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瞭望书店:在三十多年老书店里寻“宝”

··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刘倩荣 实习生 杨茜 滕捷 烟台报道

  时光的车轮隆隆滚过。那些藏在街头巷尾的老书店,仿佛一位位饱经风霜的智慧老人,经日月更替、雨打风吹,默默见证着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守护着读者们心底的那片宁静。

  在芝罘区胜利路上就有这样一家特色老书店,它没有网红书店的“高颜值”,没有咖啡休息区,也没有拍照打卡区,但却有着独一无二的记忆里的书店味道。

  与两边新开业的店面相比,瞭望书店的门面显着有些“捉襟见肘”。红底白字的门店招牌,招牌上“瞭望书店”四个大字经过多年风吹雨打已微微泛黄,招牌下不停滚动着的LED屏幕向来去匆匆的过往行人诉说着时间的故事。

  书店门口的看板甚至隔壁店铺防盗门上贴满了各式各样杂志的海报,不同风格、颜色、大小的海报汇集在一起,恍然间仿佛来到了小型图书展览展。

  带有岁月味道的旧书店,能藏着好些惊喜。走进书店,狭长型的一方书海展现在眼前,整个人就被混有灰尘味的书海包围住了。书店不大,左边是图书区,书架顶满天花板,右边是杂志区,一本本杂志整整齐齐被夹子夹在墙上,瓷砖上则堆叠着数不胜数的往期杂志。瞭望书店像一个小小的藏宝箱,往期的青年文摘、意林、读者等等统统不超过五元,书店里的顾客则像掘宝人,只要愿意花上点时间就能在这些杂志堆中找到惊喜。

  据书店苏老板介绍,瞭望书店于1982年开业,他算是子承父业。“我父母都喜欢看书,所以当时开了这样一家书店,受父母影响,我个人也喜书,于是毕业后就接手了这家书店。”话间恰逢附近大爷来买最新一期的知音杂志,“我是知音的老读者了,去年疫情买杂志不太好买跑了好几家书店都没有,就这家有。”大爷的语气中充满了对这家书店的喜爱,“他家书店杂志老全了,啥类型的基本都有。”

  书店左右的门店换了一波又一波,只有瞭望书店还在坚持“瞭望”着。“受手机还有互联网的影响现在实体书店不太好做,很少有年轻人来买书了,都说现在人都在手机上读电子书,实际上真正在读书的有几个?”对年轻人少读书的现状,苏老板话语间充满着的“恨铁不成钢”。“所以我现在开书店不为赚钱只为赚个清闲了。”

  至于书店转型,苏老板表示自己并不打算搞网店。也许这是读书人内心的一种坚守,与其让读者在网店凭图片购买不如亲自来到书店疗愈浮躁心灵。亲手抚摸书籍的封面,感受书的质感,与书产生共鸣,静下心来挑选一本书静静阅读,细细品味。

  随着岁月的更迭,我们在慢慢长大,记忆里的有些旧书店也就这样消失不见了。春节期间北京一家老书店的一则“致读者信”在网络广为流传。“伴圣贤(书)及读者襄助,三十余载,受益良多。一介尘民做喜欢且能安身立命之本,乃人生一大幸事。书店渐远,记忆永存。愿文化殷盛,人能祥和。”这告示一出虽引众人追忆但仍无法挽救书店闭店的局面。惟愿书店渐远,记忆永存。

责编:周军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