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县:实施“四雁工程” 趟出以人才振兴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艳彩 见习记者 颜承昊 通讯员 徐侠 冯磊 孔维克 临沂报道

  兰陵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被誉为中国大蒜之乡、中国牛蒡之乡、山东南菜园。近年来,兰陵县探索实施“四雁工程”,趟出了一条以人才振兴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先后被列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国家级数字农业试点县、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省部共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县。

  “头雁工程”,就是打造一支过硬的村级发展带头人队伍。坚持“重激励、严约束、多措帮、及时调”,系统解决村党组织书记“人难选、干不着、干不好、干不了”的问题。经济待遇上,每年拿出1.5亿元,发放村干部补贴报酬,村党组织书记每月报酬平均4500元,并增设绩效奖励和养老保险补贴。政治激励上,每年评选表扬乡村振兴“领头雁”,王传喜被破格提拔为县委挂职常委,考选20名村党组织书记挂职、任职乡镇党政副职。选配调整上,承接全省农村党组织书记选配改革试点,从机关干部、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复退军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中,选拔村党支部书记320名,跨村任职的180名。严格约束上,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坚持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严格村级小微权力事项办理流程。素质提升上,全县农村党组织书记每年参加县级以上集中培训不低于5天,组织到先进地区、高校科研院所学习。

  “归雁工程”,就是吸引兰陵籍在外人才返乡创新创业。把兰陵籍常年在外经商务工的30余万人作为兰陵发展的宝贵财富。建平台,依托在长三角、京津冀地区设立的38个驻外流动党员党组织,建设人才联络站,宣传家乡、招引项目。给政策,出台贷款贴息、医疗保障、子女入学等11个方面优惠政策,妥善解决回乡发展人才的后顾之忧。优服务,建设“归雁”人才创业园和创业中心,实行“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个人才一名领导干部帮扶”办法。目前,已吸引339名“归雁”人才返乡创业,落地项目325个,带动5000余人就业。

  “鸿雁工程”,就是大力培育本土农业技能人才。重视发挥土专家、田秀才在乡村振兴中的骨干和示范作用。抓储备,遴选优秀“鸿雁”601名,每人每年享受5000元津贴,经常举办“鸿雁”技艺技能大赛、“十强鸿雁”评选活动。抓培育,成立“鸿雁现代农业研究院”,建设新农人培训中心,创建20个鸿雁人才示范基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万余人。抓推广,开设田间课堂、鸿雁大讲堂,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模式,实行“鸿雁”人才联系户制度。本土人才的示范带动,激发了兰陵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农业短板迅速补齐,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群众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雁阵工程”,就是为乡村人才创新创业搭建平台载体。坚持培育壮大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党建引领,实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方式,农村党支部领办各类种养殖、销售合作社424家,流转土地近8万亩,入社社员2万余人,社员年均增收30%,村集体年均增收2万元。创新模式,在先行探索的基础上,总结推广“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型”“保底收益+二次分红型”“大户独立经营型”“大户经营带动型”和“分散种植统一服务型”等五种模式,带动学典型、学示范,全县农民合作社发展到2525家。整合政策,实施财政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省级试点,整合涉农资金8.1亿元,乡村振兴领域投资增长140%。创新农村土地经营权证、蔬菜大棚证办理抵押贷款政策,投放贷款1800万元。农业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带动了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发展,已有12家合作社入选长三角地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

责编:魏振彬
初审:孙贵坤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