费”领到。实际上,“大家”不是大家,“免费”也不是免费。一句话——坑你没商量。
5.导游给的“打折券”
出门在外,难免想品尝一下当地特色。拿阳朔啤酒鱼来说,面对西街五花八门的品牌,吃哪一家真是让人很难抉择。这时候,导游告诉你,选就选连锁店,大品牌值得信赖。乍一听,是不是很有道理?随后,导游报出自己的手机号,去吃鱼报手机号还能享受折扣。心动吗?心动你就上当了!在普通店里不到100一份的啤酒鱼,去导游推荐的店里吃一份要好几百。而所谓的会员手机号,只是导游拿提成的证明而已。
6.跟你有“缘”的和尚、道士
跟山有关的景区里,常常有寺庙或道观。有些游客会被和尚、道长以“有缘”为由留下攀谈。随后,会带你进入一间“办公室”,先掏出他的证件给你看,告诉你他是多少代传人,给你看手相。事罢,当你满怀感激,准备离开时,他却掏出了个本子,轻描淡写地说:随意捐点香火钱。本来你早准备几十元钱来捐的,可是一翻开道长的本子,上面却赫然写着捐者的姓名和钱数:某某3900元,某某某2000元……捐款数目没有小于1000元的。不捐?道长不高兴,后果很严重。于是你瞬间“悟道”:破财除灾,这才是万变不离的真理。
7.活鱼“现宰”
在游客密集的景区,如果是不透明的厨房,尽量不要选择吃“现宰”的菜肴。现宰的售价一般比冷冻的贵很多。然而,面对几乎“一生只来一次”的游客,一个不透明的橱窗就能糊弄过去。非要吃当地特色,建议去当地人常去的非景区内饭店用餐。
8.免费送照片
出门旅行,难免想跟美丽的风景合影。有些景区将精华取景地圈起来,安排人员“免费”拍照,还送照片。这样的“好事”很难有人拒绝。当你到景区出口领照片时,会发现照片在相框里,照片免费,相框50一个。
收好这份“避坑”指南!
1.出门前详细自主了解旅游目的地,查看游客点评。若跟团游,选择大型正规旅行社。
2.谨记一分钱一分货,贪小便宜吃大亏。
3.老年人外出最好有年轻人陪同。
4.老年人跟团外出不要携带大量现金。
5.如果怀疑自己被坑,保存好照片、视频、录音等证据,必要时拨打110或当地政务热线求助。
6.旅游以欣赏风景为主,纪念品、小吃等基本都可以网购到。
7.不参与景区的“抛绣球”、“入洞房”等互动环节。
8.不要接陌生人递到手里的任何东西。
出门旅行,为的是欣赏美景,收获好心情。收好这份“避坑”指南,让你的出游省钱又省心。
(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 刘明明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