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教授的作品:剪纸与美育

··

——读《赖施虬剪纸艺术》有感

作者:陈卫

剪纸:赖施虬

近年,如何美育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教育家们再次强调它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途径。最近在阅读一些艺术书籍,特别是读到《赖施虬剪纸艺术》,我觉得,剪纸,这一被长期当作民间工艺的准艺术,如果有条件在学校推广,引导学生入门,作为美育的一种类型,将会使在校学生受益匪浅。

就美术材料和绘画类型而言,素描、蜡笔画、铅笔画、钢笔画、水粉画,都相对简单易行,而剪纸入门的要求更低。首先是材料,基本属于家中常备物品:剪刀和纸。其次是剪纸不像素描那样有比例、视角、明暗等确定要求,也无需太多复杂的理论准备和色彩调试。其三,剪纸的优势是:1、无年龄限制;2、操作性强,具有游戏性质;3、为综合性的学习,有关形状、色彩、线条、美学、数学、文字、民俗、文化等认知;4、适合个性化培养。

剪纸方式自由、形式多样,介于手工和艺术之间。只要能操作剪刀,注意安全,幼儿即可通过游戏的方式入门,也不必像写作、音乐、美术等课程的学习,需要有系统的理论储备。一张普通的纸(可以是专门用纸,也可以是报纸、广告纸、废纸等),一把剪刀(或者手撕、刻刀)便可以任意剪(撕、刻)出一个图形。当然,如果相应掌握绘画技巧,或是有其他知识融入,剪纸可往艺术方向发展。一把剪刀,可以剪出无数的线条。这些线条可以组成无数的形状,对好奇心重的幼儿来说,剪刀这时就成为他自由想象的笔。对尚未培养色彩感的低幼儿童而言,从单色纸,或无色纸、废纸开始剪,都无关紧要。等到了一定的年龄,认知程度的提高,有了绘画知识和配色经验后,可进行更复杂的彩色剪纸(如:染色剪纸、套色剪纸、拼色剪纸、填色剪纸、分色剪纸等)。

剪纸中能够学到丰富的知识。中国传统剪纸的图像,来自自然界的各种物象,也有来自人文生活以及古代神话传说和英雄人物等。不管是花鸟草虫、山水禽兽、日常物品、人文现象,所有能够描画下来的图像,乃至文字,都可以通过剪刀剪出来。剪刀底下展现出跟我们世界相应的另一个世界。通过剪纸,青少年可以初步认识并了解这些物象的基本特征。

剪纸最大的特点是:不需像专业美术的其它类型那样,注重光影的明暗、形象是否逼真,它重视造型、色彩等纯美术特征。它有造型要求,也有民族和地域性的色彩体系,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等对色彩的含义认同各不相同。在民间工艺美术中,特别是剪纸,允许线条夸张,为的是追求内涵的美感、喜感;求形似,更求神似——从实用角度而言,剪纸充当了民众生活中的形象化语言。所谓形象化语言,指传统剪纸在特定场合,富有自身的文化意蕴,这种特定意蕴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民众在特定民俗活动中,长期积淀的纹饰图案内涵。比如,金鱼游在鱼缸,表达的意思为“金玉满堂”;牡丹和花瓶组合被寓意“平安富贵”;牡丹和桂花组合又表示“富贵多子”。 剪纸的化丑为美原则,有益于培养儿童积极、阳光的心态。在追求美感的过程中,剪纸可以采用对折(对称)、多折(几方连)等多种剪技方法。在用剪的时候,也是思维转换的时刻:只有剪去,才有留下的图形;只有破坏,才能完成。

剪纸尤其适合低龄儿童。因为剪纸的形象多为大众相对熟悉的花草植物、生肖动物等,它们是儿童认知世界之初,首先认识的对象。其次,剪纸不要求形象的完全和真实性,再加上可以线条的夸张、造型想象力丰富,更适合儿童的思维形式,帮助构图、造型、色彩等能力的培养。具体说来,剪纸之前,可先学认识纸张的形状,再进行折纸和撕纸。两三岁的孩子基本具备这样的能力,这也是训练手眼协调的较佳方式。折纸和撕纸的好处是:锻炼幼儿手指的灵活性,认识各种形状以及形状之间可能发生的变化,同时也认识纸张,坚韧还是脆弱,用手撕还是使用剪刀,用大剪刀还是小剪刀等等。学剪纸,也就是学习判断和选择的过程。作为手工活动的剪纸,帮助孩子增加观察、反应、动手的能力,培养安静、专心、执着的性格,有一定效果。此外,剪纸入门后,发展空间无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向刻纸和其他美术形式发展。

正因为剪纸有着阶梯式的发展,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特点,剪纸可设计相应的教学计划:低龄儿童培养对形状、对称感、色彩,也可结合数数、语文、英语等的认知来学习;年龄稍大,又可以结合和侧重了解中国传统习俗、文化内涵等特点,增加对图案和色彩的更多了解;之后,根据兴趣和需要,往各种实用性或美术道路发展。最初步的剪纸,剪出各种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八角形,可以随性所欲地剪出想要的形状和图案。再进一步,可以是花、草、虫、鱼等各自喜欢的物象,展开个性特点的形象的剪纸教学。 如果想喜欢学习传统的民间剪纸,可以结合传统剪纸图案练习,在传统形式上寻找与现代审美需要的含有特定内涵的图案形式;也可以在传统基础上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传统剪纸,有民族文化的内涵,即民俗性和装饰性风格融为一体;也可以在用剪纸的技法形式吸取各国,各个民族的审美内涵,结合现代审美需要创作具有现代的精美的剪纸新作品。

