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迹”忆·根脉山东(十)丨威震敌胆的爆破大王——马立训
··
编者按:作为革命老区的山东,这片红色热土不仅铸就了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更是孕育了一代代的红色基因传承人,从王尽美等中共一大代表,到人民公仆焦裕禄、孔繁森,再到时代楷模朱彦夫、李登海等,根基深厚的红色精神让红色文化之树根深叶茂。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大众网·海报新闻推出《红色“迹”忆·根脉山东》专题策划,让我们一起穿越百年,对话历史和现在,共同见证信仰之火的熊熊不息、红色基因的血脉相承、红色精神的磅礴之力!
马立训,1920年生,山东淄川(今淄博市淄川区)人。他家境贫寒,12岁就到煤窑当小苦工,不久被招募入国民党军当兵。1940年4月被解放,参加了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历任班长、排长。194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苦练杀敌本领,不断革新爆破技术,在抗日战争中参加战斗40余次,采用偷爆、飞爆、空爆、连环爆等爆破方式,完成了20余次爆破突击任务,炸死日伪军500余人,被誉为“爆破大王”。
1941年春,马立训协助战友炸毁莱芜吴家洼据点,炸死汉奸30余人。1942年7月,在攻打岳家村日伪军据点战斗中,他和战友总结爆破经验,利用军毯扎成炸药包,用手榴弹引爆,炸掉据点,全歼守军。同年8月,在山东泗水孙徐战斗中,马立训连续炸毁日伪军4座碉堡,炸死日伪军60余人。
1943年11月,在攻打鲁南柱子村战斗中,马立训执行偷袭爆破任务,接近日伪军炮楼时被敌发现。他隐蔽在壕沟内,用军帽吸引敌机枪火力,迂回近敌,炸塌守军圩墙和炮楼,为部队打开了进攻通路。
1944年5月,在攻打山东平邑县庞庄日军据点战斗中,马立训炸开第一道障碍后,利用有利地形,又主动炸开据点门楼,部队得以迅速通过突破口向纵深前进。同年7月,他出席山东军区英雄模范大会,被评为八路军山东军区“特等战斗英雄”。
1945年3月,在沙沟崖战斗中,由于国民党顽固派军队构筑的炮楼在斜坡上,难以实施爆破,马立训用木棍绑扎的支撑架逼近炮楼后,将炸药包送至炮楼半腰,冒着守军机枪的扫射,紧紧撑住木架,直至爆炸前的瞬间才转身隐蔽,一举炸毁炮楼。
1945年8月,马立训所在的鲁南三团奉命攻打滕县阎村据点,为我军胜利大反攻扫清障碍。当时,顽匪申从周在阎村驻有一千五百余人,并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这次担任爆破任务的重担又自然地落到了马立训和他领导的爆破班身上。
8月3日,攻打阎村的战斗一打响,马立训带领爆破班冲锋在前,接连炸毁了阎村外围两道壕沟的地堡。但是,由于当时正值酷暑季节,雷雨不断,给我军的突击带来极大不利,战斗一直持续到8月5日,仍未攻克。晚上九点,马立训带领一个爆破组对东南炮楼实行爆破,一举成功,炮楼被炸开了一个缺口。他随即率领二排全体战士向被炸开的炮楼缺口冲去,不幸被敌人的子弹射中胸部,倒在血泊之中。营里的几位负责同志听到马立训负伤消息后,立即赶到现场。马立训断断续续地说道:“碉堡炸开的缺口太小……不能冲锋!”话音刚落就停止了呼吸。人民的好儿子、年仅二十五岁的革命战士马立训同志壮烈牺牲了。
马立训同志牺牲的消息一传开,全团指战员无不感到悲痛万分,大家怀着对敌人的满腔怒火,决心为马立训报仇。随即向敌阵地发起了总攻击,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攻克了阎村,全歼守敌,并活捉了伪顽司令申从周及其参谋长马光汉。
战斗结束后,部队为马立训同志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沉痛悼念这位南征北战、功绩卓著的战斗英雄。《鲁南时报》刊登了悼念马立训同志的文章,对他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给予高度评价。为了纪念马立训同志,鲁南军区命名马立训所在的二排为“马立训排”,阎村为“立训村”。
2009年9月,马立训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山东省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淄川区革命历史纪念馆专门设立了马立训烈士展室,参观者可通过声像、图片等资料了解这位先烈的英雄事迹。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 孙昊 综合新华网、央视网、山东英烈网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