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了,是时候多了解下这幅画!
··
《清明上河图》局部
中国称得上妇孺皆知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当数第一。拿到世界绘画艺术上,也是最有排面的,光说画卷的长度和所绘人物数目,就不知道甩别人多少条街。
《清明上河图》又是绘画史上最有故事的作品之一,本身充满无数密码。它自身的命运流离就是一部曲折的传奇。
它是小说里的《红楼梦》、诗歌里的《春江花月夜》:作者很神秘、基本只有这一件作品,但一件就成为巅峰,且有无数解读、后世专门形成一门学问。
遍地都是这张“图”
2015年,故宫博物院举办了一场院庆大展——“石渠宝笈特展”,诸多难得一见的重量级书画亮相,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国宝级的《清明上河图》。为了亲眼看到这幅名画,观众每天凌晨起就排起长队,但最长等位时间达到6个小时,但只限看5分钟。为此还诞生了一项“运动项目”——“故宫跑”。
当时小编未能有机会到武英殿与该国宝亲密接触。但在早几年前,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小编曾经有幸亲睹过《清明上河图》的真容。
那么问题来了,《清明上河图》不是在北京吗?怎么能在台北看到?是的,你没看错,“清明上河图”有三幅,都是盖章认定的“真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被认为是北宋张择端所作。这就是大家所广为传颂的“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状况,主要是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的那一版。该版本基本被认为是张择端真迹,被称为“故宫藏本”或“张本”“宋本”。
到了明代,“吴门四家”之一仇英,根据“清明上河”这一题材,参照“宋本”的构图结构,重新创作了一幅全新画卷,也叫做《清明上河图》。不同的是他画的是苏州,被称为“仇英本”。该版本是后世众仿作鼻祖,坊间流传众多,真假难辨。辽宁博物馆、青州博物馆、台北博物馆都有收藏,还有众多本流落私人之手。学术界一般认为辽博馆藏本是仇英真迹。
明代各种版本鱼龙混杂的《清明上河图》,直接导致了后来的清本《清明上河图》的出现。由于大量伪作由民间进入内府,清宫不得不组织画工,另起炉灶。至乾隆年间,五位画工合作完成了新一幅《清明上河图》,被称为“清院本”。“清院本”是所有同名作品里最为丰满绚烂的一版,集各家所长,幅度也较“仇本”及“张本”长,突破了10米。
“清院本”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是目前唯一没有任何争议被确认为真迹的作品。
为了区分“清院本”与“张本”,乾嘉年间在张本画卷的开头盖上“石渠宝笈”和“宝笈三编”两个印章,所以今天故宫博物院藏本的《清明上河图》又称为“石渠宝笈三编本”。这也是七年前故宫“石渠宝笈特展”名称的由来。
这样,简单来说《清明上河图》有三个版本,即宋本、明本和清本。
但实际上这只能叫做三类,因为对于头顶“天下第一奇画”之名的《清明上河图》,说存世只有三幅的话,未免太简单了。细分版本的话,光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各个版本的《清明上河图》就有八个。根据日本研究者的调查,以“清明上河图”为题的作品,全世界确认有41件。北京故宫相关人士参与编纂的《清明上河图:珍藏版》一书,揭示了50件的清单。历史学家童书业曾不无夸张地说过:“《清明上河图》的数量可能以千万计。”
从900多年前诞生到现在,《清明上河图》出现各种各样的复制本、仿本、伪本,复制本的复制本、临摹本……难以计数。万变不离其宗的,是画卷的形式,以东西向的河流作为主体,描绘两岸繁华的街景。正是这些仿本、伪本,让“清明上河图”这一概念和形式逐渐深入人心。
今天我们在称赞一部反映社会民生的文学作品时,经常会说“是一部某某地方百姓生活的‘清明上河图’”。的确,由于这幅画开创了一种全景散点式呈现的方式,已经不再是单一绘画的名称,而是一种艺术形式的类别。
