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到底有多倒霉?
··
仔细瞅瞅,历史上的末代帝王、亡国之君,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左支右拙,疲于应付。
创业之初的帝王,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透支未来”,猛攻猛打,以“破”为主,让后继者慢慢“立”。反正新兴王朝,朝气蓬勃,有的是时间。
后续的帝王,面对前任们留下的“饥荒”,也有办法,那就是拆东墙补西墙,凑合着过呗。
到了末代,麻烦大了,东墙西墙一块倒,各种窟窿一块漏,各种问题集中爆发,让你补都没法补,只有崩溃破产一条道。
仔细梳理一下,历朝历代,真正的最后一代帝王,昏君暴君并不是特别多,除了著名的夏桀、商纣、周幽王、秦二世,想力挽狂澜、挽救危局最终无力回天的末代帝王,大有人在,典型的比如东汉的汉献帝,南宋的末代小皇帝(他年幼无知,其母代政,始终不屈),明朝的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尤其值得一表。他兢兢业业十几年,也算是费尽苦心,可惜当时的明朝,已经患了不治之症:
辽东战乱(后来的清军),需要耗费大量的银子,国库没钱,只好加税;一加税,老百姓造反,李自成起兵了。
内忧外患,就算诸葛亮再世,也难挽败局,何况当时的清军和起义军配合默契,每当明军把李自成困住,眼看就要彻底剿灭之时,清军就从突破长城关口(经常是绕道从内蒙古一代南下),威胁北京。
崇祯貌似又是个沉不住气的人。其实清军是骑兵,缺少火炮,攻打北京城很难攻下,基本以骚扰为主。但这个策略很成功,最终结果,是清军每骚扰一次,都能让李自成在关键时刻获得喘息。
这类末代皇帝,虽然葬送了王朝,很多人还是报以同情。
夏桀、商纣之类帝王,则明显有“成则王侯败则寇”的影子,被后继朝代推翻之后,有抹黑的嫌疑,且资料太少,往往无法“翻案”;
周幽王是西周末代帝王,周平王建立东周,是被诸侯拥立的,有些来路不正,所以也存在抹黑周幽王的可能——周幽王被描述得越蠢黑,周平王的继位就显得越“正经”。
所以“烽火戏诸侯”之类的桥段,怀疑之声一直不断。
其实翻翻史书,你会发现,周幽王和崇祯一样,实在太“倒霉”了。
他在位10年,就没几天太平日子。
继位第二年,是一次惊天动地的大地震,史料称“三川皆震……三川竭,岐山崩”。
三川,就是泾河、渭河、洛河。这三川所在地,正是西周都城镐京附近。
继位第二年,都城就发生如此规模的大地震,连三条大河都断流了,对迷信的古人来说,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可想而知。
有的官员甚至直接发出了“周将亡矣”的声音,足见地震对周幽王政权的影响有多大。
地震之外,接着又是旱灾,可谓天灾不断。
如果他像崇祯一样,有点自知之明,倒还好;可他偏偏被地震的负面影响冲昏了头,非要通过人力来挽回颜面,大肆攻伐,结果适得其反。
继位第三年,也就是地震的后一年,他就心急火燎地派兵讨伐西羌一代的少数民族,结果大败,连率军出征的将领都战死了。
臭棋接连不断,周幽王还是不知道自省,又在太子废立问题上出了问题,被迫离开都城逃亡,最终死掉;周平王趁机夺权,建立了东周。
高金国,笔名高了高,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专栏作者,高级编辑,著有《好父母养出好孩子——给家长的35堂教育思考课》《写给孩子的趣味中国历史(12册)》《少年读史记故事·先秦之治》《少年读史记故事·秦汉霸业》《少年读史记故事·列国春秋》《人生是一场修行》《唐朝那层窗户纸》《齐国那些事儿》等图书26册。
特别声明:本文为“海报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观点。海报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