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芯慌慌”!蔚来宣布停产5天,“芯”病还要“新”药医
··
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全球掀起了一股汽车供应链的“芯片荒”,且愈演愈烈。而芯片短缺的“蝴蝶效应”还在不断蔓延,汽车芯片告急、手机芯片极缺、显卡涨价……几乎所有用到芯片的行业都受到了冲击。
如今,“芯片荒”也波及到了造车新势力,近日,国内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之一的蔚来汽车就首当其冲受到了波及。
蔚来汽车缺芯停产5天,至少减产600辆
3月26日,蔚来汽车宣布,因芯片短缺,决定从3月29日起将合肥江淮汽车工厂的生产暂停5天。蔚来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交付量将降至19500辆。若按2020年蔚来汽车43728辆的交付量来计算,本次停产5天将至少减产600辆汽车。
蔚来的临时停产其实早已有预兆。此前,在2020年四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曾表示,蔚来公司目前已具备月产1万辆电动车的能力,但由于全球芯片短缺和电池供应限制,目前仅限于7500辆。李斌当时表示,预计到7月份,这些阻力会消退,产能将实现提升。
不仅是蔚来,多家汽车制造商遭遇停产危机
除了蔚来以外,福特、通用、本田、大众等多家汽车制造商也都因芯片短缺遭遇停产的冲击。
福特停止了俄亥俄州一家商用车工厂的生产,并削减了肯塔基一家卡车工厂的产量。
特斯拉先后上调美国市场Model 3车型和中国市场Model Y车型的价格,官方称是受生产制造成本上升影响,外界普遍认为是芯片紧缺导致生产成本提升。
通用和本田两家汽车制造商都表示,两家公司位于北美的工厂未来几周维持停产状态。
与此同时,沃尔沃表示芯片短缺问题将对其第二季度收益产生“实质性”不利影响。该公司还称,从4月开始,其全球的生产工厂将停产数日。
大众汽车集团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甚至公开表示,今年前两个月芯片短缺已导致大众汽车已在全球减产了10万辆。
屋漏偏逢连夜雨。3月19日,芯片生产商日本瑞萨电子工厂发生火灾,一部分车载芯片的生产线停止运行,这也导致全球汽车厂商面临的芯片短缺状况加剧。
全球芯片陷入短缺,原因何在?
自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适用于汽车的200毫米晶圆等部件就已严重短缺。
据分析,汽车芯片的短缺原因大致如下:
一是全球汽车行业回暖超出预期,芯片需求大增。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报告指出,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总额在去年达到4400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了6.8%。
二是由于美国对一些中国制造商的出口管控,使得芯片制造设备、材料等采购事项被迫延后,扩产计划也随之受到影响。
三是随着全球疫情蔓延,远程办公、居家娱乐、在线教育等推动电子产品消费复苏,个人电脑、电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出货量明显增长。
全球范围内芯片企业不少,但只有英特尔等极少数企业能够独立完成设计、制造和封测所有工序。大部分芯片设计企业通过代工完成生产。芯片代工是一个高度集中的市场,5家企业共同占据全球九成的市场份额,而最先进的制程更是只掌握在极少数企业手中。
“芯”病还要“新”药医,多部委力破芯片“卡脖子”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出口总额达8056亿元,同比增长15%;进口总额为24207亿元,同比增长14.8%。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李珂表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所需芯片又大量依赖进口,芯片缺货对国内电子企业带来不利影响。
针对这种情况,近日多部门接连发声,加大对芯片产业的政策支持。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日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将主要聚焦集成电路、软件、高端芯片、新一代半导体技术等领域的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基础研究,利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给予支持。
工信部表示,中国政府将对芯片产业在国家层面上给予大力扶持,共同营造一个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和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
地方政府近期也在密集展开部署,3月11日,珠海高新区发布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引进培育产业人才、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支持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发展、保障产业发展空间、支持重大产业项目落户、支持产业创新环境发展等措施。
相关企业也积极行动起来。例如,小米公司表示将推出新款自研芯片;吉利汽车表示正在迅速推动国产品牌芯片的导入,以及自主研发设计的芯片,其自主研发的中控芯片将会在2023年实现装配上车。
小小一块芯片,从来都不简单。中国已经开始发力,以自主创新强壮中国“芯”,相信我们一定会把“强芯”这件事做好做强。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 巩小龙 综合自央视财经、中国证券报、经济参考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