在《赖施虬剪纸艺术》中,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到剪纸的提升范例,它不仅是培养艺术欣赏的一种形式,也是多方面教育的综合,认识社会的一种方式。

《赖施虬剪纸艺术》中的作品由六个系列组成:1、团花折叠剪纸;2、传统吉祥图案;3、民间剪纸娃娃;4、甲骨文字与中国服装演变;5、中国风景系列;6、故乡的青花系列。前面三个系列,非常适合中小学学生的剪纸学习。这部分图案,囊括了中国传统剪纸的基本图案,植物类有梅、兰、竹、菊、莲、叶、草等;昆虫、动物类有:蝴蝶、猴子、熊猫、牛等生肖和可爱的动物造型组成。民间娃娃,具有强烈的装饰性,掌握一个娃娃的剪纸,可举一反三。后三个系列,为艺术性的剪纸。它继承了民间剪纸的风格,又在文化意蕴、色彩、造型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

作者认为,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可通过剪纸了解民族风俗和心理,比如吉祥图案分为:婚姻繁衍类、纳福迎祥类、庆寿延年类、驱邪穰灾类、仕途为官类、忠孝节义类。主要的图案有:莲花、菊花、南瓜、鲤鱼、莲蓬、葫芦、松树、凤凰、喜鹊、蝴蝶、波浪、树叶、花朵、中国结、福、喜、麻姑、神农氏、大禹、燧人氏、辟邪的四不像等。其中,“独占鳌头”由仙鹤与鳌组成,“平升三级”是花瓶中放三支戟,“鲤鱼跳农门”有两条对称的鲤鱼,中间是龙门,下方是莲花,作品皆采用对折的方式剪出。忠孝节义类的“教五子”,剪了一只大母鸡,带着五只小鸡,其中两只小鸡,飞在母鸡身上,画面有童趣味。“三友久长”,则为一只凤鸟与竹、梅、松三友的造型。

再如中国娃娃,也是增长民俗常识的剪纸:北方有“抓髻娃娃”,南方有“连体娃娃”,各地有“招魂娃娃”“坐莲娃娃”“双喜娃娃”等。这些剪纸涉及到南北方风俗习惯,“娃娃”形象还有具体的实用功能,如“坐莲娃娃”,有连生贵子的含义,图案由莲花和牡丹组成。娃娃形象的象征含义是:招魂、辟邪、祛病、燎疳、穰灾、驱鬼、镇宅、扫天止雨、祈雨抗旱等职能,保护人类繁衍生育等。

《爱》和《琴瑟》两幅,为现代大众日常生活图景,在我看来,正是提升级别的艺术创

作。作品皆为现代男女拥抱造型,剪纸中暗含着中国传统的凤凰、莲花、鲤鱼等传统婚礼祝福元素,采用阴阳刻的方式,突出男性的刚毅、女性的柔美对比。

这三个系列中,最有文化含量的,是《甲骨文与中国服装演变》,渗透着对中国文化的寻根意识,是作者匠心独运的代表作。每一幅剪纸,取材于甲骨文中的与“人”字相关的象形字特点,服饰则结合中国各朝各代的服装演变,在剪纸中,将文字变成图像,图像诠释历史风貌。

另一个中国风景系列,风景由山、水、树、屋、人、桥组成,山有高低远近,路有宽窄长短、水有倒影、人有姿态、船有方向、浪有大小,在黑与白的对比中,我们看到有倒影的漓江山水;还有在河边洗衣的村妇,也有色彩对比明显的徽派建筑群。线条简洁,又富有中国画的写意特点。

当前剪纸材料增多,功能上也发生多种变化。色彩有单一的,红纸、绿纸、黑纸,青花瓷颜色的纸,也有染色的、套色的等。纸张除普通纸、红纸,蜡光纸等不计,也有使用皮革、布匹、塑料等各种材料。有的材料,经过高温熨烫,可直接印在衣服、茶杯或其它物件上。所以,通过剪纸,制作自己喜欢的手工艺,对青少年而言,也是发挥创造才能的很好方式。

剪纸来自民间,曾服务于每个家庭、节日,或者成为时政的形象宣传。但是,现在它不完全属于中国民间工艺,也非纯粹实用,参与人更是不论性别,不论教育程度。受过高等教育的艺术家投入其中的,正在增多。而且,它不仅为中国高校教授重视,外国艺术家也借鉴中国的剪纸艺术,使之堂而皇之地进入世界艺术殿堂。法国野兽派艺术家马蒂斯,擅长油画、雕刻、版画,他生前与毕加索齐名。晚年由于疾病影响到行动,在病床上,他没有放弃对艺术的探索,他所做的探索就是剪纸。把不同色彩的纸,剪出人物,剪出各种造型,再进行拼图组合。看到大师的尝试,或许我们更能明白,什么是艺术?艺术的成功,不是取决于艺术家采用什么材质,而是他能够通过线条、色彩、造型,表现出新鲜的艺术美感和充沛的情感。

当前海外,也有学校把剪纸和雕刻课程合并在一起。条条大路通罗马,剪纸成为艺术启蒙课程,由剪纸进入艺术世界、了解民俗文化,培养出更多具有欣赏力和创造力的少年,正逢其时。

2021年2月27日于福州

作者介绍

陈卫:文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特别声明:本文为“海报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观点。海报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