《清明上河图》的“达·芬奇密码”
跟《最后的晚餐》一样,这幅神作里也埋伏着无数的“达·芬奇密码”。清明、上河、图,这里的每一个字都有着无数的争议。
“清明”是什么意思,是指清明节吗?画中描绘的是春天、夏天还是秋天?图中城市是东京汴梁吗?“上河”的“上”是什么意思、“河”又是指的啥?……
由于这些问题得不到统一的回答,到今天逐渐衍生了“清明上河学”。跟“红学”类似,研究者们见微知著,剖析辨别其最微小的细节,包括每个人的动作甚至口型、房间内椅子的结构、路边树木的种类等等。有的专家一辈子就研究这一幅画。
从北宋到明代至少200多年的时间,《清明上河图》是在民间收藏。传说中它曾四次进入皇宫又五次流落宫外。这也给这件珍品提供了产生无数传奇故事的舞台。甚至连“张择端”这个人是不是真实存在、是宋人还是金人,都有人提出了质疑:这么有名的一个大画家,居然只有这一幅作品留世,而且两宋画院均没有收录这个名字。历代文献中,除了“71个字的生平”之外,对其年龄、师徒、家属、亲友、业绩、功过、经历之类,均无记述。
这一点又跟“孤篇盖全唐”的张若虚一样,作者基本就这一件作品,在其生活的时代完全不被重视,生平资料没有记载,但在后世被推上殿堂。
元代装裱师偷梁换柱、严嵩父子用奸计迫害忠良、溥仪盗出宫外、长春解放军无意间收集……这些故事或来自笔记小说、或出于戏曲传奇、或于民间口口相传,给这幅历尽劫波的画蒙上了高贵神秘又冷艳的面纱。
就拿“清明”二字来说,很多研究一开始认同《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清明时节汴京人的生活,比如郑振铎甚至认为画的就是清明节这一天。但1981年,宋史学家孔宪易提出异议,理由有驮着木炭的驴队、儿童光着上身在街头玩耍、杨柳枝繁叶茂、有人手持扇子打赤膊、画面上多次出现草帽竹笠……,这些都不是当时东京清明时节的景象。因此他认为“清明”指的是清明坊,是个地名。也有的专家认为“清明”是指政治清明,宋朝有歌颂盛世太平的风气。
然后是“上河”。早在明代就有人提出“上河”的意思是“上塚”,也就是“上坟”。有人认为“上河”就是“上汴河”,指的是船工们在汴河里架船前行的奋发之气。但是有较真的日本研究者拿着当时开封的地图一点点核对,指出地图上根本找不到画中的河段。
正是这些无穷话题,让这张图充满无尽的魅力。高晓松曾经说《清明上河图》艺术价值没有多高,“各方面比这个水平高的,不敢说有一千幅,八百幅是肯定有的”。这话虽然有哗众取宠的嫌疑,但确实有很多人认为《清明上河图》没有那么好,至少比不上同类别的《千里江山图》。
这不妨碍人民群众对这幅画的喜爱。就拿现在来说,以《清明上河图》为背景的影视、歌曲、舞蹈、小说、诗歌、邮票、动画、雕塑、刺绣……不计其数。这幅画妥妥地成为人民的艺术。
“清明上河学”入门
故宫上一次公开展览《清明上河图》的时候,有参观者“一厘米一厘米”地认真研究。
这样实在有点太麻烦了,不如让“清明上河学”的专家们来给我们做下入门级的科普——
●张本《清明上河图》宽度不到25厘米,其他版本的宽度也大同小异,而A4纸长边是29.7厘米;
●“赵太丞家”医铺,招牌上写着专治肠胃病,反映了当时医学分科之精细;
●虹桥四周每根木杆顶上都有一个鸟型之物,此物名为“五两”,是测风仪;
●桥畔的“脚店”,不是今天的洗脚店,是远处“正店”的分店,指自己无权酿酒的酒肆;
●酒店门口的红栀子灯若罩有竹罩,则暗示此店可提供“特殊”服务;
●一家酒店的伙计正在送外卖,意味着宋代即有美团、饿了么、肯德基宅急送的雏形;
●只有宋本的虹桥是木制。宋以后大型木桥技术失传,后世画家没见过木虹桥,画的都是石桥;
●城中随处可见的店铺,包括木器店、肉食店、布店、柴炭店、香料铺、饮料店等等,充分显示了宋代商业的繁荣;
●城门下的驼队,一则反映了当时对北方征战多,“驼运业”发达,二则手法巧妙,仅“两匹半”骆驼,给观者留下一个壮大的驼队的印象;
●城门旁边的税所,一个人很不满意地向收税的人喊话,反映出当时百姓觉得税负太高;
●“望火楼”上没人、兵营改成茶馆、城门没有一个士兵执勤,显示出消防形同虚设,官兵涣散,怪不得很快被金兵所灭;
●桥上骑马的武官和坐轿的文官相遇,互不相让,突出官场矛盾;交通混乱居然没有“城管“,也没有“交警”,是社会管理无序的表现。
……
一幅《清明上河图》,万千百姓生活貌!(济南日报 记者:李雪萌)