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志愿者为5位烈士寻到亲人

··

为让红色基因进家门,聊城天涯寻亲志愿者协会成立为烈士寻亲工作小组,现已找到5位烈士的家人。4月3日和4日,聊城开发区和茌平区的两位烈士家人分别赶赴辽宁省丹东市和安徽省淮北市为亲人扫墓。

为弘扬革命精神,缅怀先烈,让红色基因进家门,近年来,聊城天涯寻亲志愿者协会深入开展了为烈士寻亲活动。3月24日,该协会接到河北省唐山市爱心人士张红琢为7位聊城籍烈士找家的信息后,立即成立了为烈士寻亲工作小组,为每位寻找亲人的烈属安排1至2名跟进志愿者。通过讨论、认真对比、严格核实、确认、走访,他们仅用3天时间就找到5位烈士的家人,这5位烈士分别是郭春芳、王吉达、赵长功、阎春义和任立信,其他两位烈士刘忠山和彭协祥因家乡地名改变或迁移等正在寻找中。

后人为王吉达烈士祭扫。祁清虎 供图

据了解,这7位烈士的家乡分别是东昌府、开发区、茌平区、高唐县、临清市和莘县,除莘县有2名外,其他县市区各1名。其中,抗美援朝牺牲的3名,淮海战役2名,太原战役1名,天津战役1名。烈士家人知道了亲人的埋葬地后都很感动,其中一位烈士家人激动地说:“我们找了60多年,都没有找到,如今你们帮我圆了团圆梦,谢谢志愿者们。”

4月3日和4日,聊城开发区和茌平区的两位烈士家人分赴辽宁省丹东市和安徽省淮北市为亲人扫墓。“战争年代,革命先烈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身葬他乡,我们后人应当永远铭记这些英雄的丰功伟绩。开展为烈士寻家活动,让英雄魂归故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一直坚持下去。”聊城天涯寻亲协会会长郭刚堂表示。

当地人为任立信烈士献花。祁清虎 供图

清明祭拜后,烈士任立信的后人任志军给该协会志愿者们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说,任立信是他的大伯,1947年21岁时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参加淮海战役时牺牲,73年中一直没有音信。失踪了这么多年。今年3月24日下午1时35分,志愿者张成国、李林鱼跟他联系,说找到他大伯任立信的墓碑了。那一刻,他的心情非常激动,也非常感动。当时,他就想着到清明节时去当地祭拜,之后把大伯“接”回家。任志军说,4月3日,他去了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双堆集镇的双堆集烈士陵园祭拜了大伯,并看到了当地人送的鲜花。当时,他用酒把大伯的墓碑擦了一遍,忍不住大哭了一场。寻亲志愿者们帮他及上一辈老人完成了心愿,全家人都非常感谢,“他们辛苦了,谢谢”。

相关链接

辽宁等地陵园发现聊城籍烈士信息

在4月5日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连山关烈士陵园等处,记载着一些聊城籍烈士的信息,寻亲志愿者们进行了一一比对和确认。

寻亲志愿者告诉记者,以下每位烈士的信息,前半部分为烈士墓碑刻录或陵园提供的信息,后半部分为《烈士的籍贯英名录》所记载的信息。

聊城志愿者赴外地为烈士寻亲。祁清虎 摄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连山关烈士陵园——郭春芳:平东省观城2区,1952年7月牺牲,铁道兵团2营战士;郭春芳:男,1927年2月生,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柿子园乡两恍庄村,1953年牺牲在朝鲜,志愿军班长 。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烈士陵园——王吉达:山东省 42军司令部;王吉达:男,1916年3月生,聊城市东昌府区蒋官屯镇冯庄村,1947年3月参加革命,1952年失踪,1958追烈,2野1纵2旅8团战士(陵园烈士名单资料是王吉达,但烈士墓碑刻录是王言达,可能是工作人员刻碑的笔误)。

吉林省临江市四保临江烈士陵园——赵长公:男,东北后勤运输一团三连;赵长功:男,1931年生,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韩寨乡十五里铺村,1947年10月参加革命,1950年牺牲朝鲜,志愿军副班长。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烈士陵园457名解放塘沽烈士合葬墓——阎春义:男,班长,1947年7月参加革命;阎春义:男,1928年2月生,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道口铺乡阎邵屯村,1947年3月参加革命,1948年塘沽战役,四野通讯员。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双堆集烈士陵园——任立信:1926年生,山东省磁平县人,华野10纵战士,1948年在淮海战役中牺牲,2013年3月1日从双堆集镇熊庙村迁此重建;任立信:男,1926年生,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振兴办事处任匠村,1948年11月牺牲于淮海战役徐州,华野10纵战士。彭协祥:1928年生,山东省莘县人,1947年入伍,中野2纵4旅10团2连战士,1948年11月在淮海战役中牺牲,2014年5月22日从南坪镇路东村迁此重建;彭协祥:男,1928年5月生,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古云镇白庄西村,1948年11月牺牲于淮海战役,2野2纵战士。

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烈士陵园——刘忠山:男,山东省林后县,8连排长;刘仲山:男,1925年生,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博爱街)南门里街村,1943年参加革命,1948年牺牲太原,冀南军区排长。

为什么陵园烈士的姓名和烈士家乡的姓名(籍贯地址)有同音不同字的现象?志愿者解释说,以他们的查找经历判断,原因有很多。比如,部队人员来自不同地方,由于方言不同,说话时经常同音不同字,烈士牺牲后,善后工作人员会出现笔误。

此外,烈士遗骨多年后迁移至烈士陵园时,原始烈士碑文经过风吹日晒,会出现或风化,或丢失,或损坏,或字迹不清、难辨等情况,只能大概判断碑文的内容。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烈士遗骨经过了多次迁移。

来源: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目伦 通讯员 祁清虎

花了  ·  秒来阅读

点个【看】叭!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